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芳
[摘 要]高中的英語學習逐漸邁入了深化探究的階段,此時的英語寫作即是重點又是難點內容,高中英語仍舊沿用傳統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甚至讓學生在寫作中自由發揮而不做點評,只會制約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提高,同時隨著新課改的順利推行,教育教學中更加關注學生的個體素質水平,英語寫作能夠反饋學生的英語組織能力,詞匯的運用能力,場景的想象能力、以及英語的語句創新能力等,教師應與時俱進,應用詞塊理論,構建與學生的互通橋梁,在寫作中因材施教進行干擾,促使學生具備個性化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詞塊理論;高中英語;寫作教學;運用
英語的寫作與文學的創作思路雷同,需要在不斷的詞塊累積上,進行英語的詞匯整合,從而循序的提高自身的英語表達能力,應用詞塊理論實現英語寫作的完整化與結構化,避免英語寫作中,學生難以銜接上下句,整體英語作文讀不通順等問題,現代化教學要求教師扭轉課堂的角色定位,教師應逐漸引導學生樹立自主的寫作鍛煉意識,收集有關的英語寫作素材,以詞塊理論降低英語的寫作難度,通俗易懂的闡述寫作的技巧,學生逐漸消除了對英語寫作的陌生感,在英語的寫作中摸索到適用于自己的寫作方式,以點帶面提高英語的各項素養。
一、累積詞塊記憶
學生的英語寫作找不到思路,多是由于在英語寫作中,搜腸刮肚找不到有關的詞匯內容,教師可質疑學生,在日常的英語學習與課外的英語閱讀中,累積有關的詞塊內容,從而在英語寫作中找到靈感,短時間找到英語的語言組織內容,通過詞塊的整合形成規律性的英語表達,學生掌握了英語作文的語言組織技巧,開始摸索到英語的寫作方式,在逐漸的詞塊沉淀下優化作文內容,首先,給出幾個重點詞,讓學生回憶學過的相關詞塊;其次,以這些詞塊開展英譯漢、漢譯英、限制作文等各種形式的練習。例如,針對議論文的寫作,筆者指導學生采用下列詞塊去組織語篇結構。提出觀點:I think that/In my eyes/In my opinion等;列舉論據:first/then /finally/whats more等;轉移話題: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等。此外,還要求學生背誦好詞好句,如Its important to…Every coin has two sides.利用詞塊理論進行英語寫作教學,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使學生在模仿中不斷的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同時也能讓學生在聽說讀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融入詞塊理論并且有針對性地進行英語寫作的訓練,不但能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二、降低英語寫作的難度
英語本身就較為抽象,在寫作中學生更是感到困難重重,一些學生甚至直接放棄了寫作,教師可在寫作中,利用詞塊理論以簡化繁的闡述寫作的規律,使得學生逐漸提高寫作的語言感悟能力與組織能力。例如,在教授with/for/struggle against時,可以給學生提供這三組例句進行對比:We must struggle against all sorts of difficulties. During the anti?鄄Japanese War, Chinese united to struggle against the Japanese./Our classmates struggle with each other to go to university ……并歸納出與……并肩拼搏/為爭取……而拼搏/為反對……而拼搏,然后再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詞塊進行仿寫。學生將自己發現的詞塊用到句子中時,也就是方法技巧遷移的過程,進而掌握語言的運用規律,提高寫作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識別、提取詞塊的能力
想要靈活地運用詞塊,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詞塊的形式和意義,在文章或句子中,能夠識別出詞塊及詞塊結構中的固定成分和可變部分。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教授詞塊知識是不現實的,因此,作為英語教師要強化學生的詞塊意識,引導學生學習、識別、積累和運用語塊,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綜合應用能力。然而,在傳統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過分重視對單個詞匯的教學,只是一味地強調學生對“音、形、義”的掌握,抑制了學生對詞匯的靈活應用。因此,教師要弱化詞匯表的作用,強化詞塊意識,將詞塊當做最小的語言主體進行教學,指導學生學習、歸納和分析詞塊。例如,在講授《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時,筆者略過詞匯表的講解,直接從文章入手,組織學生閱讀課文提取詞塊,然后集中小組提交的詞塊,指導學生進行篩選。學生提取的詞塊有have a good flight,make oneself at home,stay up,end up with,等等。這種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分析、歸納并運用詞塊的方法,弱化了學生對詞匯表過分依賴的心理,培養了學生識別和運用詞塊的能力。
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新課程改革當中要求我們對學生實施教育應當重視起他們的創新能力培養,這不僅是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同時也是社會發展對于未來人才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例如在進行Great Scientist的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單詞和詞塊的梳理,然后引導他們對當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進一步的記憶。這樣的方式下教師再來要求學生根據學習的內容制定一個新的標題,并利用這些文中的單詞和詞塊進行重新寫作。在整個練習的過程中學生能更好的將這些詞塊進行記憶,并了解到其應用的正確方式,對于他們的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來說都能產生重要的價值。
五、結語
綜上所述,詞塊理論視角下指導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具有切實可行的優勢。學生如果掌握了豐富的詞塊,不僅擴大了其詞匯量,增加了其寫作的信心,而且可以促進學生寫出行文連貫、語句通順、語言地道的文章。
參考文獻:
[1]雷晶. 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D]. 華中師范大學, 2015.
[2]袁志霞. 淺談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 中國校外教育, 2015(31):74-74.
[3]唐琳菲. 基于詞塊理論下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探究與實踐[J]. 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4(5):112-114.
[4]王晨. 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考試周刊, 2014(49):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