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足以證明理科的重要性,而數學作為理科的基礎和橋梁,學好數學再學習物化生多半能事半功倍,學好數學的根本就是有好的數學學習能力,老師和學生應該共同協助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學習能力;能力培養策略
一、 老師應該求同存異,因材施教
(一) 老師應該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學生有了興趣才能靜心專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應該抓住學生對事物好奇的特點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學習能力”是指離散思考,邏輯分析,逆向思維,形象分析,對偶把握為主的學習能力,老師可以從學生偏愛聽故事的特點簡單地構建一個數學家的背景,并在他的生平中滲透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的好處,在平時也要經常灌輸學好數學的重要性,因為老師的教育對象是小學生,年紀尚小,游戲更能調動他們的興趣,例如三年級上冊人教版數學課本中《數學廣角——集合》中對水果分類,寫出規定范圍內的數字等問題得到啟發,以小組為單位角色扮演,規定游戲范圍,學生自己站到屬于自己角色的集合中,不僅能讓學生對集合有了感性的認知還能讓他們在學習數學中得到快樂。
(二) 老師應該督促學生跟上進度
在小組學習中提升數學學習能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可否認學習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像數學需要多種思維能力的學科只有興趣是遠遠不能支撐起越來越復雜的數學學習的,所以適當的練習不僅能鞏固當天的知識還能培養數學學習能力,例如四年級下冊人教版數學課本中《平移練習二十一》第三題問涂色部分占圖形的幾分之幾,是需要學生通過形象分析來在腦海里構建圖形平移之后形成的圖形,然后再化為規整的圖形放在已經等分的原圖形中,最后通過感性的認知得出涂色部分占了圖形的幾分之幾,學生不僅練習到了形象分析,還培養了計算能力。“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各有不同,千差萬別,學習能力也是一樣的,有些孩子適合學理科就自然有孩子適合學文科,老師應該因材施教,大班化的教育能統一進度但也會忽略了孩子的思維的差異性,老師可以分學習小組,讓學習能力強而且負責的同學做小組長來負責小組成員的薄弱點,適當給小組同學加課外作業,組織小組成員互相輔導,用測試來獲取實施成果,用小紅花來獎勵進步大的同學,最后用小紅花的個數來和老師換獎品。老師也要注意,如果是一些方法有錯誤導致進步很慢,但自身很努力的同學也要給予表揚,并找本人談話,和他溝通技巧或者推薦他更合適他自身的練習保證跟上大家的進度。老師要時刻明白數學學習是一環扣一環的,只要有一環脫節在后面的學習可能就會掉隊,所以在基礎的階段一定要督促學生學好數學。
二、 學生要克服困難學好數學
(一) 堅持數學習題的訓練
攻克自己的薄弱環節獲得自信更能游刃有余。“人生來如此,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下去”,人對自己擅長的事都是自信的,因為他能確保自己能出色完成,成果帶來的榮譽讓他得到滿足,所以他喜歡做他擅長的事,并能堅持下去,相反的,做自己不擅長的事不能順利完成,帶來挫敗感自然不喜歡也無法堅持去做。學生的偏科也是這個道理,學生應該克服一切阻礙堅持去做數學習題來攻克自己的薄弱環節,剛開始數學題會感覺到一頭霧水,四處碰壁,所以學生剛開始進行數學習題訓練時應該采取“量少多次”的方式,見縫插針的利用時間,比如下課休息的幾分鐘做一道計算題;在完成課后作業后多做一頁習題,忌有“一口吃成大胖子”的心態,效果甚微,學生可能無法完成習題受到挫敗對數學失去信心。學生在做數學習題訓練時忌直接悶頭做練習不懂就不加思考翻答案或者為了考試突擊刷題背答案,學生應該養成良好的數學習題訓練的習慣,在做習題訓練之前應該回顧當天或者題目涉及的知識點,在做練習中可能存在不熟悉某個知識點而無法進行下一步算法的情況,此時不應該不加思考就參照答案,而是查閱課本或者相關的輔導書,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加以閱讀和理解,再進行下一步的計算,最后再參考答案,分析它運用的知識點,對比自己與參考答案的方法,完善自己的相關的數學表達緊扣踩分點。通過做題習慣的學生可以發現自己做題越來越游刃有余,自己的思維越來越清晰解題越來越快數學語言也越來越完善,全面提高了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學生通過自己的堅持從而一點一滴的攻克自己的薄弱科目,獲得了成就感,在考試成績中得到良好的反饋,獲得了自信就更有可能去堅持學習數學。
(二) “一對一”合作學習
學生互幫互助主動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一根木頭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就說明合作的重要性,在當今社會一個人的力量遠不及團隊協作時的力量大,所以考察人才的方式也不只是專業能力強這一種,人的交際能力也日益占了越來越大的比重,數學這門學科是一門鍛煉思維的學科,不僅是需要學生自己靜心專研,更要學生們主動交流思想一起商討最優化的解決方案,所以“一對一”合作學習就是一種值得嘗試的學習模式,彼此交流自己做題思維,在交流講題中把自己擅長的思維模式滲透其中,做到交換思維發散出兩種甚至更多思維的效果。
三、 總結
在當今社會,偏重于數理化,不管是大數據云計算還是自動化機器設計無時無刻不涉及演算,小學生不僅僅是祖國的花朵更是未來推動社會發展的新鮮血液,老師應該求同存異,統一大的學習方針允許存在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及時修改學習規劃,同時老師也要因材施教,對待能力強的學生重點培養對能力不足的同學不放棄不拋棄,學生也要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堅持數學習題的訓練,積極與同學交流數學學習,老師和同學共同協助一起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姜巧.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17(55):121.
[2] 楊娜.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探究[J].家教世界,2013(16):24.
[3] 梁毅.小學數學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3):174.
作者簡介:劉淑娟,山東省德州市,山東德州躍華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