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和文化關系密切相關,語言教學中須導入文化因素已是不爭的事實。詞匯因載儲著豐富的社會風俗習慣、民族心理和思維方式等文化內涵,而成為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最佳選擇。本文立足于從對外漢語詞匯教學,就詞匯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內容、方法及原則進行研究,希望能對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問題研究有所貢獻。
關鍵詞:對外漢語;詞匯教學;文化導入
語言和文化關系密切,其背后隱藏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因此要真正地理解并熟練地掌握一個民族的語言就需要理解這個民族的語言中所蘊含的文化。詞匯是語言各要素中最活躍的,社會風尚及民族文化心理等的變化和發(fā)展都首先在詞匯中表現(xiàn)出來,詞匯也因而載儲了豐富的社會風俗習慣、民族心理和思維方式等文化內涵,是對外漢語教學中進行文化導入的最佳選擇。本文立足于對外漢語詞匯教學,就文化導入的內容、方法及原則進行研究,希望能對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問題研究有所貢獻。
一、文化導入的內容
應該在語言教學中導入哪些文化內容,學者們對此意見不一。陳光磊認為語言中的文化因素可分為三部分,即語構文化、語義文化及語用文化。張占一和趙賢洲等學者則把文化教學內容分為兩大部分,即交際文化和知識文化。祖曉梅則把語言中文化因素的教學分為一般詞匯的文化內涵和跨文化差異、“文化詞匯”的內涵和言語行為的實現(xiàn)方式等五類。
以上學者對文化因素的劃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本文認為從教學實踐的角度考慮,祖曉梅的觀點無疑是最易操作和把握的。另外,在語言課堂的詞匯教學中導入文化因素的重要目的是幫助學習者理解詞語的文化內涵和使用規(guī)則,以便學習者能提高語言技能,并順利地進行跨文化交際,因而本文認為詞匯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內容應該集中在語義和語用兩個方面。
語義方面,指導入詞語的語義文化內涵,重點指導入詞語的象征義和聯(lián)想義等。這方面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顏色詞、動植物詞、數(shù)字詞、稱謂詞、身體部位詞和“故宮、四合院”等漢語中特有的詞等方面。但是,另外一些諸如“個人主義、發(fā)福、隱私”等詞語所蘊含的文化因素也應引起我們的注意。這些一般詞語詞因其概念義在不同語言中基本相同,但色彩義不同而往往成為跨文化交際中的難點,卻又因不如顏色詞、數(shù)字詞等具有系統(tǒng)性,而常常被忽略,我們在詞匯教學中應加強對這類詞的文化導入。
語用方面,指導入詞語所蘊含的語用文化內涵。學習者要想真正地提高語言技能,并成功地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就詞匯層面而言,僅理解詞語在語義方面的文化內涵還不夠,還必須掌握詞語在言語交際中的運用規(guī)則。導入語用文化內涵,包括導入言語行為實現(xiàn)方式,如詞語在稱呼、感謝、道歉、邀請、稱贊等言語行為中的運用。導入語用文化內涵,也包括導入影響語用的語境因素,如性別、年齡、職業(yè)、場合等文化因素是如何影響詞語的使用的。導入語用文化內涵,還包括導入詞語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原因。
二、文化導入的方式
關于如何在詞匯教學中進行文化的導入,本文認為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一)故事法
故事因具有情節(jié)而令人印象深刻,因此我們可以故事的形式導入詞語所蘊含的文化因素。以“嫦娥”為例,我們可以用嫦娥奔月的傳統(tǒng)文化故事來進行文化導入。用故事法進行文化導入時,要考慮學習者的特點,在基于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對故事進行適當?shù)膭h減和改編,并創(chuàng)新講故事的形式和方法。
(二)情景法
情景式法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恰當?shù)恼Z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恰當?shù)恼Z境中體會并掌握文化信息。教師既可以用語言表達、實物展示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景,也可以充分運用音視頻等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融視覺、聽覺于一體的立體式情景。以“紅”為例,可以通過展示春節(jié)、婚禮等喜慶、歡樂場面的視頻,來讓學生體會“紅”色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征意義。也可以用一些紅色的剪紙、折紙等實物或圖片來布置教室環(huán)境或帶到語言課堂中來,結合教學來讓學生體會和感悟“紅”一詞的文化內涵。
(三)中外對比法
教師在導入文化因素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和自己國家的文化進行中外文化對比。以“紅”為例,“紅”在中國有“熱情、吉祥、幸福”等含義,但在一些西方國家卻代表著“紅色政治、血腥、戰(zhàn)爭”等含義。因此,教師可以采取中外文化對比的方式來凸顯“紅”一詞在不同文化中的語義內涵差異。又如“白”,“白”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往往與“喪事”相關,但在韓國和西方國家的文化中卻象征著純潔。這類在不同文化中概念義相同而象征義或聯(lián)想義不同的詞,尤其需要通過文化對比,以認清文化差異,避免成為跨文化交際中的障礙。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沒有一種方法能一以貫之,因此教師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和技巧,并結合多媒體技術,以實現(xiàn)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賢洲.關于文化導入的再思考[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2,(3).
[2]魏春木,卞覺非.基礎漢語教學階段文化導入內容初探[J].世界漢語教學,1992,(1).
[3]陳光磊.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2,(3):19-29.
[4]喬倓.國內近三十年對外漢語教學關于文化導入研究述評[J].考試周刊,2009,(4),215-217.
[5]柯慧俐.論對外漢語教學中詞匯教學的文化滲透[D].陜西師范大學,2012.
[6]白向玲.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詞匯文化因素教學[D].黑龍江大學,2012.
[7]祖曉梅.跨文化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46.
[8]闞立瑋.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的文化導入研究[D].浙江大學,2012.
作者簡介
王丹(1993.04—),女,漢族,河南許昌,山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對外漢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