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萍
摘要:陶行知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其思想在我國的教育史上影響巨大,在陶行知的影響與努力奔走下,中國的教育逐漸向著平民化、現代化的方向大步邁進。尤其是一些關于幼兒教育的重要思想更是歷久彌新,被現代幼兒教育仍舊奉為經典,為現代化幼兒教育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本文從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淵源與具體內容出發,結合當今的幼兒教育實際情況,來談談關于陶行知思想對當前我國的幼兒教育發展改革的一些啟示。
關鍵詞:陶行知;幼兒教育;教育思想;啟示
在中國的教育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教育思想,也先后出現過很多優秀的教育家,先賢孔子對于教育的影響至今還被津津樂道。到了近代,也有很多注明的教育家,為我國的教育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近代以來是最為著名的一個教育思想體系,其很多教育思想不僅僅在民國的教育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反響,更是流傳至今,為當時的國民教育發展與現代教育的改革等都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無論是從教育理論的先進程度還是教育模式的革新,或是教育思想的深遠影響與教學經驗的積累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為現代教育帶來的養分不僅僅是現在已經開發利用的部分,還有更深更遠的思想指導意義。
針對陶行知思想所帶來的深遠影響意義與對我國的當前教育改革的明確指導作用,本人在多年的幼兒教育領域工作深有體會。以下是我對陶行知思想的淵源與具體內容的簡要分析,并從陶行知的思想內容中與在教學的具體應用中的一些啟示的總結。
一、陶行知的幼兒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的淵源
陶行知思想的產生并不是偶然的原因,而是在他本人經歷了一些時代的洪流的沖擊之后,經過腐朽政治的壓迫、戰爭的洗禮與生活的拘泥,以及其自身對于烏煙瘴氣的社會現狀的深刻觀察分析與反思之后的出來的一點重要思想——只有教育,擦拭改變中國現狀的最有效的方式。從此以后,陶行知就致力于教育的發展研究,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營養,孔子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康有為的“大同”思想;以及從西方的盧梭等人的教育思想是其最初的來源,就此,陶行知基本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的雛形。在一邊進行教育思想完善的同時,陶行知又將教育的發展視角轉向了當時被忽視的、問題十分嚴重的鄉村地區。從此以后,他將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在了鄉村教育的發展上,他最為著名的幼兒教育思想便是在他發展鄉村教育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二)幼兒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1、幼兒教育的教育內容
陶行知的幼兒教育思想有兩點,一是普及幼稚園教育,即是小學教育的發展要跟上腳步,但是同時也不能忽視幼稚園的教育,陶行知的幼稚園教育思想的主要是從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中提取出來的。陶行知從盧梭的教育思想出發對幼兒教育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與探究,最終得出了幼稚園教育應該是對幼兒進行一些關于健康、道德、品質、情操等方面的教育。
2、幼兒教育的教育對象
陶行知眼見國內的教育因為經濟、文化等的摧殘導致教育凋零,影響到兒童的教育發展,尤其是一些貧苦兒童的教育問題更是牽動陶行知的心弦。于是,陶行知的幼兒教育思想主要是在其關注農村教育發展的環境下發展起來的。陶行知將幼兒教育的對象劃定為在工廠周邊地區以及相關農村地區,主要的幼兒來源便是一些工廠員工的無人照看子女與農村貧困子女,其教育的初衷也是為了緩解這些人的一些后顧之憂。
3、幼兒教育的教育資源開發利用
陶行知發現當時的幼兒教育現狀對于困苦人民來說很奢侈,并且在經過他的仔細分析調研之后發現,幼兒教育的成本高昂的原因是因為外來資源的影響,并且由于外來資源的成本以及消耗等的原因,造成幼兒教育普及受到限制。因此,陶行知就針對現狀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整改措施,積極的開發利用內地資源,培育培養本地的幼兒教師力量,發展本地的幼兒教學設施,使得幼兒教育得以走向平民化與全民化,實現幼兒教育的全面普及與促進國民教育的發展。
二、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的啟示
1、從知識教育轉向自然教育
農村幼兒教育普及度不高、幼兒教育重視程度不高、幼兒教育認識不足、幼兒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幼兒教育力量不夠等都對農村的幼兒教育發展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使得農村幼兒教育發展仍舊是一個貧弱模塊。對此,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就很有啟示作用,從農村幼兒教育出發,打造農村的幼兒教育特色模式與特色教育力量團隊,充分利用農村幼兒教育與城市幼兒教育的不同教學優勢來進行各有特色的幼兒教育發展。比如農村幼兒教育中有很多城市幼兒教育沒有的優勢:如親近大自然,接受大自然的一些關于生命繁衍、萬物成長榮枯變化、自然規律的反復、自由精神的放飛等一些有利于幼兒的天性發展的因素,這些都是城市幼兒教育所不及的。
2、改革幼兒園的發展模式
部分幼兒園因為園內建設、園內生活需求等因素將幼兒的生活消費變得十分高昂,導致一些經濟能力有限的家庭無法承受幼兒教育的經濟壓力,而不得已選擇一些品質稍差的幼兒園 ,無形之中初步拉開了幼兒的發展差距。為此,幼兒教育應該積極地從幼兒園建設資金等的各個來源渠道等方面來降低耗費,積極尋求一些政策上的支持與社會支持,比如降低稅收、吸納社會投資、與社會公益事業建立聯系等等,通過這些有效途徑來降低幼兒園的收費標準,促進幼兒教育的普及率的提升。
3、堅持促進幼兒教育的“教”、“學”“做”合一
教師在促進幼兒教育噸建設發展的同時,還要從幼兒教育的教育本身進行改革,從原來的啟蒙啟智的一些基本內容出發,適當加入一些關于“做”的部分的內容,培養幼兒的生活實踐能力素養等,如動手操作能力、組織運用能力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關于素養方面的培養比如幼兒的道德品質、性情性格、內涵修養、言行習慣等等方面的培養,使幼兒能夠實現早期的身心健康的成長發育。
三、結語
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不亞于任何一個類別的教育體系,幼兒教師以及幼兒教育相關教育部門、相關力量群體等都應該積極的發揮出自己的力量,并在一些優秀的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將幼兒教育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鄭國鳳.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及其對當前我國幼教改革的啟示[D].貴州師范大學,2014.
[2]王含含.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幼兒園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3]劉瑩.民國時期我國學前教育平民化試驗探索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