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寶俊
[摘 要]小學管理在現代教育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教育作為整個教育管理體系中的起點,是我國教育管理中實施改革的重點目標和方向。以人為本的理念是現代教育管理發展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以人為本; 理念; 小學教育; 意義; 實施策略
學生是學校教育的主要載體和承接角色,老師是教育的一線工作者,校長是學校的最高管理階層,這三個方面不能分割開來,要統籌規劃,建立起完善統一的管理體系。從領導層面來講,不能擺架子,也不能空談教育改革。而是要多進行思考,并且多和老師們交流。我國應試教育影響了學生和家長的觀念,形成了“分數至上”的觀點。校長要囑托老師們做好學生和家長的思想工作,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學生素質的提升而不是應試分數的提升。我國的新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觀點就是要以人為本,也就是以學生為本位,一切教育方針都要以學生為出發點。
一、人文理念在小學教學管理工作中的影響
1.新課改方面的影響
我國小學教學的水平和質量在不斷的提高,“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小學教學管理中應用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新課改的各種需求,在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導下,將教學過程中的學生作為主要的管理對象,對于推動小學教育事業長遠發展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管理中都能得到很快的體現,是我國小學教學改革不斷發展和創新的結構的體現。
2.對教師和學生的影響
在以人為本的學習理念下,我國小學教育的不斷完善和落實,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的個人情感和所處環境以及心理因素等都能得到及時的關注和理解,能夠最大程度的將老師和學生擺在主體位置,在滿足學生求知欲的同時,還能不斷提高小學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對于提高小學生綜合能力的進步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以人為本的思想在小學教育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能力,還能保障小學教學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和進步,在促進小學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上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人文理念的體現
1.關注學生發展
落實促進學生發展這一基本理念,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上,要按照課程標準、教學內容的科學體系進行教學,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標,還要注意學生發展性目標的形成;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研究課堂教學策略。教師是教育教學的引導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要發揮自身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2.關注教師發展
根據新課改中評價目標的要求,課堂教學評價要沿著教師成長的方向發展。其重點不是鑒定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而是診斷學生提出的問題,制定教師的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的個人發展需求。
3.注重以學為主,以學定教
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對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進行改革,體現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因此,要確立“以學帶教”的評價思想,強調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呈現的狀態作為參照,從而評價課堂教學質量。
三、尊重理解學生
小學生受到年齡等因素的限制,思維方式相對簡單,而且小學生正處于愛玩愛鬧的年紀,對事物充滿好奇心與想象力,小學生的一些思想做法在成人眼中看來是十分幼稚的,教師更不能夠以成年人的要求來規范和約束小學生。在進行教學活動實際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能夠醫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在進行小學生的批評教育時,教師應當避免以成年人的高度衡量小學生的做事態度,小學生由于自我調節能力以及自制力都不夠完善,明辨是非的能力也相對較低,因此,難免會出現錯誤性的判斷,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不能夠一味地對其進行否定,應當以保護的心理狀態對其進行教育,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的錯誤所在,從而有效的對其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學生走出誤區,教師應當充分尊重起學生的想法,當學生改正錯誤后,教師不應該吝嗇自身的贊美,應當對學生予以鼓勵,從而有效加深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
四、營造和諧活躍的學校氛圍
合理規劃校園活動,開展有利于學生開拓思維的團體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活動,營造和諧友愛的校園學習氛圍。
例如,“假如你是我的女兒該有多好”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有一個從沒有教師愛的丑女孩,當她有一天得到老師的“愛”后,她開始反抗命運,最終成為著名的女作家。
在贊美、欣賞海倫·凱勒時,一定都會記得引導她走出黑暗的老師沙利文才是快樂的天使,她給海倫·凱勒帶來了“光明的世界”,陪伴她走出了黑暗,讓教師都成為可以帶給學生光明的天使吧!小學學校管理工作規范化,有利于為小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有利于調動教師教學的熱情,通過為國家培養經濟建設需要的人才,從而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安居樂業。
五、小學教育管理中的實施過程
1.能夠加強溝通和協調
在小學教育管理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思想,加強在學校、老師和學生以及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正確處理好以上幾者之間的正確關系,教師是作為學校知識的主要傳播者和引導者,所以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的管理者就要對教師的教學心理狀態和生活情況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和解讀,在滿足教師的心理需求的同時,也要適當的幫助教師解決一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學校要定期舉辦家長會。加強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并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定期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提高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2.民主管理的方式
民主管理就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向學生樹立自己的主人翁意識,學校要充分調動并提高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工作積極性,這樣有助于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調高,小學學校在實際的管理過程可以實現對學校內部各種事務進行民主化的管理,這樣有助于維護教職工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權益,進而使得教師在學校的管理過中具有一定的參與性。
總之,小學學校管理是小學教育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前提條件,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標的要求下,要本著以創新為本的管理理念進行學校的管理,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從各個方面改進目前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地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