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趣味性游戲是小學體育教學中一種積極有效的手段,既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又能讓他們樂于接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尤其針對農村地區學校和家長對體育課程不予以重視,體育教學場地簡陋,教學設施不完善等種種原因,將趣味性活動引入農村小學的體育教學中對于提升體育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趣味性活動;農村小學;體育教學
一、 前言
隨著我國教育深化,人們逐漸開始重視教育的發展,而對于小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十分重要。在小學課程中設立體育課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小學生從小養成鍛煉的好習慣,而在體育中運用趣味性教學能夠較好地引導學生愛上體育活動。城市如此,農村亦是如此。本文將圍繞著“趣味性活動在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這一主題進行闡述和探討,希望進一步推動小學體育的發展和實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
二、 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發展現狀
首先,師資力量不足。眾所周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著主導性的作用。而農村小學的體育老師不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遠遠不如城市小學,極大地影響了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其次,教學場地簡陋,教學設施短缺。例如,農村地區很多小學的體育教學場地都是土場地,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并且陰雨天積水現象嚴重。而像單雙杠、高低杠、網球場、乒乓球臺等各類體育設備都不完善,學生根本沒有條件接受到高質量多樣化的體育教學。再次,學校和家長對體育課程的不重視,直接導致了開課率低,甚至原本的體育課程被默認取消,為語數英等主課所替代。
三、 趣味性活動在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根據新課程改革要求和小學生的天性使然,在小學開展趣味性體育教學是很有必要的,但在開展的過程中也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在游戲的選擇和運用上,對學生不同差異的注重上,在使每個學生都能受益的基礎上進行游戲的編排和選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 根據教學對象選擇游戲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相同游戲在不同年級應該提出不同要求。例如,雖然“障礙接力賽”是個趣味性很強的活動,但不適宜控制能力普遍較差的低年級小學生去做,因為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相反,雖然“二人三足”這個游戲有跑有跳,活動強度大,但主要針對的是學生反應能力和團結性的訓練,因此既適用于低年級也適用于高年級。教師只需在跑跳的距離上針對不同年級提出不同的要求。此外,根據低年級學生愛模仿、愛表現、學習熱情度高的特點,教師應選擇諸如“老鷹捉小雞”“袋鼠接力”這般規則簡單、動作容易、運動強度不大的活動來滿足他們的興趣需要和運動需要,并借此發展的體育素質和優良品質。而在高年級則可以選擇像“障礙接力賽”“拔河比賽”這類難度較大、運動強度較大,技術性較高,規則較復雜的活動。
(二) 充分考慮學校的場地、器材以及季節氣候變化因素
要針對不同學校教學場地的大小、器材的多少來進行教學活動的選擇,趣味性活動應該從本校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改編。例如,當學校場地較小時,教師引導學生做“蛇形跑”游戲時可要求學生快速反應,并把隊伍距離縮短。同樣,氣候變化也是應該被納入考慮的重要因素。例如,夏天應選擇運動強度小的活動,冬天則適合運動強度較大的活動,春秋季節可考慮有利于訓練學生速度、靈敏度、柔韌度的游戲。此外,當天氣過于嚴寒或炎熱時,教師應適當的將室外活動調整為室內活動。
(三) 趣味性體育要與其他教材搭配進行
在應用趣味性活動的體育教學中,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將活動與其他教材合理搭配起來進行,以此保證趣味活動在教學中應體現的價值。例如,課前為了提高學生興趣或者配合主教材,教師可引導學生做一些輔助性游戲。課后為了達到放松的目的,也可安排一些運動量小的簡單歡樂的游戲。教師還可采用一些與教材相關的活動來與教材進行配合,以此彌補主教材的不足。例如,一節體育課的主教材是“途中跑”,那么在課前的準備活動中教師除了安排些自編的有利于開展途中跑的活動外,無須在基本部分安排跑動過多的活動教材,而應轉向安排那些有利于發展上肢力量的活動。
四、 在農村小學開展趣味性體育的意義
(一) 有利于彌補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現狀的不足
由于趣味性體育是以游戲的形式出現在教學過程中,特點是簡單易懂,容易接受,并且對體育設施要求不那么嚴格,任何物品都可以成為體育課的道具,甚至教學活動可在教室中進行,如“擊鼓傳球”“聞聲而動”。在農村小學中開展趣味性體育教學可以彌補場地簡陋、設施不全等諸多問題。
(二) 有利于促進農村小學生的智力發展
由于家庭經濟條件有限,農村孩子無法像城里孩子一樣受到全面的智力發展的培養,很多農村孩子因此被城市孩子起甩在了起跑線上。而在體育教學中運用趣味性活動有助于培養農村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應變能力,促進他們智力、體力的發展。如“數字方格”“問答接力跑”等。
(三) 有利于培養農村小學生的德育
由于大多數農村小學生的家長文化水平不高,生活中不太注意自己的言行,極易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而趣味性體育有利于激發小學生學習熱情和自覺性,并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促進他們智力、體能的發展。與此同時,由于趣味性活動大多以注重團隊合作,例如“綁腿接力賽”“托球跑”等游戲,因此更有利于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團隊合作意識。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將趣味性活動運用到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既能克服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場地簡陋、設施短缺、師資力量不足等各種問題,又能保證體育課教學質量,提高小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還有助于促進其身體素質、智力、思維能力及思想品德等的全面發展。因此對于小學體育教師,尤其是那些在偏遠的農村地區任教的體育教師,正確認識到將趣味性活動應用到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意義是極其重要的。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各方面條件、因素,合理結合教學內容與教材,積極探索趣味性體育教學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小學生創作一個健康、歡樂、安全、自由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王寧.西北偏窮地區中小學學校體育教育非均衡發展因素分析[J].西部體育論壇,2003.
[2]周愛玲,陳曉蕊.農村小學體育活動開展現狀與發展研究[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
[3]戴永琴,等.論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8.
[4]肖東君.小學體育游戲教學作用初探[J].內蒙古教育學院學報,1994.
作者簡介:洪國強,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市萬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