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養理念運用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對于改革創新課堂教學,促進學生能力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立足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積極創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實現良好的教育改革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意義;對策
在現代教育背景下,核心素養理念成為了推動教育體制改革主要動力。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之下,教師的課堂教學應當改變過去的知識灌輸式教學模式,將“知識技能”有機整合起來,通過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適應于未來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和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立足核心素養理念,積極發展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然而,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效果不甚理想,核心素養理念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效果不容樂觀。本文以核心素養為視角,探索現代小學數學教學的對策。
一、 核心素養理念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在現代教育背景下,核心素養理念運用于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對于改革創新教師的教育理念,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提升學生的關鍵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 有利于改變知識灌輸的教學現狀
有學者認為:核心素養將會成為未來引領教育改革的新方向。由此可見,在現代教育背景下,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核心素養理念的整合與運用,是改變過去知識唯一的教學模式,改變知識傳授和灌輸教學現狀的重要推動力。我們知道,一直以來,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終結性的考核評價方式,使得人們的關注焦點一直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之上。這種立足考試成績的教學模式,容易導致教師過度關注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最終導致學生成為被動學習的機器。而核心素養理念運用于小學數學的教學,有利于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讓教師將教學的重點由“知識”轉移到“知識技能”層面,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改革。
(二) 有利于促進學生能力的成長
小學階段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啟蒙階段,對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尤其是小學生在學習中養成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思維方式等,都會影響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和生活。而在應試教育理念指導之下,小學生長期被動接受知識,數學學習以被動思維為主,主動思維缺失。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主觀能動性低下,不利于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之下,小學數學教師將會轉變這種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現狀,通過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數學思維培養等,促進學生數學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提升,充分發揮小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為實現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二、 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之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對策
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之下,小學數學教師要轉變“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將“知識技能”有機整合起來,在夯實學生數學學習基礎的同時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之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創新課堂教學,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一) 構建“翻轉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當今時代的小學生,由于家長的過度照顧,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低下。因此,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之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構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所謂翻轉課堂,也稱為“顛倒課堂”,是區別于傳統教育理念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強化“以學定教”的教學思想。在翻轉課堂指導之下,教師以教學視頻為載體,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不僅是鞏固舊知識,更是學習新知識,達到在課前基本掌握新知識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將不再耗費大量的時間給學生講解新知識,而是通過課堂交流討論的形式,實現師生之間思維的碰撞,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綜合素質。由此可見,翻轉課堂指導之下,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時,由于學生在課余時間已經基本掌握了數學基礎知識,這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輕松地將課堂教學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全面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水平。
(二) 通過問題情境創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俗話說:學成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課堂問題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思考、質疑,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有效地改變學生過去被動思維,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現狀。首選,教師應當善于課堂提問,讓提問成為課堂教學的常態化。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把握問題的有效性。而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在問題設計時,立足“最近發展區”理論,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水平、興趣愛好等,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問題,為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奠定基礎;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即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有疑問、有疑惑等,都可以大膽地向教師提出質疑,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無論是深奧的還是淺顯的,都應當認真的對待,鼓勵和肯定提問的學生,營造問題氛圍,激發小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 強化數學教學生活化,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數學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以生活化教育理念為核心,構建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課堂,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眾所周知,數學是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有效工具,因此,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培養,實現“學以致用”的教育目標。首先,在數學基礎知識、概念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案例引入,或者以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設計數學應用題,讓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提升生活實踐能力;其次,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課外實踐活動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如生活化的課外作業,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等,都有助于促進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之下,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當以核心素養為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通過翻轉課堂的構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通過生活化教育理念的運用,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藍藝明.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6):51-54.
作者簡介:王婧璇,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紅花崗區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