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
摘 要 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豐富學生的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指導寫作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思維導圖介入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在各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它開闊了學生的寫作思維,改善了表達方式,也讓教師對教學內容產生了更深的思考,提升了教學水平。
關鍵詞 習作教學;思維導圖;興趣;方法
中圖分類號:B0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6-0180-01
一、珍視成果,激發興趣,積累素材
(一)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觀察,鼓勵學生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從勞動中吸取生動有趣的生活素材,常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及時與學生溝通習作的重要性,努力創設新鮮事物,珍視習作成果,學生的日常生活就是習作素材很好的挖掘地,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作文的內容及思想都是靠文字表達出來的,因此表達的語言是習作的關鍵要素。
(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讓每位同學都準備一個摘抄本,把平時學習中看到的好詞好句、優美的段落篇章都記錄下來。閱讀是積累語言的重要途徑,在語文教學中我十分重視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華之作,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多品讀課文的精彩部分并要求熟讀成誦。只要這樣長期堅持,課本中的語言文字就能變成自己的儲備和財富,等到用時,自然會涌上筆端,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文字水平。
二、指導學生寫作方法修改自己的習作
(一)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提高學生習作能力更是一項復雜而艱辛的工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要我們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改進,不斷地實踐,定能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作文教學要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共同提高寫作水平。”因此,我在習作教學中,教給學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培養學生修改習作的能力和習慣。學生有了豐富的習作素材,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但還需要掌握一些寫作的基本方法。我國特級教師丁有寬從小學語文課文中解剖出指導學生寫好習作的規律性知識,稱之為“三十法”。
(二)在平時的習作教學過程當中,我將丁老師的“三十法”滲透在作文教學中,幫助學生了解作者是如何敘事、狀物、寫人,開頭、結尾和安排篇章結構的。模仿優秀文章,借鑒新穎的文章結構,除此之外,我還特別強調學生習作時,該如何審題、如何選材、如何構思等,使他們養成未成文先成綱的習慣。葉圣陶先生說:“寫完一篇東西,念幾遍,對修改大有好處。”因此我要求每位同學把自己寫好的習作至少念三遍,做到一邊念一邊改。當自己修改完了之后,還要虛心地征求其他同學、家長、老師的意見,將別人好的提議融會貫通于自己的文章中。
三、思維導圖應用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
(一)有了素材,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寫了。思維導圖在這個環節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它能讓學生從整體上對素材有全新的認識,條理清晰,根據思維導圖的記錄,抓住關鍵詞,安排好文章結構,應該先寫哪一部分,后寫哪一部分,做到詳略得當,確定每一部分應該寫什么以及各部分之間該如何完美過渡。
(二)在小學生學習階段,因為剛開始接觸習作,最大的問題就是無話可寫,找不到寫作素材。一方面是外界環境造成了這種局面,過于狹窄的生活范圍、每天的“三點一線”讓他們找不到作文靈感。另一方面,小學生們大多對習作有畏難心理,有些同學也不善于且不樂于觀察生活。思維導圖的應用便可以解決這種問題,通過發散和梳理學生的思維,能讓他們找到新穎的觀點,不用怕無話可寫或是千篇一律,也不用怕文章枯燥乏味。
(三)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發散思維,讓他們從內心對習作產生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思考。思維導圖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潛能,也培養他們形成了良好的思維體系,構建知識框架。伴隨思維導圖應用的不斷深入,涌現出一些問題。最明顯的就是缺乏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研究。因為思維導圖的效果是需要時間來顯現的,不可能立竿見影,急需效果評價。
四、思維導圖應用在小學語文習作中的目的
(一)為了使每一學生都能得到訓練與輔導,教師應該建立一個完善的訓練體系。規劃好每一個階段應該達到怎樣的目標,學生應該進步多少,從而做到心中有數。思維導圖運用到習作教學中,對教師在思想上產生了很深的影響,使之對習作教學有了更深的思考,學會在教學中合理調整教學模式,讓學生們自己感悟材料。思維導圖是基于大腦的一種自然方式,不會局限人類大腦思維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寫作“下筆無神”的問題。最后,使用優美的線條,搭配五彩的顏色,再加上一些提示性文字、關鍵詞,讓學生在感受到課堂“有聲有色”的同時,各種感官被調動,從而避免了課堂過于枯燥乏味,有利于調動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思維導圖有利于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進一步推進習作教學模式的轉變,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前后脫節,邏輯不連貫,自行理順思維導圖對于學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引導他們寫提綱,對作文細節有大概的構思,給予學生足夠的構思時間,充分尊重他們的想法,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章珊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