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惠敏
【摘 要】地理核心素養充分體現了地理學科的價值和特點,也充分驗證了地理學科在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在高中地理教學的深化改革下,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教學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關注。為此,文章在闡述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內涵的基礎上,結合高中人教版地理教學實例,從地理學科和其他學科融合教學、生活化教學、網絡化教學、有效的師生交流、創新地理作業形式、科學的地理教學評價等方面具體分析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地理教學策略,旨在更好的促進學生地理學習,提升學生地理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中地理;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引言
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對地理核心素養的解讀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科學發展觀教育、國情國策教育的要求下,本著立德樹人的目標,充分挖掘和完善高中地理教學內容,從而在學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識的基礎上更好的提升學生地理綜合素養,全面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地理核心素養由地理知識、地理能力、地理方法等共同構成,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是知識獲得的過程,也是學生個人體驗、感悟的過程。高中階段的學習十分重要,高中地理課程的教育對學生今后學習發展也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為此,文章就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地理教學策略展開探究。
一、地理核心素養概述
(一)內涵
地理素養是指學習者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觀察事物、解決問題的內在涵養。地理核心素養則是地理素養的精髓,是在地理素養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滿足學生終身發展以及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構成
第一,地理核心理念。地理理念是指人們對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本身內在規律的一種認識,是地理素養的重要組成。這種理念對指導人們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地理核心能力。地理核心能力是智力、能力、地理學科的綜合,具體包含一般科學能力和地理學科特有能力。第三,地理理性思維。理性思維是基于邏輯推理和證據基礎上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第四,地理特色科學方法。地理科學方法是人們在認識地理科學對象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比較分析法、歸納法、演繹推理法等。第五,地理核心知識。地理核心知識以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為基本核心,包括地理理性基礎知識和感性知識兩大類。
(三)特點
第一,終身性。地理核心素養是學習者在原有生活經驗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心理品格,對個人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有效的地理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技能,增強對人地關系、綜合思維的認識和把握。地理核心素養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全球化發展意識等都具有終身性的特。第二,漸進性。地理綜合素養的養成不是天生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完善。
二、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地理教學策略
(一)將地理學科教學和其他學科教學密切聯系
第一,將地理學科教學和哲學學科教學密切聯系。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介紹了很多種物質循環和運動周期知識,包括地殼運動、大氣循環、水循環等,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能夠引導學生以運動的觀點來看待自己生存的世界。這一觀點和哲學學科中的“運動的概念”存在相似點,即世間萬物的生老病死都是一種常態,是一種必然,地理現象中巖漿巖風化、侵蝕、搬運、堆積變成沉積巖的原理,也是對這種自然動態規律的一種重要體現。第二,將地理學科教學和文學教學密切結合。高中地理涉及到的知識繁多,為了能夠更好的串聯起繁多的知識點,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的應用詩詞、成語故事來進行教學,在促進學生更好學習地理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文學素養。比如在學習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晨昏線”的時候,為了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引用網絡上描繪晨昏線的詩歌。再比如學習高中人教版必修一《地轉偏向力》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入唐代詩人的詩作《廬山桑落洲》,通過和詩句結合的方式向學生解釋地轉偏向力對河道、河口的影響,深化學生的地理學習。第三,將地理學科教學和藝術、美學學科結合在一起。高中地理學科教學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逐漸成為一門具有美學意義的學科,地理學科的學習和社會美、藝術美、自然美等內容存在密切的關聯,通過地理知識的學習能夠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比如在學習高中人教版必修一《行星地球》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分析、總結地球和太陽系的特點,向學生介紹地球的特點,通過地理學習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自然界的美好。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開展地理教學
高中生普遍對新型網絡有著較強的興趣,網絡媒體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學生知識面,增長了學生的見識。為了進一步提升高中學生地理綜合素養,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強對網絡教學模式的有效利用。第一,借助多媒體進行課堂導入,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人地觀。課堂教學導入深刻影響高中地理教學成效,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夠為學生的地理學習營造的氛圍,增強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為此,在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培養中,教師可以結合地理教學內容,有選擇的應用多媒體設置課堂導入。比如在學習高中人教版《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的微視頻進行課堂導入,在播放微視頻的時候向學生闡述人地沖突問題,激發學生對人地關系變化了解的興趣。第二,打造網絡化地理學習平臺。借助信息技術的發展需要打造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培養平臺,為高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相應的設施設備支持。在網絡教學平臺建立之后需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出網絡平臺在提升學生地理綜合素養方面的作用,打破時間、空間等對學生地理學習的束縛。第三,建立高中地理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是在信息網絡環境下衍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對增強學生地理學習興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翻轉課堂的打造能夠讓教師借助微視頻開展教學,有效增強了師生互動。
(三)通過有效的師生交流提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
傳統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指揮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忽視了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沒有將高中地理課堂在真正意義上交由給學生,不利于提升學生地理學習成效。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關系到學生之后的人生發展走向,為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實現平等的師生交流。比如在學習高中人教版必修二地理《人口遷移》的時候,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深刻認識人口遷移對遷入和遷出地所產生的影響,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提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提升地理核心素養。在教師提問“人和地之間是怎樣的關系”、“為什么說人口遷移是一把重要的雙刃劍”問題之后,學生之間就這一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經過討論之后,有一名學生回答道:“人口遷移的實現能夠有效減少當地土地壓力,拉近各地文化交流,減少環境污染現象的發生”。教師在對這名學生的回答予以鼓勵之后順勢讓其他學生也做出各自的回答,發散思維。在教師的拉動下,還有學生回答道:“人口遷移能夠促進遷出地的經濟發展”……教師對各個學生的回答做出了總結,歸納出人口遷移對社會的影響有利有弊這一觀點,需要辯證思考這個問題。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一種教學手段是師生平等學習、交流的重要體現,能夠讓學生更深層的理解和掌握知識,在掌握地理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啟發學生養成熱愛社會的高尚品德。
(四)聯系生活實際提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
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很多現象和地理知識存在著密切關聯,為此,高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要將知識和生活實際密切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在掌握地理知識的基礎上將地理知識更加充分的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比如在學習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地球的運動》一課的時候,教師向學生講解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規律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夏季和冬季太陽光照射教室面積的不同,學生在回憶中總結出正午太陽的高度會隨著季節的變化發生相應的變化,通過高中地理和學生實際生活的結合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地理知識,培養學生的地理綜合素養。再比如學習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六《當代環境問題的產生及其特點》中霧霾問題的時候,在引導學生認識霧霾對實際生活影響的基礎上,還需要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和思考霧霾形成的原因、霧霾的地理空間位置、霧霾的來源和人類生產活動的關聯,通過對人地關系的思考來找到減少霧霾的方法或者措施。
(五)開展形式多樣的地理課堂教學
高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轉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在地理課堂教學上充分發揮出學生地理學習主觀能動性,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地理教學。第一,開設地理實驗課。在地理實驗課中教師可以結合高中人教版地理學習內容,借助沙子、書等展現堆積地貌的形成,向學生講解堆積地貌的形成細節,深化學生的地理學習。第二,積極開設野外考察課。在課堂教學之外,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野外實地考察學習,通過實踐考察進一步把握和理解地理課本上所講解的問題。第三,積極開展地理閱讀和地理辯論課。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區域地理非洲模塊的時候,教師可以以“非洲阿斯旺大壩建設”為研究主題,讓學生根據主題查找相應的資料,在對資料進行整理的情況下深化學生的地理學習,提升學生地理綜合素養。
(六)通過有效、合理的課堂評價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新課改的深入發展下,高中地理教學更加注重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為了進一步強化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培養成效,在完成課堂教學之后還需要進行有效的課堂評價。第一,基于“人地觀念”的課堂評價。人地觀念主要是指學生協調、處理各類環境要素關聯的理念。基于“人地觀念”的課堂評價目的是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人地關系內涵,加強對地理學科知識的整合。比如在進行《人地關系思想演變》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引入水土治理荒地資源開發案例來深化學生對荒地開墾不良問題的認識。第二,基于“地理綜合思維”的課堂評價。地理綜合思維是根據地理學科特點形成的邏輯思維、空間思維、創新思維的綜合。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地理荒漠化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心中建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思維導圖,打造地理學科知識體系,形成正確的思維邏輯關系,辯證認識我國土地荒漠化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對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成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有關教育人員的重視。在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中,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地理學習實際,從強化地理學科和關聯學科聯系、生活化地理教學、有效的師生交流、多媒體教學、多種形式教學、科學的教學評價等方面提升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地理學習。
【參考文獻】
[1]王偉.地理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7(11):74
[2]舒月.淺析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中學地理教學策略[J].高考,2017(27):148
[3]邰英角.優化遷移視角下高中地理深度學習的構建與思考——以“季風”為例[J].地理教學,2017(17):35-38+52
[4]汪燕.實踐見真知——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J].新課程(下),2017(08):202
[5]陳文新.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例談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08):111-113
[6]史剛鋒.核心素養理念下地理精準教學策略探索[J].中學課程資源,2017(06):25-27
[7]楊燦平.地理實踐力視域下的本土地理課程資源開發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
[8]李桂花.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近三年高考地理全國Ⅱ卷分析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