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文勇
摘 要 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是數學教學的特點,因此想要做好數學教學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注意在教學實踐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加強師生互動,充分與學生交流心得。
關鍵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造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6-0030-01
一、切實提高師生互動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無論是中國古代孔子與弟子的座談,還是古羅馬教育家提出的“教是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內容上成為“師生互動”的先導。據我所知,我們多數數學老師在實踐中的互動形式主要有:(1)多提問,一堂課不間斷的提問,力求照顧到全體學生;(2)多討論,老師講完一個問題后,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再指派或讓學生推舉代表發言。這兩種形式確實具有易掌控、易操作、有利于按時完成教學任務等優點。但我認為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真正的“師生互動”。
首先我們要把老師和學生擺在同等的位置,倡導師生平等,不以老師在上的身份自居,做一個好的引導者而不是說教者,倡導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任務。教育的本質是“傳道、授業、解惑”,我們老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多與學生互動,互相交流,互相進步,推動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我們老師只有擺正心態,把學生擺在和自己同等的位置,才能真正的實現平等參與,聽到學生內心的真實心聲,實現全方位的互動。只有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互動教學。
其次要徹底轉變教師以“教”為主的觀念,變成以“導”為主。課堂作為學生獨立學習的主要場所,應該是師生之間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從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的誤區中走出來。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把學生擺在教學的主題地位,讓學生成為教學中的組織者、參與者、實踐者。例如講圓柱側面展開圖時,我們教師可以從實驗入手,實際操作或演示就可很快得出結論,這種演示“導學”既直觀又能引起學生注意,學生非常容易接受這個知識點。改變課堂教學的“傳遞式”課型,還課堂為學生的自主學習陣地是師生雙邊活動得以體現,師生互動能否充分實現的關鍵。
二、提高多媒體的利用率去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情景教學近年來在教學總實踐中多次被提及,實踐證明好的課堂氛圍對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充分結合故事教學的方法。因此,我們教師的教學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創設情境。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編制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借助多媒體通過圖像的形色、聲光的動態感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我們教師可以運用三維動畫技術,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孫悟空拿著一把米尺問豬八戒:“你能用這量出我的金箍棒多長嗎?”豬八戒拿起米尺邊量邊數:一米、二米、三米……量到第四米時,豬八戒犯難了,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表示呢?此時教師暫關機,利用常規教學手段,指名一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長度,讓其他同學人人動手,用直尺量一量桌面的長度,都會遇到豬八戒遇到的問題:不夠一米或不夠一尺的長度該怎樣表示?使學生認識到生活實際中確實存在著這些問題,怎么辦?以引起急于解決的懸念,激勵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進行推測和猜想,讓學生通過實踐自己去拓展數的范圍。此時教師認真設置問題,組織學生廣泛討論自己的見解,同時教師要耐心聽取學生的看法,保護、引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討論之后,教師邊評價小結邊開機,畫面上出現孫悟空指著豬八戒的腦袋說:這就要用到分數。你想知道什么叫分數嗎?這樣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了教學情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新意識。
三、切實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往往有一個教學誤區,就是過多的強調對定義的理解、命題的解答、定理的證明等等,而忽視了對生活經驗的結合。因此學生往往停留在表明理解,不能完全領悟。事實上,我們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修養,恐怕不能單單地強調“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而應該從更廣闊的范圍上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時代的發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他們除了要學好豐富的理論知識之外,還必須學以致用,這樣才能推動時代的發展,我們學數學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它去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數學教學的任務之一。因此廣大的數學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空間。
作為一個教師,要充分認清自己的地位,轉變自己的思想,把自己作為日常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和引導者,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最大程度的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力。同時教師也應該注意到,新課改的要求中,無論是課程的設置還是教學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編寫,都強調了教師和學生的平等性關系,這為日后教學提供了有利因素。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積極的進行課改實驗,轉變自己的思維,實現新課改的目標和要求。對于小學生而言,創造性思維的激發是運用教師所傳授的做題技巧,結合自己的已知知識和解題方法,對將要學習的新內容提出自己新的看法的過程。由于其思維形式主要是依靠分析、概括、抽象、比較、綜合等邏輯和推理,所以對教師的教學也有著較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新課程(上),2014(05):115.
[2]葉可.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0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