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二兵
【摘要】寫作在語文教學中一直占據著相當大的比重,尤其是近些年伴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人們更加注重對學生寫作能力等實踐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作文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可以說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作文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有著極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大量的生字和詞匯語句,更要有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寫作表現手法,這就需要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作文寫作的指導與評講,增強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指導評講;有效性;策略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師對作文教學的工作也一直十分重視,投入了相當多的精力和時間。他們為學生指定作文題目,作文完成后認真批改,并為學生選出優秀例文,但是班級整體的作文水平依舊不一致,學生作文寫作能力有強有弱,教學效果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期望目標。究其原因,是小學作文的教學效率十分低下,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學作文指導與評講的有效性進行探究,希望對今后的語文寫作教學提供參考。
雖然素質教育改革在小學語文中不斷深入發展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教學理念沒能及時的轉變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實際需要,教師過度重視學生對拼音、生字、詞語的學習和運用,過度依靠教材進行教學授課,作文指導教學只是作為其中的一小部分,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使得作文教學過于形式化,學生對寫作缺乏積極性和寫作熱情,僅僅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沒有達到其應有的教學效果;二是受學生年齡和認知水平的影響,學生的寫作缺乏素材,加之學生缺少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作文創作對學生來說難度過大,在寫作中會遇到較大的困難,這樣容易使學生對寫作產生畏懼的心理從而喪失寫作的自信心,限制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小學正是學生寫作基礎奠定的關鍵性時期,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寫作教學指導和課后評講,幫助學生樹立起對寫作的自信心和對文學創作的興趣,從而達到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全面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課堂效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就如何加強學生的作文指導與評講的有效性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延伸課堂教學內容,聯系生活實際
語文作為應用性最廣泛的學科之一,它對我們的生活實踐有著啟迪和指導作用。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當充分利用好課本教材,而不是依靠課本教材,發揮教學內容的作用,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延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為學生日后的創作積累語文寫作素材,幫助學生養成一雙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的眼睛。
教學案例:在語文作文教學時,我們要充分利用好語文課本教材上的內容。例如在《母親的恩情》課文的學習中,母親在作者出行前為作者縫補衣服,擔心兒子出行在外為他做好一切可以做的準備,而我們為母親做的卻很少。延伸到現實生活中,母親對我們的關愛以及現實中的點點滴滴,將以此作為“母親的恩情”為題目的作文寫作事例。
2.增強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寫作資料和素材
受認知水平和人生閱歷的影響,語文寫作一直以來都是小學生的學習難點,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學生的寫作積累不足,缺少寫作的素材,因此創作能力較弱。所以我們應該增強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尤其是各種經典名著的閱讀,以此來豐富學生的作文寫作素材。
教學案例:我們可以在閱讀課上鼓勵學生對傳統經典名著進行閱讀和學習,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核心道德素養。例如對論語故事的閱讀,可以給學生以智慧的啟迪,其中的“孟母三遷”和“孟母教子”的典故可以增加學生關于母愛恩情的寫作材料和事例。
3.向學生列舉經典例文,進行詳細講解
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小學生正處于攀比的心理旺盛時期,我們應當積極地利用這一心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借鑒和學習其他同學的優秀文章和寫作手法。例如在《司馬遷發奮寫<史記>》的讀后感寫作時,我們可以在學生的作文中挑選優秀的范文作為例子向學生進行講解,其中重點向學生講解讀后感的寫作規范模式和范文的寫作手法,加深學生的印象。
4.對學生進行作文評講時注意用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小學生處于心理敏感時期,也是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建立的關鍵時期,對此我們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和評講時要注意用語和語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教學生“去打開大自然的綠色課本”的作文創作時,對于學生在寫作時所犯的錯誤進行及時的指導,發現學生的寫作優點,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文學創作,培養學生的寫作自信心。
綜上所述,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這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進行引導和評講,幫助學生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和養成寫作的自信心,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素養。
[1]劉秀珍. 淺談作文教學中的點滴體會[N]. 四平日報,2015-03-25006.
[2]陳玉芬. 小學生作文指導策略探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4,03: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