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花
摘 要:小學階段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可以影響到其余各門課程的學習成績的好與壞。新課標下如何更好地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是筆者本文要談論的重點。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
小學階段是學生們整個學習生涯中打基礎的重要階段,而語文這門課程又是能夠影響學生們所有學科成績好與壞的重要影響因素。所以,在整個小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們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打下扎實的基礎,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師們已經不能再繼續使用傳統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們學習課程,而是要根據新形勢、新情況,及時做出調整,以便于使得我們的語文教學能夠更好地為學生們的學習服務。
那么,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們到底應當從哪些角度入手,來更好地為學生們在小學階段的閱讀學習中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呢?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對新課改的相關調研結果,簡單的談一下自己的幾點看法,希望能夠對大家接下來的語文閱讀教學有所幫助。
第一,拓寬學生們的閱讀視野,培養學生們的閱讀解讀能力,延長閱讀類課程在語文教學中的時間,給學生們更多自主探究和自主思考的時間,對于新課標下更好地培養學生們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們的閱讀能力都是比較有效的策略。在傳統的應試教育背景下,我們的傳統教學采用的多半是教師主場的教學模式,教師負責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課,學生們在座位上手指不斷地記錄,中間過程中沒有太多的互動和溝通,這種形式的教學曾經在以追求升學率為主的情境下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卻很難繼續適應于當前素質教育的新環境。
為了更好地為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提供有效的教學服務,為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提供更好的幫助,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對自己嚴格要求,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努力地尋求新穎的且能夠適合學生們學習的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在這其中,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們的學習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針對性地根據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情況來調整自身的教學方式,是比較適合當前教育環境的新方法。
為此,筆者認為,我們應當加強閱讀課在語文教學中的比重,通過閱讀理解經驗分享,讓學生們能夠在互相探究和思維的相互碰撞中,不斷地拓展自身的閱讀視角,擴展自身的閱讀視野。作為教師的我們,可以更好地根據學生們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來調整自身的教學思路,繼而為更好地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尋求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方案。
第二,教師群體精誠協作,根據新課標的相關要求結合小學生學齡特點,為學生們量身打造一些適宜他們閱讀的書目。在班級設立閱讀角,讓學生們能夠在閱讀角自由討論。發揮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使用頻度,讓學生們能夠在集體學習中擁有更多的表現自己和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教師是小學階段為學生們學習領航的關鍵性角色,小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對于很多事情的判斷缺乏比較全面的分析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地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學習方案,需要加強教師之間的精誠協作,為學生們的學習出謀劃策。比如說,為學生們選定一定量的閱讀書目,讓他們能夠在這一范圍內自由隨性的閱讀,每一節課拿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們通過PPT的形式給其他同學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通過這種聲情并茂、圖文結合的方式進行閱讀經驗分享,一方面可以鍛煉分享者的勇氣和膽量,提升該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斷地拓寬其他學生的閱讀視角,積累一些新的閱讀切入視點,這對于廣大師生來講都是比較有幫助的一種方法。
當然,適時地開展一些閱讀比賽活動也是比較有幫助的一種方式。比如說,可以在班級內組織詩歌閱讀比賽活動,可以舉辦閱讀札記積累比賽活動,讓學生們能夠在參與各種形式的比賽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自信,在閱讀的種種形式中感受到自我價值和愉悅感。
第三,加強探究式教學在教學中的運用,加強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教師也要通過多種途徑為學生們整理和歸納出一些實用的閱讀技巧,在生活和學習中與學生們打成一片,做學生心中的良師益友。這對于更好地為學生們提供好的教學資源,助力學生們在語文學習中取得優異成績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方法。教師是學生學習中的引路人,教學活動離不開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鍛煉和培養學生們的閱讀能力,作為教師來講,根據學生們的學齡階段,通過各種途徑為學生們整理出一些比較實用的閱讀技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說,關鍵詞句提取法。一般來講,每一段落的中心思路都是在段首或者是段末,我們在授課過程中將這些技巧和竅門及時地傳達給學生們,他們也能在閱讀中減少阻力。為了提升學生們的記憶能力,可以讓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拿著筆一行一行的比著看,這樣的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們的記憶,不容易過快的遺忘。
當然,在平時授課中,要以最大程度的呼吁學生們參與教學活動為準則,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們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環境中去,是我們教師在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任務。而學生對教師個人喜好與否直接可以影響到他們對其所授課程的喜好程度,因此,為了更好地助力學生們在語文學習中有更多的動力,我們也需要絞盡腦汁,爭做學生們在校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上好每一節課,站好每一班崗,為祖國未來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選手”。
“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取法乎中,得其下也。”如果在教學中我們對自己要求高,那么我們就可以得到最起碼中等這樣的一個結果;如果我們對于自身的教學要求只是差不多而已,那么我們往往能取得比較差一些的成績。因此,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為學生們的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尋找更好的路徑,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只有這樣,未來教育的每一步才能走得更加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