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朝
摘要:數學一直是高中階段的重點學科,在高中的課程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高中數學教學方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因此我們需要運用合理有效地教學方式才能促進高中數學教學的進程。同時,在新課程改革時期,對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用于新時期的數學課程教學,所以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目標,我們盡可能做到教學方式的創新和優化,進一步改進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和不足,這樣才能推進高中數學教學的進程,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數學教學環境,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接下來本文將結合高中數學教學的有關內容,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進行一次具體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分析研究
一、前言
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內容不僅多、而且涉及領域廣,無疑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學生不僅要記憶好數學基本概念和理論,還需要養成良好的總結歸納習慣,懂得變通的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才能真正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但是,在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下,學生過多依賴老師的教導,缺乏一定的學習主動性,對知識的探索和研究不夠深入和徹底。另外,傳統的數學課程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和枯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改進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從而改進和優化現有的數學教學方式及內容,最終促進高中數學教學的發展和進步。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分析研究
回顧以往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我們會發現學生比較依賴老師、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不懂得如何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等,這些現象不利于促進數學教學事業的發展。因此,當前我們迫切需要改進和創新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找出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這些問題制定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實現高中數學的有效性教學[1]。那么下面筆者結合具體的高中數學課程知識,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究高中數學的教學方法:
(一)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數學課程教學
對于剛剛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數學課程的學習難度比較大,而且數學知識具有非常多的概念和理論需要記憶。因此,回顧以往的數學課程教學,學生過多關注數學概念的學習,不懂得結合生活實際情況去理解和分析數學理論,從而影響到學習的效率和質量。為此,當前老師需要結合具體的生活情況,將數學的有關理論與生活進行聯系,把抽象復雜的數學理論轉變為生動具體的生活現象,從而方便學生理解和記憶有關的數學知識。
我們以“空間幾何體”的有關教學內容為例,“空間幾何體”綜合考察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對于空間思維比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學習起來會比較的吃力。這時老師可以結合一些生活實際情況,將復雜的幾何圖形與生活中的物體相聯系,從而有助于學生直觀的了解和學習相關的幾何知識。比如,在講解圓柱體的機構和特征時,老師就可以利用筆筒這一生活用品來講解具體的知識及內容。通過展示這些比較常見的生活用品,讓學生能夠直觀的了解到圓柱體結構的組成及特征等內容,有利于學生在大腦中形成幾何圖形的結構,從而深入學習和把握幾何圖形的知識。所以,在高中數學課程教學中,適當結合生活中的內容和案例,有助于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
(二)深入挖掘數學教學內容的有趣性
“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動機”來自贊科夫的一句名言,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興趣能夠激發人們潛在的學習動機,讓人們對事物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們想要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就必須深入挖掘數學教學內容中的趣味,將原本枯燥無味的數學理論知識變動生動有趣,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那么下面筆者結合一些數學課程內容,就如何提高教學的有趣性進行具體的分析。
我們還是以上述的“空間幾何體”教學為例,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可以借助一些問題來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集中到本節課所講的知識,進而激發學生潛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老師講解到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等內容時,可以提出“我們該怎樣運用平面圖形將空間幾何的形狀和結構表達出來”的問題。然后,老師讓學生對這個問題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當老師提出“三視圖”及“直觀圖”等概念時,學生們會因為這些沒有接觸過的理論和概念知識而產生比較大的學習興趣[2]。那么老師立刻將具體幾何體的這些表示方法進行深入的講解,從而幫助學生正確運用“三視圖”及“直觀圖”來表示所學的空間幾何體。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借助問題的導學來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對課程知識產生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樣學生才能快速投入到課程的學習,從而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
(三)重視數學課堂的有效互動和交流
在新課程背景下,數學課堂教學應該重視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從而將課堂的學習氣氛推至高潮,才能有效地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但是,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數學課堂缺乏有效地交流和互動環節設置,從而降低了學習的氣氛,整個數學課堂環境變得比較沉悶,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所以,當前我們需要重視師生及生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盡可能發揮所有人的力量,以實現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學。
比如在學習函數概念的發展歷程以及基本性質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展示相關的背景知識。然后,老師可以一邊播放有關的內容一邊向學生拋出問題,如函數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函數的定義是什么等內容,讓學生一邊觀看內容一邊回答問題,以提高課堂學習的氛圍,從而形成有效地師生交流和互動。另外,老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對知識進行探索和學習,使得學生們能全身心投入到課程的學習之中。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高中數學教學方式需要進一步創新和優化,重視內容的科學和合理性,同時還需要提升教學的有趣性和生動性,并加強課堂的交流和互動,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數學課程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以營造出和諧快樂的數學教學環境。
參考文獻:
[1]王保軍. 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才智, 2015,23(34):06-06.
[2]蔣建平.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探析[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6,4(14):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