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玲
摘要:通過探索農村小學教師核心素養提升與實踐的途徑使我校教師具有良好的、與時代要求相適應的職業道德素養、先進的教育觀念、完善的知識結構和健康的心理狀態,掌握新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教師可持續發展,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和學校的知名度和滿意度。
關鍵詞:師德修養;理論素養;綜合素養;教育教學實踐能力
新課程改革既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難得機遇,也是一次嚴峻的挑戰。它要求教師徹底轉變長期以來形成的舊的思想觀念,代之以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2014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深入回答了“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的問題,并提出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的研制與構建作為著實推進課程改革深化的關鍵環節。該文件的出臺,為我們指明了方向。育人的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的提出,是我國教育變革時期對人才質量標準的重新定位,也是教育發展賦予改革的重要使命。2016年,核心素養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那么教師核心素養的提升不僅是其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學生發展的需要,學校提升辦學質量的需要。我校在2016年8月由農村中心小學升格為縣直小學,直屬臨城縣教育局。雖然學校升級了,但是老師還是原來的農村老師,師資隊伍建設存在諸多突出問題:教師知識結構老化、方法觀念陳舊,問題意識不強,缺乏教學反思和教育研究的能力等。學校教師的素養不適應新課程改革需要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已嚴重影響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制約了我們學校的發展和提升,因此我校教師的素養亟待提高。
2017年7月我校提出了“農村小學教師核心素養提升與實踐的研究”這一課題。我們通過以下途徑開展了研究。
一、加強師德修養,塑造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崇高的職業道德素養
一是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健全領導小組,以此去關心引導青年教師的成長。二是抓理論學習,奠定思想基礎。重點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法》、《東街小學課堂常規》等,并讓教師對照要求,反思、整改存在的師德問題。三是樹立師德典型,讓年輕教師向模范學習。
二、引領閱讀,更新觀念,提升理論素養
我校在引領教師閱讀方面主要做以下工作:推薦優秀書籍,交流讀書心得;制定制度促閱讀,我校規定每個教師每學期至少閱讀一本與教育有關的書籍,并做好讀書筆記,每學期上交到教務處,作為一項常規考核。
三、以校本培訓為抓手,為教師綜合素養的提高搭建平臺
通過校本培訓的組織和管理,加強教師間的協作與交流,互幫互學,互教互學,互相激勵,比學趕幫,建設會學習的教師群體,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具體措施:一是教師師德培訓。建立師德檔案。制定職業道德考核制度。以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為切入點,專題培訓活動。二是教育理論培訓。通過講座、論壇、自學摘錄等形式使教師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論。三是青年教師培訓。學校在培訓期內集中對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進行以提高教學實踐能力為主的培訓。四是骨干教師培訓。分門別類的對班主任骨干、學科骨干、科研骨干、青年教師骨干進行培訓。采取合作交流、案例分析、問題探究等方式進行參與式培訓。五是計算機培訓。根據培訓內容采用自學、集中培訓等方式進行。
六是教育科研培訓。以課題為抓手,提高實驗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七是班主任培訓。針對工作實際,進行德育大綱、班主任工作常規、工作方法培訓,并通過召開班務管理現場會,觀摩主題班隊會,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八是學歷提高培訓。充分利用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鼓勵教師參加學歷提高培訓。
四、以校本教研活動為途徑,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
為了提高教師素養,促進農村教師成長,學校積極創新形式,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教學實踐活動。
一是加強教學基本功比賽,形成制度化。通過比賽,再一次強調了:教師要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寫一手規范漂亮的粉筆字、鋼筆字,這對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益是很有幫助的。二是每學期每學科都開展了爭上優質課活動。在賽課活動中,首先是全校教師進行初賽(每位教師都獻課),然后再從每一學科中選出兩位教師決賽。三是集體教研、集體備課。每一個教研組,都確定了半天作為集體教研時間,或集體備課,或進行教學研究。四是開展學習和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活動,組織大家學習多媒體的使用,數學畫圖工具的使用,組織大家學習課件的制作與使用,讓教師們較嫻熟地掌握了多媒體教學技術,改變一味使用“一支粉筆一張嘴”的落后教學手段,促進了教師的發展及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五、創新校本培訓模式,提高培訓效益
我校積極為年輕教師創造條件,通過“走出去,請進來”互學的方式,到聯誼學校參觀學習、請專家作專題講座、請名優教師來學校進行講課評課等,用其新思路、新觀點、新理論和新經驗去影響我們的教師,有效地解決我校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其次,引導教師“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校本培訓的主要形式,引導教師通過讀書、上網等方式構建自我發展的平臺。
六、鼓勵教師寫教學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成長
教學反思在教師成長中起著重要作用。教師若能每節課后都認真地總結成功的經驗,反思失敗的教訓,提出改進的措施,就能促進他們改進教學策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因此,我校規定每位教師每月至少完成4篇以上的教后反思。讓老師們在反思中積淀、反思中成長。
七、創新評價激勵機制,促進青年教師成長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端正教師評價思想;二是深入開展調研工作,為制定評價方案提供相關的依據和參考;三是構建科學的教師評價制度:構建以教師自評為主的評價制度;構建完善的教師他評體系,包括學校評價、學生評價、家長代表評價、教師互評等。我校在管理評價中,堅持以人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盡量滿足教師適當合理的需要,以持續激發教師積極工作動機,驅動引導教師個體自我發展,以求提高教師素質,提升學校辦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