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頡剛
[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實現教學方法創新已成為每位教師樂此不疲的追求目標。于是人們紛紛把目光投向作文教學方法創新上來,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果。但在當前小學作文教學中,大多數學生都不喜歡寫作文,存在寫作難的問題,在教師布置作業或任務時,只是被動的進行接受,這樣消極的態度嚴重影響了學生能力的提升,導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缺乏對寫作素材的積累,從而無法在進行寫作時表發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因此,教師要及時的轉變教學方法,通過各種創新的教學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使學生喜歡上寫作。本文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有效創新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新方法
小學階段是學生智力開發和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對于小學生的未來發展會起到基礎性的作用,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作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的語文成績,并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有著很大的影響。但在當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由于受傳統的教學模式影響,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手段單一,忽略了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對寫作興致不高,進行寫作時缺乏創新,進而限制了學生的能力,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師要積極改變及創新其教學方法,使學生對寫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樣才能培養起學生寫作的興趣與積極性,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與提升。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1.學生缺乏真實情感的表達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生寫的怎么樣,教導學生如何取得高分,而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感受,使學生寫作時缺乏真實的情感表達。
2.學生寫作模式化嚴重
部分教師在作文教學時,要求學生全部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寫作,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限制了學生的思路,使學生寫作模式化嚴重。
3.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
學生由于閱讀量較少,從而在寫作時可用的素材不多,幾個詞反反復復的來回用,無法很好的組織語言,并過分依賴范文,導致臨場發揮時不知道寫什么。
4.作文教學方法單一、枯燥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作文教學時仍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學,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枯燥乏味,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使學生沒有發揮的空間和時間,導致學生失去對作文的興趣。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有效創新
1.創設情境,激發小學生的想象力
教師在開展小學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圍繞寫作的主題來創造一定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比如,音樂渲染、實物演示、表演展示以及生活再現等。同時,教師還要積極深入到學生中間去,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能夠在和諧、平等以及民主的環境氛圍中。學生在這種氛圍中,不但會激發出自己的寫作熱情,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以及自己的思想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釋放出學生的真情實感,學生在這種自由的環境中還可以與其他學生或教師進行討論,在討論學習的過程中使自己的寫作思維有效拓展,從而使學生的寫作水平以及寫作質量大大提升。
2.多寫多練,注重日常積累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小學生寫作難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素材的積累。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進行多寫多練,將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所見、所聞、所感寫在日記里,并長期堅持下去,這樣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寫作思路,還能鍛煉學生堅持的良好習慣。除寫日記外還可以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現在學生有豐富的課外書籍,閱讀時將材料中出現的好詞、好句、好段進行摘抄,這樣能很好的豐富日后寫作的內容。還可以引導學生借助電視、網絡等積累寫作素材,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拓展學生視野的同時豐富學生的生活。
例如,可使學生進行擴展閱讀《西游記》、《木偶奇遇記》、《東周列國志故事》、《一千零一夜》、《魯濱遜漂流記》、《三寄小讀者》等等,學生將課外讀物中的好詞、好句、好段進行摘抄,為提高自身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打下基礎。
3.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學生愛上作文課的重要前提。所以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主觀上對寫作產生興趣,從過去的“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教學。多媒體設備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等特點,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放一些優美的音樂或者畫面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刺激他們的感官,這在很大程度上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的思維處于最活躍的狀態。比如教師讓學生描寫一種動物,首先通過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關于動物的視頻,一只只可愛的小動物直接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也能夠集中注意力去觀看,觀看結束后教師再要求學生從剛才的視頻中選擇一種動物進行描寫,如此一來學生的寫作興趣就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他們都能夠熱情高漲地進行寫作。
4.多元評價,體驗寫作快樂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實作文批改也應是這樣一個過程。把作文批改看作是學生再次完善,再次寫作,再次創造的過程。把作文批改看作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使學生萌發寫作欲望,讓學生體驗寫作成功的過程。故而,我們應打破傳統的作文評價由教師一人說了算的方法。采取多元評價,讓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到作文的評價中來,充分發揮作文評價功能。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作文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對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傳統填鴨式的教學,利用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去引導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寫作,重視以人為本,鼓勵學生進行多寫多練,養成良好的日常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和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陳雪青.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8(14):84-85.
[2]莫菊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途徑探析[J].考試周刊,2018(27):51-51.
[3]何敏.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2):90-90.
[4]魯翠翠.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0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