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麗
摘要:許多企業集團在規模擴張過程中,由于對財務風險管理重視不足,造成了企業集團出現財務風險,嚴重影響了自身的健康穩定發展。本文針對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理,首先簡要概述了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的概念,并簡要介紹了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最后就企業集團財務風險防范控制具體策略,進行了系統論述。
關鍵詞:企業集團;財務風險;預警體系
對于企業集團來說,在市場環境下經營發展,勢必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隱患,尤其是財務風險隱患,幾乎存在于企業集團內部資金流動的方方面面,同時也是對企業集團經營的發展影響最大的隱患問題。因此,確保企業集團的穩健發展,必須注重完善集團內部財務風險防控工作體系,通過在企業集團內部構建系統完善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強化財務風險評估預警和分析應對等措施,有效控制財務風險對企業集團經營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促進企業集團實現長遠穩定發展。
一、財務風險相關概念論述
財務風險主要是指企業集團在進行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企業集團內部或者外部的各種不確定性因素,造成的企業財務結果的不確定性,進一步造成企業集團財務活動的實際結果與財務目標出現了差距,并最終造成了財務損失的發生。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主要源自于企業集團內部的財務管理活動,按照財務風險內容和主要特點進行分類,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可以分為債務風險、投資風險、收益分配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以及資金回收風險等風險內容。一般來說,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主要具有四點特征:第一,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具有客觀性,也就是財務風險具有不確定性,企業經營發展的方方面面各個環節都存在著財務風險隱患問題。第二,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具有全面性,企業集團資金活動中,包括籌資活動、投資活動、資金運營以及收益分配等,都有著風險問題,要求企業從經營的全局進行控制管理。第三,財務風險的收益性和損失性并存,只要對財務風險進行合理糾正,就可以有效控制風險,并進一步實現收益。第四,財務風險具有差異性和激勵性,同樣的風險隱患問題,通過不同的風險應對措施,對財務活動產生的影響和效果也是不同的,必須根據風險隱患實際情況,制定最合理的應對策略。
二、企業集團財務風險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一)財務風險控制策略
財務風險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風險回避,主要是企業集團經營活動中出現成本過高、風險過大、收益風險不平衡等財務風險問題時,通過退出經營活動的方式來主動回避風險問題。降低風險,主要是綜合采用多種風險控制手段,強化企業集團對風險帶來損失的抵抗能力,并進一步降低風險發生概率。風險分散,主要是依靠企業集團的多元化經營策略或者是企業間的聯合經營等方式,來分散風險隱患。風險轉嫁,主要是企業集團通過購買風險保險、剝離經營不良資產或者風險過高資產、與企業合作方簽訂長期合同等一系列方式對風險進行轉嫁。
(二)財務風險控制方法
財務風險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防護性控制,也就是風險的事前控制,在企業集團項目運營前期,通過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規章制度,對企業集團財務活動中可能導致潛在風險的問題進行有效地排除。前饋性控制,主要是通過對企業集團財務運行進行實時的監控分析,對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隱患進行預測,對出現的財務活動偏差進行有效控制,并對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進行提前判斷分析。反饋控制,也就是對比企業集團財務活動中實際執行與預算管理之間出現的偏差,并對偏差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通過財務預算的調整控制等一系列的手段,防范控制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
三、企業集團財務風險控制策略研究
提升企業集團財務風險防范控制能力,應該結合企業集團經營發展實際,在風險管理組織、制度建設方面,采取相應措施,強化對財務風險的管控。具體來說,可以探索在以下幾方面加強管理:
(一)強化企業集團風險控制組織管理體系的科學設置
企業集團管理層應該高度重視風險控制管理對于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加強對企業集團風險管理的組織領導。應該建立集團風險管理機構,可以通過在企業集團董事會下設置風險管理委員會的方式專門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全方位的監督管理。在風險管理委員會的職能設置方面,應該重點突出以下幾方面:對企業集團相關行業的經濟運行形勢和變化趨勢進行全面的分析判斷,按照企業的風險管理戰略制定審核執行財務公司風險管理制度;制定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管理目標和計劃,建立企業的財務風險工作體系,制定風險管理措施等。通過完善風險管理機構設置,依靠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全面加強企業集團的風險管理,提高企業集團的風險防范應對能力。
(二)完善企業風險預警評估體系的設置
在企業集團的風險評估分析和預警方面,工作流程主要是調整風險管理關鍵指標,完善風險監控預警體系,全面收集匯總分析企業集團內部的各項風險管理信息,開展風險評估及調查實施公司重大風險事項解決方案,最大程度地防范、化解風險。在企業集團的風險預警評估體系設置方面,最關鍵的是應該準確的確定風險評估指標體系,通過選取定性指標、定量指標、綜合性分析指標等,特別是在獲利能力、資產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等方面選取相應的指標,充分全面地評估企業集團業務活動和財務活動中可能出現的潛在風險,根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來確定的風險等級,指導風險應對策略的制定。
(三)突出企業集團風險管控的關鍵環節控制
對于企業集團來說,強化風險管控應該突出重點,尤其是兩方面:一方面,強化企業集團的預算管理落實,通過對經營指標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全員控制,最大程度地確保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另一方面,加強投融資風險管控。造成財務風險最主要的就出現在企業集團的投融資環節。在投融資環節的風險管控方面,應該注重引入多元制衡機制,分散投資風險。在投融資項目實施中,可以通過組建產業基金等形式,利用產業基金市場化運作機制、借助專業投資經驗等,科學合理的篩選投資項目,在源頭上降低投資風險。同時,還應該注重對企業集團投資項目的全過程控制管理,對投資籌劃、資產管理、資本運作、投資退出等進行全過程管理,明確風險控制管理的重點環節,有針對性的制定風險管控策略。
(四)加強對企業集團風險的內部控制管理
在企業集團的風險控制管理方面,應該突出重點,落實關鍵風險控制管理措施,尤其是應該突出強化企業集團的內部控制,建立落實崗位授權制度、內控報告制度、內控批準制度、內控責任制度、內控考核評價制度,尤其是確保在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方面的授權批準、業務經辦、會計記錄、財產保管和稽核檢查等各項管理工作嚴格落到實處。在風險的控制管理方面,應該突出資金管理和內部審計監督兩方面。加強對企業集團的資金業務控制,針對企業的資金管理業務制定標準規范的操作流程,嚴格執行授權審批制度,加強對企業資金流的動態監測分析。加強對企業集團的審計監督對財務公司各項業務的合法合規性、安全性、準確性進行事中審查,發現企業集團內部控制薄弱環節、管理不完善之處和由此導致的各種風險,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策略。
四、結語
在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防范控制方面,應該根據企業集團的經營發展實際,完善企業集團風險管控組織體系設置,建立系統科學的風險預警機制,并重點在企業集團資本結構優化、預算控制和投資管理等方面財務有效措施,防范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劉鵬,應建勛.多元化經營背景下集團公司對子公司財務風險控制[J].科技資訊,2014(19):65-67.
[2]王建.企業集團在財務公司模式下財務風險管控重點[J].煤炭經濟研究,2015,10(05):71-75.
[3]魏然.多元化經營對企業財務風險影響實證分析[J].財會通訊,2013(08):22-24.
[4]吳國鼎,張會麗.多元化經營是否降低了企業的財務風險—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5(8):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