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雙朋
摘要:自我國實行營改增稅收制度以來,我國企業稅負有了一定程度的減輕,對于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此,本文分析了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含義與核心關鍵,指出了營改增政策實施的必要性,簡述了營改增稅收制度在生活服務行業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關于營改增稅收制度在生活服務行業中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生活服務業;營改增;難點問題;應對策略
自我國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下稱營改增)試點后,我國生活服務業在稅收、經濟等方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應對營改增稅收制度帶來的影響是生活服務業發展需要思考的問題。對此,本文以生活服務業在營改增實施中的問題及難點為核心,簡述了幾點生活服務業在營改增稅收中的實施策略。
一、營改增稅收體制改革的含義及重要性
我國經濟呈現出持續發展的趨勢,傳統的營業稅和增值稅在時代的發展中逐漸顯露出弊端,這不僅影響了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還降低了稅收制度在調節社會資源方面的重要作用,為此加大對營改增稅收體制的改革已經成為當前社會各界廣泛加關注的工作。
(一)推動經濟結構調整
營改增稅制改革工作是緊緊圍繞市場經濟所服務的,它誕生于經濟結構矛盾趨于激化的狀態下,為我國社會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十分必要的保障,并促進了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同時,在稅收體制的改革下企業可以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行選擇企業的經營模式,然后通過自身企業的不斷發展實現企業的升級轉型,這種經營模式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持久動力,促使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為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夯實的基礎。
(二)促進生活服務業的發展
生活服務業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但是就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企業發展的方向來看,傳統的增值稅將服務業中的多項內容阻擋在外,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服務業的良性發展。比如:企業中自行購買的服務所產生的費用不能夠在營業稅中進行抵扣,這也就導致大部分的企業不會選擇購買服務,或者企業自己提供服務,而企業內部的服務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至于這種服務不能夠向外拓展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服務行業的發展進程。但是,隨著營改增的推廣和實施,企業中的服務將會逐漸向產業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三)完善我國的稅收制度
營改增稅收體制改革之前,我國是營業稅和增值稅這兩個稅種分離并存的,這也就導致大多數的企業面臨重復征稅的負擔,嚴重的擾亂了我國正常稅收秩序、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進程。而營改增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提出來的改革,在其推動下,我國逐漸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稅制改革。一方面,針對小型企業中的稅收累贅現象通過減少小規模納稅人的稅基從而降低稅負,在這樣的情況下,一部分人可以按照低檔的稅率進行納稅能夠有效的降低稅負。另一方面,營改增有效的緩解了服務業中重復納稅的現象,減輕了服務業發展過程中的經濟壓力,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故自2016年5月1日起,國家相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等全部營業稅納稅人,納入試點范圍,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這一舉動勢必將會完善我國的稅收制度并持續推動當地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生活服務業營改增實施中碰到的難點問題
第三產業逐漸成為了我國重要的經濟支柱,并且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生活服務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在這樣的形勢下,生活服務業所涉及的納稅人普遍增多。但是由于生活服務業的種類繁多,在實際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納稅人身份不清楚、進項發票索取困難等問題,這無疑加大了財稅人員的工作難度和工作負擔。
(一)納稅人身份難確定
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合法的使用增值稅的進項抵扣,可以降低企業的納稅負擔。同時,生活服務業作為人們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給消費者提供直接的服務,但是由于服務行業的規模較小,大多數需要納稅的都是小規模的納稅人,如果僅僅使用原百分之五的營業稅稅率,會給服務行業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為此,在營改增的稅收體制改革下,小規模納稅人可以適用百分之三的增值稅稅率以減少企業稅負。但是,由于大多數的服務行業還是小規模,相應的也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在對外的業務競爭中相對于可以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來說處于劣勢,影響企業的發展與擴張,同時也不能享受更多的進項抵扣優惠政策。
(二)進項發票的抵扣問題
生活服務業在運行期間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針對一些要求較高的服務行業還需要勞動者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對計算機技術、咨詢服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而服務行業在運行期間的成本主要是人工費用、管理費用等組成,但是這些成本費用都不屬于增值稅抵扣的范圍以內,而其余的抵扣項目也較少。比如美容美發行業,人力支出占比高達80%以上,按現行政策人力不能抵扣,造成部分行業稅負偏高。還有些就是針對進項稅取得困難的問題,有些行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取得率偏低,很多供應商的規模并不能達到國家規定的一般納稅人標準,無法直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三)生活服務業多元化業務的涉稅問題
生活服務業是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供各類服務,種類繁多并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加之提供的服務比較多元化,這樣會造成營改增后增值稅稅率的選擇和內容判斷不易、服務業中混合銷售行為如何界定,如何合理的確定不同的服務對應的財稅處理是目前面臨的一個難題。以住宿業為例,目前的酒店行業已不是單一的提供住宿服務,餐飲服務、會務服務、會員卡收入、電話費收入、小商品收入、計生用品收入、停車場收費等,業務都比較多元,適用不同的稅目及稅率,需相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來做不同的判斷及處理。
(四)增值稅納稅申報繳稅復雜
營改增后,對企業財務人員來說會計核算和稅務申報均較以前有較大改變。
一方面,增值稅申報表項目復雜、填寫數據量較大,申報表張數較多,與原簡潔明了的營業稅申報相比,增值稅申報顯得尤為繁雜。例如:原營業稅僅有一張營業稅納稅申報表,且無需填列附加稅申報表。但營改增后,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需填寫多張,且稅率需拆分3%、5%、6%、17%等,加之增值稅的附加稅有的地方還需到地稅系統申報。有些財務系統操作能力不強,容易在稅務核算及申報繳納過程中出現失誤。另一方面,部分財務人員面對營改增帶來的新壓力,往往因不熟悉新政策而備感壓力。比如原生活服務業在營改增的過渡期間,前期營業稅下生活服務業的開票問題、退稅問題,往往相對有爭議且比較模糊,造成在實際申報過程中財務人員也比較困惑。加之國家金稅三期上線,新的稅務申報系統操作能力不強,容易在稅務核算及申報繳納過程中出現失誤。
三、生活服務業實施營改增的有效措施
(一)明確納稅人性質
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含500萬元)的應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而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下的,如果會計核算健全,也可以登記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由于生活服務業的特殊性,大部分的服務行業都是小規模經營模式,那就需要按照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納稅籌劃,選擇適當的納稅人身份,如果通過優化供應商索取合理的進項稅金抵扣憑證或者爭取國家的優惠政策等各種形式,因此帶來的稅負降低如果能夠超過小規模稅負減少,即使企業年銷售額未達到500萬元以上,也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變更為一般納稅人,以達到企業稅負最低。企業自身更應該努力建立完善的會計核算體系和制度、增值稅發票管理制度,認真落實營改增的各項措施推進服務業的健康發展。
(二)加強企業進項稅發票管理
生活服務業應盡可能的選擇能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供應商,充分獲取增值稅扣稅憑證,這樣能夠合法的享受稅額的抵扣政策,從而降低企業的稅負。在實行營改增之前,大多數的服務行業都是依據供應商提供的價格來進行選擇,而實行營改增之后,供應商開具的發票會成為服務行業選擇供應商所考慮的主要原因。因此,服務行業應該依據自身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供應商選擇戰略,并且在實際的工作中應該嚴格的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選擇,加大行業及自身對供應商索取增值稅專票的重視力度。對于確實無法取得17%、6%稅率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部分,可以讓對方到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代開3%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盡量保證充分抵扣進項稅額。
(三)國家政策扶持及企業自身納稅籌劃
國家稅務機關需進一步完善生活服務業營改增的相關法律法規及解答,確保所有服務能夠有據可依,針對第三產業的服務業進行細分,針對不同征稅項目制定一個合適的稅率。同時考慮加大政策扶持考慮出臺相應的政策,針對一些生活服務業將人力支出逐步納入進項稅額抵扣范圍,可以試行將社保等便于管理的支出納入進項抵扣的范圍內,同時進一步擴大農產品進項核定扣除范圍等等。
增值稅是國稅體系,財務人員還需與當地主管稅務機關建立及時有效的溝通聯系,為自身創造良好的外部稅收管理環境,時刻關注最新政策及時切合自身實際情況申請稅收優惠政策,設法通過稅收優惠和企業納稅籌劃來緩解營改增對企業稅務的產生的影響,不斷的提高自身稅務管理水平。
(四)加強單位各方面人員納稅意識培養
對企業關鍵崗位的財務人員進行針對性培訓,不斷提高財會人員最新的營改營改增財稅知識,使其熟悉各方面相關流程制度,建立完善的企業規章制度,保證企業在納稅活動的合法性,及時合理有效的稅務籌劃以保證企業降低稅務,減少不必要的納稅成本損失。
營改增后涉稅職責也不單單在財務方面,還涉及到企業各個部門,應加大企業宣傳力度,及時溝通使大家了解營改增對企業及行業發展的重要性,減輕企業稅負的同時也要配合國家稅務機關的監管,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提高納稅意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營改增符合我國稅收制度的發展趨勢,并且逐步完善了我國的稅收制度,在推動企業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生活服務業作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組成部分,還需要相關部門和企業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以適應營改增帶來的變化。
參考文獻:
[1]趙妍.營改增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以生活服務業為例[J].當代會計,2017(1):38-39.
[2]孫正燕."營改增"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對策——以生活服務業為例[J].財會學習,2016(14):147-147.
[3]劉莉莉.建筑業“營改增”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以九江市為例[J].時代金融旬刊,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