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華
【摘要】在傳統高中數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拄往采取固定僵化的講授模式,高中數學課堂學習氛圍往往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在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下往往也是機械性的學習,很多學生一提起數學課程就充滿了恐懼與厭煩,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歷來飽受學生詬病。新課程下在我國的長期教改發展綱要中間將“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作為長遠戰略,意圖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全面推進。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作為教育工作者要以人為本,將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首要培養因素,在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關注創新教育在高中數學教育活動中的實施。具體的實施環節中,教育同仁可以通過創新教育思想的引入,使教學內容的表現方式和呈現手段逐漸變得多元化,使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根本性的改變。鑒于此,本文是對創新教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和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創新教育;高中數學教學;創新能力;創新意識
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迫使高中數學的傳統教學模式必須得到有效的改善,而素質教學的核心內容又通常體現在教學方法的創新上.在高中數學中,實施何種教學模式,利用何種創新方法,也成為當前高中教育爭相探討的重要內容。
一、創新教育在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中所具有的優勢
創新教育本身具有著極大的綜合能力與優化特性,這些特性使得有關創新教育的內容也是豐富的、多元的.與創新相關的方式方法也都帶有著獨特鮮明的色彩,并且這些內在的構成要素又共同相互間形成深層的、有意義的結合整體,然后再將構建起的體系內容通過更加優異的效果呈現出來,從而給師生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關于教育方法創新的優勢作用,簡單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其一,創新教育最為直接的效用在于,能夠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的創新思維與創新意識都獲得顯著提高。創新教育中所特有的,對學生獨立、自主、探究性的學習能力的培養,能夠使學生從高中數學的學習實踐中,了解到創新的真正價值所在。在學生學習新知識時需要躍過固定解題模式,通過對題干的條件逐步的“抽絲剝繭”,從而平培養出對于數學原理、數量關系乃至于定理規律的掌握能力。
其二,創新教育的方式是多樣化的,創新的意義也是眾多的.堅持創新習慣的塑造,既有利于學生在其他學科的學習,又有利于學生將創新的方式方法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這種綜合素質與實際能力的提升,充分地體現了創新教育的魅力。
二、創新教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現狀
創新教育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必須與傳統教學有機地整合起來。教師、學生和現代創新教育環境才能和諧互動,才能充分發揮現代創新教育的優勢。當前我國高中教育環節的創新教育與歐美國家相對比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雖然有借鑒歐美國家教育界成功經驗,但尚未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創新教育模式和理論基礎,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合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一)思想認識不高
創新教育可謂是民族進步的希望,是各學校能占領未來人才培養先機的試金石。當下,多數高中只注重眼前發展,缺乏長遠的考慮。相較于各高等學校的創新教育培養來說,當前各高中學校的辦學精力往往還停留在為辦學層次的提升與自身規模的擴大上,基于這一基礎性條件,高中數學教學的創新教育更是缺乏同級競爭,很多教育同仁甚至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本不愿意嘗試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踐創新教育思維。
(二)教育形式單一,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發展不平衡
創新教育作為一種全面發展的教育新思維,其初衷是專業教育與公共教育的合作開展模式齊頭并進。當前高中學校處于創新教育發展的起步摸索階段,這也嚴重影響了高中學校學生創新教育的開展,從而導致數學教學停滯不前。
(三)制度體系不健全,保障機制尚不健全
制度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制約學生創新教育的因素。高中學校開展學生創新教育,需要具備健全的監督機制和測評機制。學校學工部門監督學生的生活狀況,而在學生創新教育方面還沒有形成專門的監督部門。
(四)師資力量薄弱,學校創新教育師資力量引進較困難
現代化的數學教育對普高數學教學具有很大的影響。雖然在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利用了現代創新教育,但是在傳統的知識講解、強化和繼承上還沒有得到真正的融合。高中學校在科研平臺建設、創新氛圍營造等方面不能提供較好的條件,也很難引進高級創新人才。高中學校教師隊伍水平參差不齊,高級創新型教師還比較缺乏。在此背景下,組建創新型的教師隊伍任重而道遠。
三、創新教育對高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
高中學生往往不能把握本學科最新發展的動態,沒辦法和不去向知識經驗豐富的教師或同學請教,不重視相關學科知識的遷移。有創新的熱情,但缺乏廣泛的溝通和對社會的全面了解,致使他們的創新目標不夠明確。教師在對每一單元的教學分析,針對傳統教學的不足,選擇恰當的創新教育應用在教學中。數學雖然需要直觀的觀察,以具體的模型作為理解的基礎,但是數學更多地要依靠抽象思維,概念最終需要抽象的概括,很多規律要求進行形式化的表達,證明必須符合抽象的邏輯推理,這往往又不是運用創新教育所能奏效的。教師要分析教學,用什么創新教育和在什么時候呈現呢?這些都是教師要考慮的問題。與專業課程融合。數學作為高中階段必修的文化基礎課程,有很強的工具性功能,教師在講授過程中應盡量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讓學生知道數學是一i7非常有用的學科,也是其學好本專業的基礎。
四、創新教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效果
在高中學校的數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創新教育,不僅可以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激發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而且還能較好地調動學生學習和探索真理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在素質教育不斷推行實施的今天,我們可以根據課堂的需要,來向學生展示相關的事物、示例及圖片,從而拓展學生的視角,而且創新教育能傳送大量的信息,這樣,教師可以精心組織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活動,優化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既有效地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有效突破了難點,優化教學過程,又豐富了教學形式,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五、結束語
總之,創新教育的相關方法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得到落實,不僅對切實提升學生綜合實力具有巨大功效,同時也更加符合社會、人類發展教育的主題趨勢.將創新教育同高中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探求知識的道路上既體驗了創新學習數學的快樂,又有碩果累累的收獲。
參考文獻:
[1]孫曉穎.探討創新教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2018(02):141.
[2]崔錦.高中數列教學及解題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