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各學校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的探索中加以優化與完善,活動式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及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方面有著明顯的作用。本文針對活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面做了相關分析。
關鍵詞:活動式教學;小學數學;實踐探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企事業單位對于人才的素質與技能要求也更加的嚴格,傳統的教學方式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現今社會對于人才培養的要求,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習慣與思維能力的最重要階段,因此教育工作者擁有一套優秀的教學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活動式教學以其特有的開放性、有趣性等優點適用于現今的教學體系,備受小學生歡迎與喜愛,下文是對活動式教學的各方各面進行了分析與論述。
1活動式教學闡述
1.1概念:活動式教學概念的提出是針對于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模式而提出的新的教育方式,與以往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不同,它是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是將學生放在教學中心的一種教學方式。活動式教學主要強調了學習空間的開放、教學環境的開放、課程學習的開放、以及教學態度的開放、教學資源的開放等。活動式教育更多強調的是一個教育理念與教育態度的開放,強調教育工作者能夠轉變教育觀念,放開手鼓勵學生自己去學習,去探索,改變以往為學生決定,給學生束縛的教學態度與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能夠讓學生在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中,自由學習、自由思考、自由發展,進而實現自我的成長與學習效率的提高。
1.2優點:活動式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鼓勵學生證自己學習自己探索,因而在培養修生自覺與獨立的學習習慣著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其次由于在開放式的教育方式中,更多的是需要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解決問題,因而對于所學到的知識的記憶會更加的深刻;另外活動式教育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我提升,因材施教,能讓每一位學生都將自己擅長的領域運用到學習中,因而對于學生的潛力的培養以及以后的長遠發展有莫大的幫助。
2當前小學數學教育模式
雖然我國的教育制度在改革,對于素質教育的工作也在不斷的落實,但當前我國的教育模式以及各學校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仍存在很大的不足,以當前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為例:一是雖然有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斷的探索與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但是受我國傳統教育模式根深蒂固的影響,許多教育工作者教學方式的改變仍舊是萬變不離其宗,認識不到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采用教師主動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教育理念沒有發生很大的改變,一本書與一支粉筆就是整個的教學工具,以呆板局限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思想限制了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更大的發展;二是受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以及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與理解能力的制約,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普遍較為困難,因為數學的學習很多就是需要對概念以及公式進行理解,但小學生的智力仍在發育階段,因此當智力能力無法理解數學知識時,就會使學生對于數學的而學習興趣下降,對數學的學習喪失信心,在大腦中形成我學不好數學、數學太難的意識,就會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恐懼心理,進而降低數學學習的效率。
3活動式教育模式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必要性
3.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當學生能夠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的興趣時,那么不論在怎么深奧、復雜的數學知識學生都會有動力去深入研究。活動式教學的最大優點就在這里,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活動式學習更多的是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學習,而不是被動的、帶有強制性的接受知識。我們都知道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于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但他們討厭被約束,當強制的要求學生去做一件事或記住一個知識時,他們的心里就會產生索然無味的感覺,但當他們主動地自己去探索數學時,因為沒有過多的限制于鞭策,他們能夠身心自由的思考數學問題,在思考與解答中漸漸地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2拓展學生學習思維。在上文中已經提到過,活動式的教學方式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就是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于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自己進行學習與探索,由于沒有了教師的固定思維的限制,學生的數學思想的得以舒展,在不斷的探索與思考中鍛煉了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思考與分析能力,拓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3.3培養學生學習習慣。這里的對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最主要是指對于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以及獨立性的培養。在很多教師的教學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小學時學校紀律嚴格的學校學習成績會好于紀律寬松的學校,但當學生進入中學時,學習成績優秀的往往是來自紀律寬松的小學的學生。這個現象最直觀的的說明了學生自主、獨立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在數學的學習中也是同樣得到道理,給學生一個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能夠培養學生自覺學習、與獨立學習的習慣,活動式的教育方法強調的就是在自由寬松得到教學環境中對于學生的優秀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4活動式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
4.1轉變教學觀念。活動式教學的教學理念就是將學生放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中心地位。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中應注重教育理念的轉變,認識到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會角色轉變,在課堂中合理安排與規劃課堂教學時間,確保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自由思考與學習,在學生的學習環節,教師要多注重對學生的引導作用而不是決定性的作用,例如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對于各種數字的認識,其中有一課時是《認識鐘表》,將活動式教學引入課堂,教師在做完基本知識的講解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鐘表的制作進而讓學生認識鐘表時間,為學生分發硬紙板,然后給定學生幾個時間點,讓學生在小組合作與自己的思考過程中完場任務,最后進行班級檢查,通過這種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4.2設置情境教學。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智力仍處于發育階段,因此對于數學課本中的很多知識與理論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只依靠教師的講解無法在學生的意識里建立起正確的形象的形態,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將活動式教學運用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便可以有效解決這一難題。因為活動式教學它不限定教學形式,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多種教學器材包括生活中的物體幫助學生進行學習。例如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認識圖形》這一課的學習,只靠教師的講解,學生無法建立起正確圖形形態,因此教師便可以引用活動式教學的方法,將生活中的物體例如水杯、籃球、等各種物體帶到課堂,利用實際的物體對學生進行講解,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
結語
教學的成功離不開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的探索與實踐,將活動式教學運用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1]黃婷.活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50):127.
[2]吳吉凱.數學教學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學[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10):115.
[3]曾俊雄.探討活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J].好家長,2017(34):87.
[4]劉金寶.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科普童話,2017(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