王翠艷
摘要: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全心全意投入到語文學習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教學內容的轉化成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沉醉于祖國的悠揚文化中。本文論述了小學階段語文教學要提高教學效率,優化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并給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高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也是學生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場所。語文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是學生在教師教育與指導下獲取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陶冶思想情操的過程。如何優化這一過程,需要我們教師尋找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使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利用少教讓學生多學,也就是說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是教師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畢竟一節課的時間有限,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越多的教學任務,就代表著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課堂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變得日益重要。
一、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理念及方法
小學語文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要讓學生由被動學變為主動學,所以教師理念的轉變,是適應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只有教師主動適應并投入新課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如何去引導學生根據教材去主動尋找問題。在學習中,備課中,教師可以去參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根據學生的學習個性去發現問題,通過課堂的組織,并引導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產生興趣與個性,這樣大大加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化,運用多種教學模式,讓學生找問題,可以同學提,教師提,再一起解決;還可以通過利用學生最感興趣的字、詞、句、畫等入手,讓學生產生興趣,再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
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利于保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發揚民主精神,融洽師生關系,教師把愛心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教師把信任留給學生,把溫暖送給學生,形成平等、寬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悅的氛圍,創設活潑、輕松、有趣、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產生最佳的學習心態,主動參與學習。由此可見,語文教師應要盡可能打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講到底的落后狀況,多利用現代教具。如小黑板、掛圖、投影儀、錄音機等,這樣既可節約板書,有關內容簡介等課堂教學時間,又可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學生立體思維。其中教材上圖文并茂的插圖常是教師教學疏忽的一個地方,需要我們多加揣摩,多利用。學生感知課文不是孤立地進行,總是跟課文相關背景知識相聯系,背景知識越清楚,對課文的感知也就越清晰,這就是感知的選擇性,可見重視教具及課本插圖的作用,也不失為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三、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主動學習
教學改革的宗旨是要打破束縛學生手腳的做法,讓學生主動學習,給學生最大的發展空間,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一句話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主導。教師為輔導,并不排斥教師講,而是主張教師“精要講”,有利于培養學生主體性,創造性地講,在課堂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和學生兩者如何融洽地營造生動的課堂氛圍,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教師,教師在課堂上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自己發展的需要,盡可能做到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決,規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方法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結果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課堂上教師要肯定學生在學習中所做的一切努力,肯定學生在教學中的一切參與活動,肯定學生在課堂中通過積極實踐得出的一切結論,肯定贊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創新、發現的行為和活動。有魅力的課堂教學就是要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發揮學生自己探究的能動性,學生才是課堂的主導者。
四、要使現代教學手段要得體
隨著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也逐步得到了學校的重視。教師要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把教學過程簡單化,并且突出了教訓重難點,能使語文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在語文教學中,一些學生興趣不夠,導致他們在課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或完成相應的活動,就很容易錯過老師講的話,所以學習成績跟不上進度。而利用現在的教學手段,尤其是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清晰地把教學內容形象地、生動地、逼真地展現給小學生,運用形象的畫面、豐富的色彩給學生帶來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就會自覺地投入更深層次的學習狀態之中。
五、及時反思、總結教學經驗教訓
做人需要“吾日三省吾身”,做為教師,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活動、課程設計、教學實踐等多方面內容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總結,對自己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總結經驗教訓的一個過程。教學反思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通過反思,教師了解到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從而改變教學方式、教學理念、教學設計等。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課堂教學看似沒有固定的方法,但實際上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只有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深入研究、探索,不斷反思、總結,一定可以找到適合當前教學實際的教學規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學反思對于一個教師的教學而言十分重要。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增效小學語文課堂不能一蹴而就。要立足教材,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組織開展教學,才能減負增效。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到延續,取決于教師,所以我們教師要努力成為一個有智慧的教師,充分發揮個人才華,革新教育理念,打造高效課堂,使學生全面發展,有所得有所獲,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