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衛兵
摘要:大班額班級的課堂,人滿為患,組與組之間無人行道可言;前后座位之間學生被筆挺地夾著,毫無活動空間;坐在最后的學生,長期是踩著掃把上課,聞著垃圾桶的臭氣呼吸。這無疑給課堂教學設置了天然的負面屏障,像英語課這樣要求有充分激情、師生高度互動、小組活動頻繁的高效課堂更加增加了難度。那么,大班額現象已經現實地擺在我們面前,又非一年半載可以解決。而提倡高效課堂的呼聲又一浪高過一浪,我們,作為一線教師,究竟該怎么辦?
關鍵詞:農村小學;大班額 ;英語課堂教學;思考
大班額班級是指學生人數在50人以上的班級。目前農村完全小學比較普遍存在此類現象,我校,桃水完小,更甚,全校18個班級,全部班級學生人數都在65至70人之間。相對于普通班級,大班額班級課堂教學有著它自身獨特的優勢和不足,而大班額班級的英語課堂教學尤甚。
大班額班級的課堂,人滿為患,組與組之間無人行道可言;前后座位之間學生被筆挺地夾著,毫無活動空間;坐在最后的學生,長期是踩著掃把上課,聞著垃圾桶的臭氣呼吸。這無疑給課堂教學設置了天然的負面屏障,像英語課這樣要求有充分激情、師生高度互動、小組活動頻繁的高效課堂更加增加了難度。
那么,大班額現象已經現實地擺在我們面前,又非一年半載可以解決。而提倡高效課堂的呼聲又一浪高過一浪,我們,作為一線教師,究竟該怎么辦?以下是我的幾點思考:
一、努力挖掘大班額班級的優勢,增強教師自信心
雖然大班額班級存在著諸多不足,但也有它自身潛在的優勢,比如學生資源廣泛、個性發展明顯、可比性強、潛能大。因此教師應增強自信,樹立信心,大膽創新教學模式。
二、不斷探索大班額班級英語課堂教學的新模式,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教師自身的感召力
我在這里所說的新模式是相對“傳統”課堂模式而言的,即“高效課堂”模式。它既可以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組織合作,爭辯探究等環節,學到很多在“傳統”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是一個學生自己“長肉”的過程,是真正實現自我成長、全面發展的過程。滿堂灌的課堂缺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領,重知識輸灌,而高效課堂重學生自己拿食,自己吃飯,自己消化。過去容易有拔苗助長的“高效”,現在的課堂會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更積極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一開始學生也許不適應這個模式,教師也不適應這個模式,一旦大家都適應了,習慣了,掌握了方法,運用靈活了,小組展示交流就會得心應手,就會名副其實地高效起來。學生還可以把課堂上掌握的東西延伸到課外,靈活地運用。
三、高效課堂應該是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的課堂
(一)要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讓學生動起來。雖然小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濃、熱情高、激情四射,但是要讓學生把這股熱情和激情迸發出來,還得需要教師的充分引導和激發。
(二)要努力開展師生之間既緊張又活潑的高度互動活動,極力引導各學習小組進行高頻度實踐活動,讓課堂充分地活躍起來。
(三)要組織學生對學習效果進行自我形成性評價。同時教師的鼓勵性、激勵性評價不可或缺。教學評價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因素。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予以足夠的重視。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有益于學生樹立自信心,形成繼續學習的動力。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教學活動所表現出的興趣、態度和合作能力為主,注意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使用所學語言進行活動的情況。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情況是形成性評價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師應多采用表揚和鼓勵性的語言或獎品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如對學生參與和完成課堂活動的情況多使用“ Good!Very good! Wonderful! Well done! Perfect! ”等課堂用語或使用教師教學用書后附有的大棕熊和小松鼠貼紙作為獎品。教師同時還要注意盡量使表揚具體化,讓學生明白自己哪方面值得表揚。評價的形式除了教師評價學生外,還應有學生之間的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
(四)打造英語課程的高效課堂,增強英語教學的高效性離不開學校的改革和對教師的評價體系,學校要對教師制定一定的量化標準。一是要看高效課堂氣氛是否熱烈、和諧、民主。學生要敢問、敢說、敢下桌討論、敢上臺講析,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后、緊張活潑,讀、說、寫、議、評等貫穿始終的課堂學習環境。二是看課堂形式是否多樣。教師是否采取各種各樣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如:男女生競賽、討論辨析、小品表演等,在課堂中充分展示。三是看學生參與的人數多、密度大,是否力爭做到了人人有份。這是打造高效課堂成功與否的關鍵。四是還要看學生參與的質量。如:語言的表達是否通順,態度是否積極認真,情感是否投入,書寫是否整齊工整,詞句是否正確,等等。教師只有在學校制定的高效課堂量化標準的指導和約束下,在激勵機制的動力下,高效課堂才會不斷地出現新的模式、新的成果,高效課堂的效益才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