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巍 魏秀玲 張承煜
摘 要:課程教學設計是實施課程教學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以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為牽引,以系統理論和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依據,闡述課程教學設計的本質內涵、基本要求和主要內容。
關鍵詞:課程教學設計;本質內涵;基本要求;主要內容
課程教學是由教學內容、學生、教師和教學條件有機結合達成課程教學目標的一個系統,必須遵循系統規律和現代教育教學規律開展課程教學設計,必須深化課程教學設計的理性認識和實踐研究,提高課程教學設計水平,確保課程教學質量。
一、 課程教學設計的本質內涵
課程教學設計是面向教學系統的特殊設計,一方面要遵循系統規律,另一方面要遵循現代教育教學規律。由于教學系統中人的復雜性、矛盾性和現代教學觀、人才觀、質量觀的根本變化,影響系統發揮功能的因素多而復雜,因此,課程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和創造性工作。關于課程教學設計,現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從而反映了課程教學設計的復雜性和多重性。筆者認為,無論課程教學設計問題多么復雜,我們總能從客觀規律出發揭示它的本質內涵。通過對設計和課程教學系統的分析,可從本質上把課程教學設計表述為:是根據課程教學目標與要求,運用系統理論和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在對課程教學系統初始狀態總體分析設計的基礎上,對靜止狀態教學要素的統籌規劃、優化結構,對運行狀態教學進程、教學活動、評價控制的科學決策,形成的一個有機結合的課程教學整體方案或計劃。
二、 課程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
規范性: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突出設計的規范性。認真分析《課程標準》對課程教學各個方面的具體要求,落實到課程教學設計中,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課程標準規范下進一步精細化設計課程教學。
針對性:適應教學對象特點,突出設計的針對性。針對教學對象的教育類型、知識水平、能力素質等進行普遍性和特殊性分析,分別對教學起點、教學策略進行科學定位,使其符合教學對象的特點。尤其要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求,充分體現對學生的個性培養。
科學性:遵循系統規律,突出設計的科學性。采用系統理論統籌規劃課程教學要素,優化結構,策劃運行,形成一個達成教學目標的課程要素、結構、運行的有機整體。既要有初始狀態分析基礎上的總體設計,又要有靜止狀態的教學要素設計,還要有運行狀態的教學進程、教學活動、評價控制設計。
先進性:遵循現代教育教學規律,突出設計的先進性。把握現代教育教學規律,樹立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根據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需求,以及院校教育教學改革要求,用現代教學觀、人才觀、質量觀指導并完成課程教學設計。
特殊性:遵循個性規律,突出設計的特殊性。根據課程、任課教師和教學對象的個性特點,強化個性化設計,充分體現不同教學對象與課程的教學特點以及任課教師的教學個性與風格。教師不同、課程不同、教學對象不同都要有鮮明的設計個性。
三、 課程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
(一) 教學總體設計
總體設計是確定課程教學基本思路的頂層設計。依據《課程標準》,對課程教學需求進行分析;依據課程教學初始狀態,對課程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發現現狀與需求之間的差距,確定課程教學的基本思路。教學需求分析包括知識、能力和素質培養需求的綜合分析,科學定位課程教學總體目標。教學現狀分析包括教學對象、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條件現狀的綜合分析,找出實施課程教學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科學定位課程教學的邏輯起點。教學基本思路,是根據需求和現狀之間的綜合梯度,找出課程教學的邏輯主線,圍繞主線提出課程教學的宏觀指導、宏觀舉措、宏觀路徑和宏觀要求。
(二) 教學要素設計
教學內容設計。通過對教學內容選擇、改革、加工,進行邏輯和系統性重構。教學內容選擇是根據教育類型、培養對象特點以及人才培養的現實需求和未來發展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優選。教學內容改革是根據現代科技、文化發展和現代人才質量要求提出的內容改革。教學內容加工,是在教學內容選擇與改革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邏輯和系統性優化重構。根據教學內容的系統屬性,按2或4學時加工成若干個教學單元,深入分析各單元之間的關聯程度和邏輯結構,形成教學內容的系統性結構。
教學方法設計。根據課程、對象和教師特點,對學法和教法的綜合性優選。學習方法選擇,要充分體現認知和建構性學習,發揮學生自覺認知和自主建構的主觀能動性,有效培養學生的認知和建構能力。教法選擇,要充分體現知識、能力、素質的綜合培養,以及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自我活動式和自我發展式教學,善于選用概念網絡式、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案例式、情景式、情境式等現代教學方法。
教學條件設計。對教學條件設置的總要求,包括教學設備設施要求、教材選用要求、網絡資源要求、圖書資料要求等。設備設施要求,主要是對教室、專業教室、實驗(習)室等教學場所以及設備與裝備要求。教材選用要求,主要包括主講教材和輔助教材選用要求。網絡資源要求主要是應用要求。圖書資料要求,包括期刊雜志、音像資料、教學案例資料等要求。
(三) 教學實施設計
教學實施設計是對教學進程、單元教學活動、教學評價與控制以及課程考核的具體安排。教學進程安排,是按系統性教學單元和結構,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進程表。教學進程表中的基本要素有課序、課題、主要內容、等級要求、課時備注等。單元教學安排,是按教學進程表中的教學單元,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條件的具體安排。教學評價與控制是教學中確保課程教學質量的評價控制方式,包括課前的診斷性評價與預先控制、課中的形成性評價與過程控制和課后的結果性評價與反饋控制。課程考核包括課程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方式。
參考文獻:
[1] 賴紹聰.如何做好課程教學設計[J].中國大學教學,2016,18(10).
[2] 王嘉毅.課程與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陳巍,魏秀玲,張承煜,吉林省長春市,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動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