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凱濤
摘 要:田徑是比較基礎性的運動,在大學中開展田徑教學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想要大學體育田徑教學有成效,就要剔除一些陳舊的教學觀念,采用比較開放的分層教學法。這一教學法能夠解決教學現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大學體育田徑課;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82
文獻標識碼:A
1.學生身體素質差,教學沒效果
第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大學生過于肥胖,甚至有的學生已經出現“三高”的問題。大學女生減肥成風,導致體能跟不上,男生長期沉迷于網游,缺乏鍛煉。以上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學生身體素質差,不僅影響健康,而且影響體育田徑課程的教學效果。
第二,很多學生對大學體育田徑課不重視,他們把田徑課當作娛樂休閑的時間,有的甚至整個學期也沒有上過田徑課,這都導致大學體育田徑課教學質量低。
2.教學觀念、模式滯后
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就是教學觀念陳舊。應試教育只關注成績高低,不在意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學中也容易蒙混過關;教師在教學中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形式,更多的是講解理論性知識,缺少與學生的互動性,導致理論和實踐無法結合起來,學生學習不到相關的經驗,體會不到體育的樂趣。
3.體育田徑教學體系不健全
構建健全的體育田徑教學體系,可以讓學習內容和教學內容緊密聯系,能更好地加強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果。但是,在現階段的大學體育田徑課教學中,全班學生用的是一套教學內容、一個教學標準,無法讓學生共同進步。同時,在教學中沒有利用好多媒體技術,學生無法從枯燥的內容中體會到田徑運動的魅力。
例如,在學習跨欄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播放影片,用視聽語言告訴學生跨欄的規則、注意事項等,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直觀、生動,可以強化學生的記憶力,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靈活運用。另外,大學體育田徑課教師更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對于健康和安全方面很少涉及,這樣就很難讓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上都是造成體育田徑課程教學體系不完善的因素,不利于順利開展教學活動。
4.個性成長被忽視
全班整體授課,班級的學生比較多,能力強的和能力弱的學生混在一起,統一的教學方式非常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也阻礙學生接受新鮮事物。同時,這樣“一刀切”的教學形式,讓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對田徑課的學習比較吃力,能力強的學生又會有“吃不飽”的感覺,這都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成長。
另外,教師只側重“教”而不注重“學”,導致學生學習知識的被動性,打消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體育田徑知識教學的同時,還要加強勵志教育,提高學生“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道德、體育審美、體育精神,從而讓大學生身心全面成長。
分層教學法是在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個性發展。在大學體育田徑課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就是在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同時,根據學生能力的差異性,進行潛力的開發、興趣的培養、學習目標的制訂。把學生按照原有水平和興趣,分成多個層次實施不同的教學內容,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最佳的健康發展方向。
分層教學法的主要特征有:
(1)個性教學:分層教學法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性,分成不同的小組,在教學過程中把小組教學和整體教學相結合,完成學生不同的發展方向,讓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2)共同成長:通過分層教學法,可以讓班級所有學生的能力共同提升,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體育的樂趣,引導每一個人積極地進行體育運動。而且分層教學法可以讓學生產生競爭心理,在互相促進中提高技術水平。
(3)課程內容差異化:在分層教學法中,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設置,差異性的課程內容能夠提高所有學生的能力。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在大學體育田徑課的運用上,可以強化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首先,分層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展,教學內容更能符合學生的特性需求,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其次,分層教學法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習質量,這種教學模式是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下,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課程,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溝通中,教師還能發現學生的不足并及時幫其糾正。最后,分層教學法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體育田徑學習中積極性更強,從而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促進個人的發展,推動其綜合能力的提升。
1.避免搞“特殊”
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法的時候,要有大局觀。在分層和教學內容設計中,要讓全班同學一個不落地都參與進來。避免因為學生身體素質高低,成績高低搞“特殊”。要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教學活動可以區別對待,但是不要個別對待。這樣才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促進其全面提升。
比如,在班級中成績最好的學生讓其單獨成組,教師進行一對一的授課,能讓個人成績很快提高,但是一個人的能力無法拉動班級整體的水平。而且,其他同學對此會產生不公平的想法,會因為某個學生得到老師的“獨愛”而產生嫉妒心,打消學習的積極性。
2.靈活性管理
大學體育田徑課中根據學生條件進行小組分層的時候,也不是說學生所在的小組始終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學生的能力隨時可以進行調整的。因為學生的學習狀態會發生改變,學習成果也會有所改變,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及時地進行靈活性調控和管理。這就要求教師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舉一動,對學生的細微變化都要有所了解,才能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才能讓分層教學效果最大化。
比如,400米項目學生甲本來是在B組,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練習,他的跑步成績從1分08秒進步到58秒,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把他調整到A組;再比如,學生乙被劃分到A組,但是對A組的教學形式無法適應,成績下滑嚴重,這個時候教師就要根據他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調整。
3.不要吝嗇表揚
在分層教學法實施中,教師要隨時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指導,善于發現學生的進步和優點,對學生要毫無吝嗇地提出表揚。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都希望被肯定,一點點的表揚都能成為其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具有積極性。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縱向調整,把能力強的向高層次調整,能力弱的向低層次調整,這樣可以保持學生的學習狀態維持在層次范圍內。在每次的調整中,對向上調的學生會成為一種激勵,向下調的學生會成為一種動力,可以刺激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其學習效率。
新課改背景下教育事業正在發生變革,更加強調以學生為本,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素質教育,所以分層教學法在體育田徑課程中實施也更為廣泛。大學體育教師應該深入研究分層教學法,分析研究學生的個人素質和身體特點,以教學內容為依據進行合理評定,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以下為分層教學法的運用過程:
1.了解學生的差異性
在分層教學法實施之前,教師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學生的身體素質,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可以通過身體素質的測量技術和測量方法得到具體的數據。
比如,100米短跑項目,考驗的是學生的爆發力、反應速度、神經系統靈活性等。教師在分層時,可以測驗學生的白肌纖維比例,比例比較高的人爆發力會好。再比如,800米項目中,主要體現學生的綜合速度、耐力和力量,教師在對學生分層時,可以對學生的肺活量、柔韌性、力量等進行測驗,根據結果進行小組分層。
2.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
在大學體育田徑課程中,要對不同層次小組的學生設計針對性強的教學內容。比如,小組A可以使用探索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自我探索研究、自我學習,教師最終檢查學生的學習結果;小組B可以使用系統教學法,讓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先自己做示范,教師再進行指導糾正;小組C可以使用實踐性教學法,教師演示動作的精髓,讓學生跟著做,教師輔助指導。
同時,教師還要根據不同的小組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比如,在100米短跑中,A組男生在14秒內跑完,女生17秒內跑完,小組B和小組C時間適當延長。
3.考核標準分層評價
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都是不同的,所以在體育田徑課上的成績也會有較大的差距,在實施分層教學法的時候,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考核標準。為了讓考核結果更加公平合理,教師可以設置多元化的考核內容,對不同組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標準。這樣就可以讓全班學生的成績差異化評價,檢驗到每一位學生田徑運動的掌握程度;還能讓不同層次小組之間產生競爭心理,從而更加積極地進行鍛煉,有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體育田徑課程在大學教育中是很重要的,它能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觀念。分層教學法在大學體育田徑課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在教學中靈活運用,讓班級里每一個學生都能跟上成長的步伐,讓學生個性化成長。這不僅可以體現教師的教學成果,還能讓學生終身受益。
[1]張文芳,張 振,高 彪.分層教學的研究綜述[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10):91-93.
[2]馬艷麗.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有效運用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5(5).
[3]高自軍,蘇 濤.田徑課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2(15).
[4]楊 磊.淺析分層教學法在大學體育田徑課程中的應用[J].體育時空,2013(18).
[5]趙 艷.分層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7(12):82-83.
[6]孫啟元.論我國高校田徑體育課中分層次教學[EB/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6).
[7]劉清梅.分層教學法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