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菊芳
[摘 要]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是對新課改號召的響應,但是在進行教學模式創新的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改革的主力軍也應該注重改革策略和方法的選擇,要始終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以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為目標。本文主要結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不足,分析課改背景下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的途徑和方式,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創新模式
基于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小學生在數學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上都有不足,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有效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特點和思維能力水平不斷進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創新。本文將以此為思路展開如下教學研究。
一、從教學導入的創新來實現小學數學課堂創新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和學習狀態引導是課堂導入的主要任務,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夠為課堂教學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背景下,教師也首先應該重視起課堂導入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模式創新,始終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結合教學內容,改變陳舊的導入方法。譬如,在小學二年級“簡單的加減法實際運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學生常見的最感興趣的話題“拔河比賽”來引入本節課的學習,如“我們班要舉行拔河比賽,愿意參加嗎?一隊 10 人,二隊 6 人,行嗎?為什么?怎樣就公平了?”“你們喜歡玩串珠嗎?今天就來研究關于串珠的數學問題。”為學生提供一些圖片或者實物,使其能夠通過實例來加深對本節課內容的記憶。
二、微課在強化教學難點中的應用,突破重點
數學教學知識本身具有的抽象性特點使很多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點問題,盡管教師著重講解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具有理解難度。基于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針對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制作微課視頻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知識。如在在“時、分、秒”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播放這樣的微課視頻,“屏幕上呈現一個時鐘,其中秒針、分針、時針分別標名稱,秒針以正常速度走完一圈,期間秒針每走一步,視頻左上角的計數器就加 1,直到加到 60,直到最后報‘1 分鐘;然后是分針以比平時 60 倍的速度走完一圈,期間分針每走一步,秒針轉一圈,計數器和報數原理類似秒針講解部分;最后是時針以平常 720 倍的速度走 2圈,視頻設計類似分針講解部分,最后報數‘一天。”通過這樣的視頻內容觀看,學生能夠明確秒、分、時之間的關系,并深刻認識時間概念。
三、小學數學課堂的合作性學習創新
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十分廣泛,并且取得的教學成果非常顯著,在創新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我國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模式也需要得到更新。首先,教師在設計和組織合作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應該依據小學生的差異性進行,結合小學生在學習能力以及興趣特點上的差異性合理分配成員,充分調動每個成員的積極性,促進小學生的合作能力提升。此外,教師要布置好每個小組的學習任務,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參與小組的討論之中,適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的知識點,并且讓學生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例如,講授“三角形的認識”這節課時,課前讓學生自己尋找三角形的物體,課上展示學生找到的三角形物體,之后每個小組發放一些不同長短的小木棒,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親自動手擺出各種各樣的三角形,然后小組內進行討論,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之后教師總結三角形的基本結構。提出新話題,三角形為什么如此廣泛的應用與生活中?用三角形木框實驗,演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之后讓小組動手嘗試一下,最終得出三角形不易變形,具有穩定性。
四、以教學內容為基礎,選擇適當的游戲方法
游戲教學法本身具有的趣味性特點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能夠積極利用應該結合教材內容,對游戲形式和內容都進行二次加工,使其滿足教育教學需求。例如,在加減法相關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小學生經常接觸的“找朋友”的游戲進行加工,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充當裁判或指揮員的角色,在正式開始前,需要準0~9的數字卡片,將小學生以10人為一組的方式進行劃分,為每位學生發放一張數字卡片。學生可以進行自由站位,在開始后教師會發布任務口令,如:現在請和為12的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小伙伴,這時學生會計算自己與多少相加等于12,計算后要找到小伙伴緊緊的抱在一起,這時可以看到有三組學生擁抱在了一起,分別是手拿3和9、4和8、5和7數字的學生,計算錯誤或者剩余的學生被淘汰。
五、應用多媒體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較為廣發,教學工作者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技術優勢,實現對教學內容的動態化呈現,一方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夠降低知識教學難度,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分析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例如在教學“長方體與正方體”時,學生在傳統課本只能看到兩個物體的表面積,因此,對這兩類立體圖形的認知會存在一定的障礙,雖然可以明確區分兩類圖形的差異,但是立體感的缺失導致很多學生出現“說不出”的問題。而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體現兩類立體圖形的差異性,即以長寬高是否對等作為區分兩類立體圖形的基本條件,且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教學的直觀性,從而降低教學的難度。
六、結語
綜上,數學教學是提升小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當前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用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是新課改的要求和教育形勢發展的必然。但是成功的教學改革需要合理的教學理念和手段作為支撐,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還是沒有認識到創新教學的重要性,沒有掌握正確的創新教學方法,這也是本研究開展的主要原因。
參考文獻:
[1]宋金勝.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5(36):102.
[2]于曉艷.淺談創新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培養[J]文理導航(下旬),2016(08):254.
[3] 曹朝忠 .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模式探究 [J]. 新課程(上),2017(07):127.
[4] 彭潔 .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模式探究 [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