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彪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現高效教學,這應該成為每一名教師在教學工作實踐中的不懈追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落后,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進行不斷的改革創新,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就要注重開展交互式教學,夯實基礎知識教學,注重精心設計課堂導入,創設教學情境,還要優化教學評價,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真正實現數學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新課程教育改革背景下,課堂是“暢所欲言”的課堂,學生在學習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能夠自主探索,個性得到了張揚,課堂教學的氣氛也是異常活躍。高效的課堂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成績得到有效提高,還能加強對于理性思維的拓展和延伸,同時還能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調動起來。小學數學教師要及時革新教學觀念,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深入開展教學改革,最終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開展交互式教學,注重引導交流
傳統的數學課堂都是老師一人的專場,學生不參與教學,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新課標要求教學課堂進行改革,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這就要求老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思路,多問少講,啟發引導,分組交流,互動解疑。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相關知識的時候,不要直接講:“長方形對邊相等,所有的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它的四條邊都相等。”而是可以這樣問:“同學們有沒有發現長方形有什么特點呢?我如果畫成這樣或者這樣,那么它還叫長方形么?大家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似之處呢?下面可以進行小組討論。”這樣可以讓學生開動腦筋自己進行思考,而不是單純地等待老師講解并把概念背誦下來,結果發現題目換了一種問法之后就不會做了。小組進行交流實際上是一種求同存異的思維碰撞,在當今的信息時代,社會需要聽到越來越多不同的聲音,而并非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的一言堂。所以,小組交流對于培養學生的交流溝通、表達、思維的發散乃至創新的能力都十分重要。
二、夯實基礎知識,關注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小學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對故事的興趣比公式的興趣大的多,因此教師可以在數學課程開始之前讓學生先了解該節課程涉及到的歷史故事,讓學生不要認為數學是很難理解的課程,讓學生在更加放松的心態中去完成教學任務。傳統教育中,數學教師都會給學生大量的題目來鞏固知識點和公式,部分學生在還沒有完全理解課堂內容時就開始做題,答案準確率肯定很難得到保障。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程度,讓學生先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再開始做習題。同時,教師應當在課堂上為學生留出提問和解疑的時間,教師在和學生的問答互動中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度和敏感度。
三、精心設計開端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沒有興趣的學習如一潭死水,缺乏興趣的學習則是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教師要把課堂教學變成一種向知識奧秘探索的活動,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動,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的興趣勾起來。開端引趣的方式除了“設疑引趣”以外,還有“謎語引趣”、“懸念引趣”、“故事引趣”等。例如在講解“時、分、秒”知識時,可以講一個這樣的生活例子:“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熱烈舉行,那么同學們是否還記得北京奧運會的盛況呢?北京時間2008年8月8日晚8時08分,北京奧運會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開幕,8時08分在鐘面上的指針應該是怎樣的呢?”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努力解決,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教師要盡可能地聯系學生的實際,從生活或具體情境中引入數學新知。
四、積極創建數學情境,結合生活實際
數學這門學習具有很強的嚴謹性和邏輯性,但教師如果在教學中只運用那些數字和符號進行枯燥的講解,以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很難理解,實際上小學生更傾向于涉及到生活經驗的數學情境模式。例如,在開展運算知識授課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種類的水果來創建情境教學的條件,將水果的價格和數量制定好,讓學生隨意取用一部分水果來計算這些水果的總價格。學生在計算水果價格的時候會減輕對數學的抵觸,把思維的重點放在水果的種類和形狀上,教師可以在學生分組計算的同時查看學生對于價格結果的討論情況,發現公式以及口訣上的問題及時提出并解決,還可以組織學生模擬超市購物的情境,這樣的教學模式就非常具有趣味性,避免了公式記憶和數字計算的乏味之感。
五、優化教學評價,多給予肯定性的鼓勵
上述主要講述了教師需要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改善,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學習,但要想真正構建高效課堂,還不能忽視教學評價這一重要環節。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及時的掌握與評價,全面分析學生在數學理論認識與應用熟練程度各個方面,存在哪些值得肯定之處與需要指導糾正的地方,并通過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或是評語等手段將自己的分析客觀的反映給學生,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度有一個清晰地認知。在此層面上,老師還應注意,多給予學生肯定性的評價,即使學生有知識掌握不到位的地方也不要用斥責的語氣,保持學生對學習的積極良好心態,使其始終樹立起不斷努力學習進步的信心。
六、結語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致力于高效課堂的構建。教師應該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從學生的學習實際需求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下,引導他們主動學習探究,實現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華 . 新課標背景下關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262-263.
[2]郭浩 . 以生為本,多措并舉,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8):214.
[3]付偉 . 關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7(04):55-56.
[4]付偉 . 關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