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功勛
【摘 要】小學綜合實踐是一門以培養學生認知能力、生活智慧、動手能力等,實現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為主要目的的課程,目前這一課程在小學課程體系中的地位不斷凸顯,如何做好這一課程教學的持續優化,充分發揮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作用,成為了當前小學教育領域的一個熱點課題。本文對于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重要作用進行了意義探討,圍繞目前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教學領域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了具體的優化策略,以期為上好小學綜合實踐課程帶來有益的指導。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課程;作用;優化;策略
我國基礎課程改革剛要明確的提出要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綜合實踐課程,并作為必修課程來對待,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綜合實踐課程已經成為了一門全新的小學必修課程,在不斷的教學探索以及教學實踐中,課程教學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以及緊張,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因為這一課程本身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創新性等特點,加上這一課程出現的時間不長,教學理論以及教學實踐都不是很豐富,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很多的問題,這影響到了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因此目前很多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開展,看起來是如火如荼,但是具體實施效果并不是很好,這一課程的開展方面存在很多亟待優化的問題,對于任課教師來說,一定要努力去進行教學的優化,構建更具實效性的教學模式,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一、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作用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是指基于學生的生活以及實踐經驗,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以及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為主要目的的一門課程,對正處于身心成長關鍵階段的小學生來說,綜合實踐課程的重要作用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有利于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以及提升,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有效開展,可以解除傳統教學模式對于小學生創新思維的禁錮。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努力構建創新型國家的大背景之下,創新思維培養成為了我國新課改的一個重要內容。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本身的開放性、創新性等特點,可以讓小學生能夠在綜合實踐課程上,能夠做到放飛思想,自主的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其創新能力的提升。
二是有助于小學生生活能力以及質量的改進,培養學生的生活智慧是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小學綜合實踐課程很多教學內容都是來自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時這一刻課程又是基于學生的生活認知以及體驗。因此通過這一課程的有效開展,對于小學生生活智慧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可以更好的對于生活中現象有深刻的認識,具有更好的生活能力,這對于其更好的走向社會融入生活,具有較強的生活能力有很大幫助。
三是有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綜合素養的提升,小學生在學校不僅僅是學習知識,同時也要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學習自主解決問題的方法,創新能力、生活能力、自主意識等都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僅僅是知識增加,還不足以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綜合實踐課程開展中可以讓小學生多個方面的能力得到切實的提升,這自然有助于其全面發展。借助于綜合實踐課堂的有效開展,可以較好的解決傳統教育理念下,小學生其他方面與知識學習不夠匹配,難以齊頭并進的問題。
二、小學綜合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小學綜合實踐教學中存在很多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將目前小學綜合實踐教學中最普遍以及突出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如下:
1.教學內容不夠生活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內容應該來源小學生生活經驗,這樣的教學內容,才能夠更好的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更有利于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但是現實情況是不少小學在綜合實踐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方面,忽視小學生的生活體驗,沒有做到基于小學生的生活體驗來進行教學內容的靈活選擇。結果就是教學內容往往與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脫節,即小學生對于教學內容不感興趣,或者因為理解認識層面的限制,難以做到較好的去參與實踐課程。舉例而言,很多小學在綜合實踐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依然是知識導向或者更多的考慮如何進行確保課程的可操作性,上述理念之下,一些更適合綜合實踐課程教學內容就會不被考慮,從而導致教學內容不夠合理。
2.教學模式不夠理想
小學生綜合實踐的課程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實踐性,對于小學生來說,只有充分參與綜合實踐,才能確保這一課程教學目的的充分達成。從這一角度來說,教學模式是不是能夠做到理論教學與學生實踐的充分結合,能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將會直接影響綜合實踐教學效果。目前小學綜合實踐教學中,教學模式應該說是創新不足,具體表現就是在這一課堂上更多的沿用傳統教學模式,說教式教學模式常用,學生更多的就是聽,而不是去主動參與課程,去解決的問題。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是很難取得較好教學效果的,學生在這種模式下,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獨立進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難得到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依然沒有得到充分的彰顯。
3.師資隊伍建設落后
目前很多小學開設綜合實踐課程的時間比較短,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比較滯后,即沒有一支能力突出,能夠較好勝任教學崗位的員工隊伍,從而影響到了這一課程的較好開展。很多小學的情況都是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沒有專業的教師,都是其他學科的教師兼任,教師不具有較好的崗位勝任力。學校也很少針對綜合實踐教師來開展相應的培訓工作,教師沒有做到較好的掌握如何上好綜合實踐課的技巧,從而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這一課程的教學效果受到影響。舉例而言,很多教師偏向于采用其他學科教學方法來進行綜合實踐課程教學,沒有意識到這一課程的特點,沒有把握這一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區別。
三、小學綜合實踐教學策略優化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自身的特點,這一課程對于教師能力的獨特要求,都意味著綜合實踐教學策略的優化并不容易,需要統籌兼顧好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這一課程教學的進一步優化。
1.教學內容合理選擇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內容選擇一定要合理,既要充分的去考慮小學生的生活體驗,也要考慮這一教學內容是否能夠做到提升學生素質,是否與教學目標有比較好的契合性。教學內容要盡量來源于生活,從小學生身邊熟悉生活場景中選擇教學課題,舉例而言,一些民俗節日、四季變化中的自然變化、生活中的各種生活現象等等,都可以成為教學內容。
2.教學模式不斷創新
從小學綜合實踐教學模式來看,一定要做到不斷創新,以學生積極參與為中心,強調采用更加靈活的教學模式來推進教學的開展。從具體的教學模式來看,就是要改變傳統的說教式的教學模式,將合作學習、案例教學、探究學習等任務導向的教學方法引入綜合實踐課程里面,發布教學任務之后,要充分的去調動學生獨立完成的積極性,從而達到綜合實踐教學課程開展的目的。教學模式創新方面,既要注意教學模式的實用性,也要注意可操作性,避免過于追求形式的新穎,而影響到實效性。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對于學校來說,一定要充分認識到根據綜合實踐課程建設需要來構建專職教師隊伍的重要性,注重綜合實踐教學教師崗位的勝任力要素,對于教師加強培訓,借助于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來做到切實提升師資隊伍教學能力。舉例而言,學校應該多多舉辦一些綜合實踐課程教學方面的研討會,邀請在綜合實踐教學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教師講學以及分享經驗,從而提升廣大綜合實踐課程任職教師的教學水平。讓教師能夠掌握好綜合實踐課程教學的技巧以及規律,從而做到教學效果的提升。
總而言之,小學綜合實踐課程對于小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對于教學者來說,一定要對于綜合實踐課程的作用有一個非常全面的了解,能夠通過教學反思來對于當前這一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問題進行一個歸納。從而做到針對這些教學問題,加強理論研究,對于這些問題能夠有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重點做好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學內容的合理選擇,同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升綜合實踐教學效果,讓學生在綜合實踐課堂上,能夠更好地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從而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能力。
【參考文獻】
[1]韓玉紅.小學綜合實踐課的開放教學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年42期
[2]朱朝奎.綜合實踐活動課在小學的教學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2016年26期
[3]邵詠梅.小學綜合實踐課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