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期,但由于學生的年齡,在這一階段,在各方面自控能力都不強,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肩負著培育祖國花朵的重任,因此教師需要深入思考教學。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組合與實踐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發展和創建一個有效的學習環境,采取各種形式的活動,以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設計活動與探索的過程為主線,并且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科設計活動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組合與實踐”;教學策略
數學的“組合與實踐”教學是以數學為主題的,注重其他學科、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整體聯系。核心活動的主要形式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綜合性學習教學內容和方法,培養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發展“組合與實踐”的學習方式,在具體教學中應采取以下策略:
一、 注重學生的發展,創造有效的學習環境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數學教學的重點不再是學生是否有系統的數學知識,而是他們是否結合了教學過程中的現實背景。情境的創造是推動新課程標準的重要思想。數學知識是抽象的,因此,學生必須經歷實際問題,將其抽象為數學模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并認識到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必須創造一個特定的情境。學習情境可以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投入教學活動。
教師可以在創造的情境中安排數學知識,讓學生自由選擇活動中的角色來做真正的練習。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到蔬菜市場,一些學生充當購買者,一些學生充當賣家,通過買賣的游戲來練習乘法和除法等數學知識。這種情境的設置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在游戲中不自覺地運用知識,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用知識真正解決實際問題。
二、 注重活動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
“組合與實踐”教學主要強調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與合作溝通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例如,讓學生在小調查、獨立圖形和報告小組報告上合作。這些活動可以在一到兩節課內完成,也可以在一到兩周內完成。與此同時,活動的范圍也非常自由。學生可以在教室里完成活動,也可以走出教室。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結合理論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當學習“米”“分米”“厘米”等單位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測量他們的課桌、教室的黑板,以及地磚的長度和寬度。在學習“時間”“分鐘”“秒”和其他時間單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數一分鐘內的脈沖數,也可以讓學生去操場上跑步或跳繩數一分鐘內的完成數;在學習角度的測量時,學生可以測量教室角落或自己畫的角的度數。在這些活動中,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現實結合,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只起到指導作用,幫助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解決問題。實踐與探索相結合,可以加深我們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對數學的更好認識。
三、 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在探索的基礎上進行設計活動
“組合與實踐”本質上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做”數學,而不是“聽”數學,充分展示自己,不要害怕犯錯誤。只有當學生參與并體驗實踐活動時,學生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在實踐中,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建立新的知識,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
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鍛煉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多與學生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合作與實踐,并將啟發學生智慧的方式和思維方式結合起來。這里應該注意的是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練習,而不是機械地聽老師的命令。即使老師擔心學生在活動中犯錯誤,也不能安排所有的事情,然后讓學生去做。雖然學生自己的作業可能會得出錯誤的結論,但至少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獨立思考,可以從中得到很多好處,所以老師應該注意這一點。
四、 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整合多學科設計活動的過程
“組合與實踐”不僅是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的結合,更是語言、自然、藝術、信息技術等學科的結合。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數學問題不僅包含數學知識,還包含其他學科的知識。為了解決數學問題,有必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將數學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學生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更廣泛的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比如科技、政治或經濟等等這些數學以外的主題,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的豐富內涵,不再把數學作為一個單一的主題,思考問題不再是一個角度,而是多角度,將思維發散到很多領域。因此,教師應充分整合知識,給學生的數學教學帶來新的認識。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做好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的結合,以及和其他學科的銜接,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投入教學活動,還能幫助學生用他們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并從多個角度去思考數學問題,促進他們的思維能力擴展。
五、 結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組合和實踐的教學方法,通過創造有效的學習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在探索的基礎上進行設計活動以及整合多學科設計活動,達到全面培養學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魏佳.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的相關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33.
[2]車艷菊.分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求知導刊,2016(12):105.
[3]馬連廷.試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6):103.
作者簡介:
朱曉云,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曹莊礦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