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4年上海、浙江開始實施新的高考制度,2018年全國將有24個省份實施新的高考制度改革,新的高考政策將對學校管理提出全新的挑戰,面對新的高考制度,學校管理應在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福建省“十三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等文件精神下,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堅持德育首位、全面發展的育人方針,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根本的教學策略來更好地應對新高考制度改革。
關鍵詞:新高考;學校管理;舉措
一、 引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亮點之一是第一次提出以人才培養體制改革為核心,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其焦點是提高教育質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各省份各地區各個學校在培養創新人才基礎上制訂的應對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從浙江新高考模式的運行來看,都遵循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原則。因此,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發揮高中教育的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也是高考制度改革下每位高中教師特別是校長必須思考的問題,是學校管理面臨的挑戰和創新。
二、 我校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背景
建校以來,學校教學設施不斷完善,教育質量逐年提高,在泉州中心城區享有較高的聲譽,2007年2月學校被福建省教育廳確認為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2018年3月被確認為福建省示范性高中候選建設學校。學校先后榮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基礎教育化學新課程實施先進單位”“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集體”“福建省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學校”“福建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福建省教育科研基地校”“福建省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校”“福建省高中語文學科教學研究基地學校”等十幾項省級以上集體榮譽稱號。
三、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我校面臨的困難
2018年福建省也進入新高考,這些高考的改革的舉措給現有的學校管理模式帶來了挑戰。城東中學在長期的教育教學管理實踐中,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年級管理制,高中小范圍的走班、研究性學習活動、選修課雖有開設,但是高中三個年段整體走班管理模式沒有經驗,還有部分行政處室管理功能弱化,不同程度存在著經驗式、粗放式、傳統型管理現象。
四、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學校管理中應該做到的各項舉措
(一) 完善學校硬件設施建設和教學班布局調整
1. 著力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城東中學2016-2020五年發展規劃》,在2017年建設基礎下,我校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在9月份完成總投資為3000萬元的在建7000平方米的體育館建設項目和室內配套設施、完成投資400萬元的學校體育公園建設。屆時將為全校4000多名師生提供一個集運動健身、文體活動、大型集會為一體的多功能場所,學生體育健身及課外活動場地得到保證。
2. 著力各種功能室建設。高考制度改革下,為了更好地滿足多樣化的教學管理,學校理化生實驗室按7∶7∶6配齊,投入約110萬元完成理化生通用技術教室和操作室的建設,建設理化生實驗室及探究實驗室20間,通用技術教室和操作室5間,音樂、美術教室6間及專用活動室12間以及器材室等。完善13間教學班級的班班通建設,完成理化生各一間的數字實驗探究室建設,為高考改革提供充足的實驗室走班教室。
(二) 信息化管理助力高考制度改革組織管理方式的推進
學校在建設智慧校園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新高考3+3管理。我校已在高中樓試用中國校園在線——升學一體機終端服務,主要有生涯規劃咨詢、志愿填報咨詢、心理健康咨詢、大學專業體驗、視頻并班系統、選課排課系統等。學校將分階段建設相關管理平臺,如教學選課平臺、分班走班排課管理(常規走班)、教師與學生互動平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建設網絡互動教室、考務管理平臺、課堂即時監控巡視系統平臺、智慧班牌、平安校園一卡通系統等。從各個方面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借力新高考制度改革。
(三) 塑造優質師資隊伍,打造豐澤教育品牌
教師是一所學校的活力源泉。學校在創建市級高中課程改革基地校,創建福建省示范性高中的過程中,其中最重要的是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樂于奉獻的師資隊伍。這樣的師資隊伍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造教育品牌的關鍵,也是目前我校最需要著手加強培養、加強管理、加快建設的重要工作。
五、 制訂完善的保障機制,為新高考制度改革保駕護航
(一) 觀念保障
首先是組織學校中層以上干部、年段長及教研組長進行學習;其次是在全校教師中進行充分的動員與宣傳;營造有利于高中課程實施良好輿論氛圍。
(二) 組織保障
細化分解階段性目標和任務,制定具體的創建實施方案及方案落實的制度,加強課程實施方案工作的領導、組織和協調,領導干部帶頭抓,做到自己帶項目,指導項目,督促分管項目,按期完成項目,確保高中新課程有序推進。
(三) 隊伍保障
要以教師專業化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師德建設、學習型團隊建設、校本研修、教育科研等方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完善教師發展性評價機制,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塑造良好教師形象。
(四) 課程保障
在注重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著力深化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質量,構建“和諧校園”,提升學校的“軟實力”。
(五) 經費保障
1. 落實經費,完善教學設施建設
主動爭取上級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多方籌集建設資金,力爭于2018年完成各項教學設施硬件建設,完成智慧豐澤智慧校園試點示范建設。
2. 加大對教育科研的經費投入
學校要加大對教育科研的投入,重點是高中新課程實驗的校本化研究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兩方面。
新高考制度改革是對傳統教學模式和師生管理模式的顛覆,因此萬事開頭難,需要未雨綢繆,謀定而后動,把基礎設施多考慮些,把問題想多一些,把困難想充分一些,這樣,當我們開始走入新高考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從容一些,并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陳國龍.明晰理念 構建體系 轉變模式——以優質的學校管理應對高考制度改革[J].教書育人,2018(5):11-12.
作者簡介:董福金,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城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