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秋
摘要:小學語文的學習是一次學生的道德綜合素質的培養過程,是一次基礎的文化素養的建設。這句話應該時刻被彰顯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因為這兩個方面也是我們小學語文培養學生的一個目標,而實際上這些要點卻只是在平時零散地分布在課堂上。
關鍵詞:小學語文;品德教育;文化內涵
小學語文的教學應該更重視基礎的知識,而這種的基礎知識不僅是生字還有句子的理解,更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對于品質教育這個方面。中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就有這樣的一個理念“修身治國平天下”,修身是放在這些的第一位的。新課標的語文教學理念的提出,是把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看得很重,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我們傳統文化內涵的教育以及通過這種傳統的文化,為學生帶來一種影響,讓他們擁有正確的思想導向,能夠對于基本的是非觀念進行一個很好地區分。
我們教育學生,首先想到的不是學生懂得學習排名,在小學的這個時期,我們的學生是基本處在一種未知的狀態,語文教學是他們人生中的一種啟蒙,而正是因為有了語文對于學生的教育,我們的學生才會逐漸形成一種正確的思考問題的方式。雖然在小學階段有思想品德這樣的教育課程,但是相對于語文的思想教育,思想品德的道理顯得太過于淺顯。而且因為語文作為一門主科目,很多學生在思維上的重視程度比起其他的副科目相對要大得多。所以,教師教學中要借用各種的機會,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給學生傳達一種正能量。
一、通過思考滲透品德教育
對于語文課本上的很多題材,都是可以讓學生得到品德教育的。我們在學習一篇文章的過程中,應該時刻記住我們的教學宗旨,讓學生不僅僅是局限于字句的推敲,還應該掌握文章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怎樣的感情色彩。在我們的課堂上,我們不能只是讓學生學會怎樣聽課,更應該讓學生懂得怎樣參與到我們的課堂的各個環節之中,這樣學生和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我們就更容易掌握好學生的情況,也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感情上的升華。在我們的教材的選擇上,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教材內容往往是感情比較豐富的記敘文或者是故事的形式,這個類型的文章讀起來比較容易讓讀者產生共鳴,我們的課堂就是輔助學生,更直接、更準確、更具體地了解文章中給我們帶來的情感的碰撞。
每一篇文章的教學,都要做到有始有終,把握好每一個段落的含義,以及揭露每一個段落對整篇文章的展現起到了什么作用,這是非常關鍵的。像《落花生》這篇課文,文章的篇幅很小,生詞也不多,但是其中包含的含義是非常豐富的。這篇文章中通過種花生這一件事情,揭露了父親對于子女的教育以及父親的殷切期望,他期望子女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而不是一個體面的人。所以我們從這篇文章中學習到了,外表的光鮮亮麗是不及內心的強大,我們也要像花生一樣學會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精神。所以,每一篇文章的設置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學生應該掌握這種精神世界的洗禮。
我們學習語文,雖然現在很多時候是為了學習字詞,但也不是完全都是學習這些基礎知識,更多的時候我們的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明白一些好的品質,讓學生學會去愛這個世界。從小學開始,我們的學生大量的時間都會在學校里度過,身為教師我們有義務去對學生進行正確地思想指導,讓學生懂得因為我們學習知識,我們應該被這些知識感染,所以我們從這個時期開始就應該是被稱為高素質的人才。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時刻記住自己的使命,為學生的未來負責任,培養學生成為一名文明的學生。
二、在課堂上對于好的題材充分利用
我們學習了一篇感人的文章之后,不是說我們在課堂上學習了就可以了,很多人在課堂上被感動了,但是因為時間的推移,他們就會遺忘這種感覺。對于課堂上的好題材,我們應該時刻讓學生進行鞏固,這種鞏固的方法可以是多樣的。我們學習的一種思想感情,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相似的類型,我們應該將兩種相似的感情進行對比學習,比較總結然后進一步升華主題思想。還有,我們在完成每一課的時候,一定要給學生布置一些課下的鞏固的內容。像我們學習了一篇母親關心孩子的這個話題,我們就可以讓學生課下的時候寫一寫自己和母親發生的一些小事,這也是讓學生的對于感恩父母這個方面的一種訓練。現在的孩子,每一個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一個孩子在家里當小皇帝小公主,他們漸漸把父母的愛當成了一種理所當然,這是非常不可取的。在學校,小學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們還是比較重視教師的話的,我們如果給學生布置一項這樣的作業,學生就會漸漸在完成作業的時候受到感動,他們就會漸漸變得不那么自我。所以學習語文是一種思想上升華的過程,我們把原來的那種隱含的內容揭露出來,擺到學生的面前,學生就能夠在他們這個理解層面上去得到不一樣的感想。
三、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去關心他人
上面提到的感恩父母是一個方面,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對我們的親人有一種感恩的思想,還要對于身邊的種種事物保持感恩的心理。學習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句詩,我們明白了現在的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這時候我們就一定要讓學生懂得對于每一粒糧食都不能浪費,因為現在的幸福生活是通過許許多多人的努力才能達到的。這個時候我們讓學生學會感恩勞動人民,那些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人。在學習了“春色滿園關不住”這句詩后,我們讓學生觀察或者回想起我們在原來見過的美麗的春色,讓學生對于美好的事物進行一種探索。同時,我們在回憶美好的同時,揭露現在的地球污染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并且對于身邊的或者自己的一些不文明的現象提出批評的態度。在語文的學習中,我們會和學生一起探討許許多多的道理和知識,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更應該給學生充分的主動性,讓學生自己去分清對錯。學習語文的道理,是為了讓學生能夠不那么自我,因為不管是他們現在這個年紀,還是到了成人時期,始終有很多人只會關心自己。在這個一張白紙的年紀,為何不多教給他們一些人生哲理去升華他們的靈魂呢?
四、結束語
小學語文的教學,我們應該更重視的學生心靈素質教育,我們學習的那么多課文,很多都是為學生傳達一種正能量,我們通過語文的各種資料,讓學生在感受語文的基本傳統的文化的同時,被這些東西所感染,從而擁有比較正確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