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娜
[摘 要]在當前小學作文教學中,大多數學生都不喜歡寫作文,存在寫作難的問題,在教師布置作業或任務時,只是被動的進行接受,這樣消極的態度嚴重影響了學生能力的提升,導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缺乏對寫作素材的積累,從而無法在進行寫作時表發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因此,教師要及時的轉變教學方法,通過各種個性化的教學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寫寫作水平,使學生喜歡上寫作。因此,本文就個性化角度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加強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充分的結合先進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方法不斷的進行創新和完善,進而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作文水平。但在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教學枯燥、單一,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對教學方法的創新,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進而限制了學生能力的發展,導致課堂教學質量低下。因此,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進行探討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由于未能真正的理解個性化教學的意義,忽略了學生的真實需求和興趣愛好,從而未能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而是對學生進行一些條條框框的要求,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而且,教師往往占據著課堂大部分時間,使學生缺乏有效的實踐,進而導致學生失去對寫作的興趣。
教師在為學生進行作文命題時,缺乏新意,使學生只會生搬硬套,不能發揮出自己的個性,進而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長此下去,使學生形成惰性,作文死板沒有靈魂。
此外,教師在對學生作文進行點評時,也只是簡單的優、良、差,缺乏新意,評價過于單一,從而使學生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差在什么地方,進而無法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1.作文教學貼近日常生活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要立足于現實生活,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限制,讓小學生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和提升空間,幫助小學生在對日常生活的觀察中找到寫作的思路和靈感,從而寫出高品質的作文。小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與學習能力不同,因此語文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個性特點進行分層教學,讓每個層次的小學生的寫作水平都能夠得到提升。語文教師要鼓勵小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以及身邊的人,能夠做到隨時對地的積累作文寫作材料。同時,語文教師應該鼓勵小學生養成記日記的好習慣,將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以及書中的優美的句子等記錄下來,這樣以后寫作時就不會再出現不知道寫什么的尷尬局面。只有小學生樂于寫作、樂于動筆、樂于學習,才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作文寫作中。
2.作文命題個性化,激發學生想象力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不要給學生設置固定的作文命題,而是要充分的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命題,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進而使學生能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
例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寫作時,可以不直接給學生設定題目,而是給學生一張圖、一段話、一個小故事等等,讓學生根據內容盡情的發揮想象力,自己設定相關的作文命題,從而能使學生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潛能,產生寫作的欲望。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設置半命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來補充完整,從而使學生更好的進行個性化寫作。
3.加強學生課外閱讀,不斷提高寫作技巧
學生的寫作水平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集中反映,僅僅通過語文課內的基礎知識學習是不夠的,尤其是當前大部分小學生的寫作缺乏素材,導致學生無法提筆寫出有內容、有質量的作文。因此,作文教師可鼓勵學生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記錄每天的學習生活,摘抄文中精美的句子。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進行日常閱讀的積累,鼓勵學生多閱讀一些經典書籍,可推薦一些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名著或者其他閱讀材料,以此來開拓學生的視野,同時讓學生閱讀后堅持寫讀書心得,這樣不僅使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同時還能從閱讀中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外,還可建立班級作文園地,讓小學生把自己閱讀的書籍或好的文章材料放入作文園中,與其他學生相互分享和交流。通過這樣的方法引導,可讓學生的寫作更加自然、流暢。
4.提高教學水平,為小學生量身定做作文訓練內容
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與作文課堂教學質量有直接聯系,語文教師必須深入學習語文知識,熟練掌握寫作技巧,給小學生設計多樣化的作文訓練內容,幫助小學生提高寫作水平。小學生由于學習能力和接受水平不同,因此他們的寫作水平存在差異。教師可為學生量身定做訓練內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讓每一名小學生都有所提高,讓小學生把寫作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對于作文水平低的小學生,要求他們寫作的時候做到字跡清晰,有中心思想即可。對于作文水平高的小學生,要求他們寫作的時候有新意,能夠表達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5.加強師生互動,完善個性化評價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和善、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與學生成為朋友,不對學生進行叱罵,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進而能有效的消除學生內心的懼怕,使學生能大膽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教師要完善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及時的對學生的作文做出正確的評價,使學生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改正,多多的鼓勵學生,進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升寫作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充分的運用個性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袁敏.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初探[J].中華少年,2018(05):71-71.
[2] 徐懷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1):48-48.
[3] 劉雯.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11):4-4.
[4] 肖冬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基本策略[J].文理導航(下旬),2017(0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