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浡彤 馮可盈 劉冰
摘 要: 近年來,在“精準扶貧”方略正式出臺和全面實施后,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好的社會工作有助于精準扶貧,在國家政策、戰略的指導下,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為社會工作提供了發展機遇。社會工作怎樣才能在精準扶貧中起到作用,探索出一條新的扶貧攻堅的路徑。本文主要分析社會工作在精準扶貧中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提出解決方法,促使精準扶貧落到實處,期望推動我國社會工作參與精準扶貧這項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 社會工作 精準扶貧 作用
當前,精準扶貧已經進入重要階段,它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推動力量。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大扶貧格局,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社會工作在其中可以發揮積極作用。社會工作與精準扶貧在解決方法上是有共同點的,使社會工作介入精準扶貧更加便利,并且充分發揮社會工作的先天優勢,讓扶貧更“有效”,更“精準”,為精準扶貧提供新手段、新計策。因此,對研究社會工作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社會工作參與精準扶貧的背景
1.政府政策的頒布和正確的引領,重視社會工作發展。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的發布,標志著精準扶貧方略在我國正式出臺和全面實施。2017年10月,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同時,迅速發展的社會工作讓政府看到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是一支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隊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擁有專業的知識及強大的實務能力,對實踐有豐富的經驗,幫助政府解決一些問題,在精準扶貧中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2.戰略轉型方式與社會工作相關方法相切合。
在進行精準扶貧戰略前期,政府高強度投入資金及各級政府機構巨大的行政成本,反而社會組織貢獻的力量并沒有十分突出,同時,因為習慣長久以來的扶貧方式,大多數地方政府和工作人員會沿用傳統的粗放式扶貧工作方法,導致扶貧的對象、形式和手段都較為單一。社會工作通過個案、小組、社區等工作方法可以有效彌補單一的扶貧方式的不足。現在精準扶貧進行到重要階段,與社會工作共同參與脫貧攻堅戰。社會工作遵循“助人自助”的基本理念,充分挖掘案主的潛能,這與政府倡導的“造血式扶貧”和“開發行扶貧”的理念是相契合的。此外,社會工作者遵循個別化的原則,可以對致貧原因不同的貧困者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這與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一致。地區優化整合地方扶貧資源,實施精準扶貧,這與社會工作者對解決案主需求進行整合社區資源的方法相似,對在精準扶貧整合資源提供導向和方法指導。
二、社會工作參與精準扶貧的積極推動作用
1.能夠推動精準扶貧的相關政策的具體實施。
社會工作者既是政策的受益者,又是政策的倡導者。根據精準扶貧政策的各項內容,社會工作者服務時,能夠行使更多的權利,方便對地區、服務對象進行調查和服務;承擔相應的責任,為服務對象整理和提供相關的資源和福利。此外,社會工作與“精準扶貧”方略相互配合促進精準扶貧政策的改善,精準扶貧政策能通過社會工作實施,可看到精準扶貧政策的不足并且進行彌補,優化精準扶貧政策。同時,在制定精準扶貧政策時,社會工作者可作為政府與扶貧對象溝通的橋梁,為政府提供扶貧對象的意見,反映扶貧對象的需求,讓政策更符合民心;社會工作者運用專業知識和相關的工作技巧,對政策實施進行可測量的評估,數據更具有效性、科學性和真實性。我國的精準扶貧政策還存在一些問題,這時社會工作可以發揮作用,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幫助政府制定更好的精準扶貧政策。
2.有助于挖掘扶貧對象潛能。
社會工作擁有自己的專業特色,根據其個別化原則,重視扶貧對象對待貧窮困難和問題的個人感受和看法,與之前刻板的扶貧方式相對比,此社會工作方法介入精準扶貧較為靈活,能為扶貧對象做出適當和精準的服務方式;社會工作者強調扶貧對象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在服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可通過支持、尊重、鼓勵等方式向扶貧對象傳達勇氣,讓扶貧對象意識到并充分挖掘潛能,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的困境,提高自主脫貧能力。例如與政府一起開設扶貧對象培訓班,幫助扶貧對象掌握一些脫貧技能,因此,社會工作者可用一對一的服務方法,挖掘扶貧對象的潛能,幫助扶貧對象掌握可脫貧的基本能力,為扶貧對象設立目標,提高扶貧對象脫貧動力,增強脫貧的效果,并且進一步協助扶貧對象的成長。
3.社會工作幫助扶貧更“精準”。
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精準識別和精準幫扶,社會工作擁有系統而規范的調查數據,能對不同的貧困區域進行調查,能對不同的有困難問題的扶貧對象進行分類,能精確掌握到扶貧對象的生活狀況,幫助政府了解到扶貧對象的真正需求。社會工作對對扶貧對象分類后,會開始進行相應的服務,幫助扶貧對象尋找致貧原因,從根本上協助扶貧對象改變,同時,政府也會向社會工作機構購買服務,與社會工作者一起幫助扶貧對象脫貧。將問題分類,將扶貧對象分類,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是什么原因導致扶貧對象貧窮,進而對扶貧對象進行有針對性的幫助服務,幫助扶貧更“精準”,不是一味地進行不對應致貧原因的扶貧;扶貧對象除了資金、家庭環境、居住環境等這些外部因素需要幫助以外,心理健康上的內部因素應該得以“精準扶貧”。社會工作者可以運用社會工作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和社區工作這三大方法幫助扶貧對象改善心理狀況,不對政府“援助”更加依賴,對脫貧更加積極,對改變現狀更加有信心。社會工作者可以根據扶貧對象已調查的各項數據結合上面探訪得出的結果,對扶貧對象的心理進行分析,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對扶貧對象的心理健康進行“精準扶貧”。社會工作可協助政府幫助扶貧對象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里進行扶貧,使幫扶措施真正有效地進行下去,并且達到或超出預期的效果,使扶貧更加“精準”。
三、社會工作為介入精準扶貧的途徑
1.社會工作協助政府幫扶,政府加強制度建設。
目前,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國的重要目標之一,社會工作是我國的新興行業,但由于其本身的特色,會了解到每個地區、每個街道、每個社區、每家每戶的需求及需要完善的地方,擁有強大的區域數據庫,具有巨大的潛能,能夠幫助政府更了解每位扶貧對象,分類指導,精準扶貧,推動精準扶貧的發展和完善,是“精準扶貧”方略的“推進器”。同時,現在社會工作還不太成熟,工作范圍并不能涉及所有區域,社會工作的扶貧活動是局部性的、短期性的。政府可在社會工作服務過程中,看到精準扶貧的現狀與不足,從而制定并改善成為一套長期的、有效的、有針對性的幫扶政策。政府應充分考慮社會工作是幫助推動精準扶貧落到實處的動力,對社會工作人才建設給予重視,提出對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的保障,對人才助力精準扶貧的可行性的政策,發揮社會工作協助政策幫扶的積極作用。
2.各方面合作,構建資源鏈接。
社會工作者通過走訪,對扶貧對象的家庭環境和迫切需求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制訂有針對性的服務方案,是服務對象的幫助者;為扶貧對象提供信息,對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幫助扶貧對象鏈接資源并且充分利用。社會工作可作為中介,連接政府、社會企業、社會工作機構等社會組織三方資源,包括一切可利用的物質資源、信息資源及人際關系資源,其中,政府作為政策的宣傳者,社會企業作發揮在資源和資金上的優勢,社會工作機構等社會組織則整合資源鏈接并且幫助政府推動政策落到實處。通過連接資源,扶貧對象可從精神上、物質上、社會支持上幫助,社會工作者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幫助扶貧對象進行精準扶貧。
四、結語
精準扶貧是新時代我國的重要方略之一,將精準扶貧落到實處,對扶貧對象因戶施策,推進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目標,社會工作在這其中是推動精準扶貧的動力和將精準扶貧落到實處的一種新興手段。社會工作者幫助扶貧對象整合資源,提供物質上的支持;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方案,給予扶貧對象精神上的鼓勵和脫貧的動力;通過看到社會工作的服務過程,政府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盡可能地發揮社會工作在精準扶貧中的服務職能,幫助幫扶對象精準扶貧,使更多人走出貧窮。
參考文獻:
[1]杜潔.社會工作在精準扶貧中的阻力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02).
[2]敖琪.社會工作如何在精準扶貧中發揮作用[J].法制與社會,2016(04).
[3]張智輝,王沖.專業社會工作介入精準扶貧的可行性與可能性研究[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