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有榮
[摘 要]小學數學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構建數學高效課堂是數學教師的責任和義務,高效課堂的構建對教育工作者來說是重要的任務,是一種價值的體現。因此,構建高效課堂已經成為小學教學中的一個最大的目標。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的基本形式,是教學工作開展的主要陣地。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以此來實現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成功開展,文章主要針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行探討,并且提出一些具體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探究
新課程的實施.對我們數學教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性更應是我們不斷的追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結合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這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實踐和探索,采取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形式,努力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逐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的數學素質在和諧、民主、快樂、平等的課堂氛圍中得到全面、有效的發展。 勇于實踐、大膽創新,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課堂高效。
一、深入了解學生,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想法,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可直接和學生面對面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內心深處的思想,也可以和家長建立聯系,從側面了解學生,把握好學生的性格和喜好。然后,在課堂教學中,不斷調整教學方案,以迎合各層次學生的需要。例如,在教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時,可以創設這樣一個生活情境:假如你媽媽前天買了15個桃子,昨天吃了7個,今天又買了5個,請問還有多少個?然后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答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并給予一定的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習知識,加深印象。又如,在進行大小、多少、長短、高矮等的比較時,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教材中的例題用動畫或圖片的形式展現在幻燈片上,讓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解題的過程,掌握解題方法和技巧。
二、引領學生探究學習,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領學生探究式學習,具有使學生學會思考合理性、真正掌握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的明顯優勢,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大有裨益。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們讓學生組成四人小組合作探究,利用手中的工具,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圓,看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多。同學們情緒高漲,思路各異,有的小組竟然用了五、六種畫圓的方法,如用圓規畫圓;把圓形物體放在本上沿著它的邊畫圓,用繩子和鉛筆畫圓;用圖釘、繩子和鉛筆畫圓等等。在用繩子和鉛筆畫圓時,中間的學生按住繩子,其余同學用接力的方法把圓完整,還有的轉不動筆就干脆轉本子。應該說:只有在課堂教學把探究式學習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擺正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高效課堂的構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三、完善教學流程設計,鋪墊高效課堂基礎
在高效課堂的構建上,一定要對教學流程進行完善,通過完整的教學活動為高效課堂奠定堅實基礎。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就要設計一個預習環節,讓學生對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原理和計算規則再次溫習。然后,就可以設計一個導入環節,將學生的思維集中起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課前拿出五分鐘時間,讓學生對教材的主要內容快速閱讀,了解基本的教學知識點。教師則趁此機會準備導入素材,比如可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導入案例。例如,教學小學三年級“加減法的一些簡便計算”時,可以從生活中的“付整找零”問題展開:買一雙運動鞋要96元,你該怎樣付錢?文具店里的數學作業本每捆50本,王老師要買196本,如果你是售貨員,你會怎樣拿貨?學生會很快回答:買運動鞋時,付1張100元的人民幣,找回4元:拿作業本時,先拿4捆(200本),再抽回4本。這時,教師再出示例題:“176+96和966-194,怎樣算簡便?”根據剛才“付整找零”問題,學生自己就可以領悟出“176+96=176+100-4=272,966-194=966-200+6=772”的簡便算法。通過預習和導入,學生就能夠對基本的知識形成了解,為后續教學鋪墊堅實的基礎,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的學科,小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因此,數學的教學可以采用信息技術來進行輔助教學。現代信息技術可以集聲音信息、文字信息、圖像信息于一體,從而增添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利用現成的教學軟件、多媒體素材或者遠程教育網站,依據需要來進行選擇,綜合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的素材,生動、形象地演示學生遇到的數學問題。例如,在教學“初步統計”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廣播、電視、書報等媒介對統計信息收集、加工、整理,這種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列舉一些關于統計的生活中的例子,然后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例子,讓學生在觀看課件的過程中聯系理論知識,培養自己獨立思考能力。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可以學習到很多課外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可以在有限的課時中,教給學生更多的數學知識,這對于構建高效課堂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五、結語
構建高效課堂是新課程理念下賦予小學數學的重大使命,在這個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新課程理念下進行相應的教學工作,重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比如完善教學流程設計鋪墊高效課堂基礎、改進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參與度提高、做好師生互動,推動課堂教學實現效率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從而提高教學工作的有效性,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武愛英.論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時代教育,2016(14):131-132.
[2]趙志靜.論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內蒙古教育,2016(09):166-167.
[3]張淑芳.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創造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22):551-552 .
[4]邱建華.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初探[J].新課程(小學),2017(19):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