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企合作下的黨組織構建育人機制,其生命力的來源是校企之間如何做到長效的合作,而這個合作的機制是否能夠帶來良好的積極性。本文從理清合作關系,指出現存問題,如何有效構建等三方面進行分析和思考。
關鍵詞:校企合作;黨組織共建;育人機制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不斷發展,其中校企合作是高校對人才培養所進行的一個主要模式。在這種模式的不斷發展下,高職院校的合作機制也在逐漸的發展和完善。通過對這些年校企合作機制取得的效果來看,盡管校企合作在合作的機制上有了一些創新,但從整體的層面上來看,其合作機制停留在教學的改革上占比較多。目前對于校企合作黨組織的共建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也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和企業需要共同面對和解決。
1、校企深度合作下黨組織共建育人機制的現存問題
1.1建立育人機制,理念創新缺乏
校企和黨組織針對于共建育人機制,形成了一個有效的利益共同體,這一種深度的合作關系,除了是一種育人的模式外,還是對資源進行的一種有效分配。校企合作下的黨組織共建要根據時代發展的順流,而想要健全校企合作下黨組織共建的育人機制,還需要用創新的理念來進行推動。根據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其建立的機制卻是與時代有所脫離的。高職院校的學生因為要到企業中進行頂崗實習,老師要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而他們離開學校的黨組織,學校對于黨員的教育也難以進行有效展開。與此同時,由于企業主要的目的就是生產和經營,對于參與黨建設的積極性并不高。面對著這種復雜的環境,面對這種挑戰和困難,傳傳統黨支部的設置并不能通過較好的結合方案進行靈活管理,對于新時代下的媒體不能很好的利用,這些都是因為沒有對傳統的理念進行創新造成的[1]。
1.2建立育人機制,缺乏機制保障
把校企合作黨組織共建育人的運行機制進行建立健全,是校企合作育人的重大力量,也是校企黨組織共建的長效保證。但是,由于校企黨組織共建之間是一種不同形式和性質的活動,因此學校和企業都是會承擔著不同程度的責任和使命,而兩者之間存在著的差異性也是使得雙方難以構建起長期育人機制的原因[2]。由于對人才的培養方案中對共贏的制度沒有進行確立和完善,這就導致了雙方在合作的過程中對于責任、權力和利益的區分不能夠清晰明了,也使得雙方并不能長期地建立起合作體制,這也是成為一個制約雙方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這種機制的不夠完善,使得雙方的合作沒有保障性,也導致了校企合作下的黨組織共建主要是形式化的一種表現,對人才的培養也沒能做到有效地針對。而想要解決這個機制保障的問題,是需要雙方共同商討和研究的[3]。
1.3建立育人機制,機制內容不全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下的黨組織共建育人是一項偉大而長久的工程,需要具備有全面的系統管理和內容管理。事實上,對于校企合作的黨組織共建育人涉及到的都是頂崗實習中的學生黨員,對于學生黨員的發展和管理也只是在實習的時間而已。同時,校企合作黨組織共建的對象也只有是黨員學生,而對于積極分子和到崗掛職的老師,沒有能夠進行有效的培養和管理[4]。在這樣的背景和空間、時間都具有局限性的情況下,就會導致高校對于合作企業的黨組織共建效果、學生黨員的發展不能有效的進行評定,只能根據合作企業反饋的信息和考核評分來進行評定,這就使得校企黨組織共建只能變現為形式化,對育人的效果不夠明顯化。這就告訴我們想要建立育人機制,就必須把機制內容進行補充完善[5]。
2、校企合作下黨組織共建育人機制的構建方案
2.1校企統一目標,構建長效育人機制
校企黨組織由于自身的性質不同,其差異性會導致在合作的過程中出現學校和企業目標不一致的情況,企業參與校企黨組織的合作缺乏動力,高職院校校企黨組織自身合作能力水平較低等問題,都對校企合作的發展產生了制約因素[6]。要想對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這就要求轉變觀念,以真誠、平等的態度就行合作探討,把兩者的合作思想就行有效的統一,強化考核機制尋求雙方合作的共同點。這樣就能夠把共建的目標統一起來,也能更好地把校企合作的黨組織進行的更為深入和健康的持續發展。所以,校企雙方需要共同攜手,為共建育人機制一起努力,始終要把合作的目標和戰略放在首位,一起克服困難和阻礙,保證雙方最后都能達到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目的。
2.2建立共享平臺,創新合作育人機制
校企既然要進行合作,那么對于資源共享的合作也是一個必須要完善的機制。校企合作下的黨組織可以通過資源共享平臺對組織、黨員等進行共同的管理,把這些都管理好是校企進行更深一步合共建育人機制的基本條件。比如,在合作中選擇一些較為成熟的企業,可以成立由高校組織的黨支部。按照校企兩者之間的組織構建來確定職責,把崗位分工都分配好,把合作平臺建立得更加全面和完善。有計劃的進行主題教育活動,把校企雙方合作的優勢發揮出來,這樣能夠有效的解決頂崗實習中高校在進行黨組織建設的一些困難,也能使得培養黨員與工作發展兩個重點問題的解決。而在企業中,可以把黨員的優勢發揮出來,為企業的黨建力量注入新的血液,把校企合作下黨組織共建育人機制推上一個更高的層次。
2.3樹立共贏理念,構建合作育人機制
校企之間是否能夠進行有效的長期合作,主要是看雙方利益之間是否具有共同點,是否能夠給彼此帶來最大的利益。而這種滿足雙方的機制,主要是看合作的雙方是否能夠樹立起了共贏理念,是否建立起了有效的保障人才機制。為了能夠保障校企雙方黨組織共建育人機制的長期效用,一是要把觀點理念進行一個統一,明確兩者之間的責任與義務。二是把政府的職能進行充分的發揮,穩定校企之間的合作關系。三是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主體作用,把構建合作育人機制引向科學化的發展。只有把這些機制都進行完善,把理念進行統一,才能使得校企合作下黨組織共建育人機制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3、結語
校企合作下的黨組織共建育人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模式,也是高校教師的一個教學方向。通過充分發揮教師、學生、企業在這種合作中的優勢作用,構建起一套完整的且適應高校教育發展規律,在做到能夠和企業進行長期有效合作的同時,更能實現校企之間的優勢互補,最后提升校企合作共建育人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高校創新型黨組織建設的現實路徑[J].龐博.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6(06)
[2]吳鴻飛,陳壽蘭.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長效機制建設[J].高教高職研究,2015(89):141-143.
[3]趙越.高職院校推進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新措施[J]經濟研究導刊,2015(20):170-172.
[4]曾永衛,易兵,如何解決校企合作“一熱一冷”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2015(18):53-55
[5]在推進高校內涵式發展中加強高校“三型”黨組織建設的思考[J].樊平.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2):130-131
[6]協同育人機制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朱靜.教育科學論壇.2017(Z2):90-94
作者簡介:傅雅琦,女,浙江省杭州市,1987年10月,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310053,中級講師,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