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海榮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課堂導入是小學音樂課堂的重要環節之一。所以說,在小學階段,開展一堂富有成效的音樂課是十分必要的,音樂課堂導入則是一個關鍵且重要的環節。根據音樂課堂教學,本文闡述一下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課堂導入;重要性;方法分析
一、課堂導入教學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教育教學中,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因此,在音樂課堂中引進教學導入方法的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明確學習目的,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同時,在教師引進導入法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把握好“ 學生興趣”的度,不能夸張教學。除此之外,還要緊緊把握課堂教學導入的特點: 簡潔性、新穎性、針對性和啟發性,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聚精會神。實際上,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都是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的,并沒有什么固定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喚起學生對音樂的熱愛,這就需要學生對音樂產生學習興趣,教學導入法就是在此環境下應運而生的。
二、課堂教學導入方法
1、懸念導入法
小學生除了愛玩、愛聽故事之外,還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教師應該利用小學生探索世界的特點,運用懸念導入法,讓學生根據線索慢慢地走進課堂,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進入課堂學習中。
2、謎語導入法
猜謎語是少年兒童最喜歡的游戲,我充分利用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歌曲的內容或題目設計有趣的謎語作為課堂導入。例如: 講《小青蛙找家》一課,我設計的謎語是 :一位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小時有尾沒有腳,大時有腳沒尾巴。又如《小燕子》一課:身穿黑緞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向南去,春天回來早。
3、隨機應變導入法
根據本地區的社會風俗、環境情況等或根據上課前臨時情況進行隨機式導入。這種導入方式要求教師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豐富的內涵修養,善于把握時機,因勢利導才能成功導入課題。例如:在講《堆雪人》一課時,恰巧趕上前天夜里剛下完一場大雪, 我便利用這一自然環境成功地導入教學并和學生們在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習了這首歌曲。
4、游戲導入法
該導入法是運用做游戲的方式將學生帶進音樂教學中,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動的特點,帶領小學生做游戲,蹦一蹦、唱一唱,有利于學生感受音樂的節奏,還可以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讓小學生們在游戲中掌握知識的特點。例如,在學習《藏貓貓》一課時,老師可以通過和同學們玩兒“捉迷藏”游戲將學生帶進音樂課堂中 ,這樣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徜徉在音樂世界里。
5、旋律導入法
旋律是歌曲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古今中外,由無數音樂家信奉“旋律至上”的名言,特別是在浪漫主義時期,浪漫派的音樂家更是將旋律放在無可比擬的位置。即使在今天,也時時被作音樂的代名詞。但我觀摩了許多音樂課,由旋律入手來學習歌曲的寥寥無幾,我們的音樂課卻似乎很少用到這一方法。其實,旋律是無比神奇的,優美的旋律令人心曠神怡,嘆息“嗟余有兩耳, 未省聽絲篁”;激進的旋律是人奮發進取,“使人的心靈爆發出生命的火花”;悲傷的旋律又令“江州司馬濕青衫”。優美的旋律不但可以啟發人們無窮的遐想,更可以讓孩子的想象力天馬行空, 任意馳騁。在教唱《白鴿》一課時,我先彈奏音階,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并且用你的肢體語言表現出來。結果很多孩子作出各種出乎我意料的動作 :爬樓梯、蛇游行、波浪起伏等等,真是令我大開眼界。然后再出示歌譜,學生發現原來歌譜這么接近音階, 音樂的進行平穩又好唱,便興高采烈地學了起來。
6、故事導入法
故事導入法主要是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運用講故事的方式將學生帶進課堂教學中。小學生的特性就是喜愛聽故事,教師要充分地利用這一特點,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中。一般情況下,有兩種講述故事的方法,第一種是口述的方式, 教師通過口述故事,把學生領進音樂教學中;第二種是播放視頻,教師可以通過講解童話故事、成語故事等,將學生引入新課程中,這樣既可以將學生帶進課堂,又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例如,在上《共同擁有一個家》這一課時, 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們講解《哭泣的布娃娃》的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夜晚,路邊有布娃娃的哭聲,這個布娃娃的家在哪里,它的爸爸媽媽怎么沒有出現”,通過這個故事闡述家的重要性,將學生帶入《共同擁有一個家》的課堂中,這樣可以讓學生對音樂有所了解,還可以達到對學生“愛”的教育。
7、節奏導入法
節奏是音樂的靈魂。美國哈佛大學音樂系副主任辟斯頓曾經這樣科學地去理解節奏的本質 :節奏是時間關系和力度關系的不同組合。舒展寬松的節奏可以表達寧靜平穩的心情。例如很多的校園歌曲就如此 ;而密集緊湊的節奏則可以表達一種激動、不安定的情緒。例如,在電影音樂中,時常用小軍鼓敲出密集的節奏來渲染一種緊張的氣氛。因此,在教學歌曲時,根據其特點,適當地從節奏來導入歌曲,更能讓孩子們領會出歌曲想要表達的意義。
8、音樂形象導入法
與文學藝術相比,音樂可稱之為非語言的藝術。音樂是通過節奏、旋律、和聲色彩等等來表現。他雖然不能表現“十二個小孩”這種具體的量化詞,卻能讓人“看見”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獅王進行曲》中威風凜凜的獅王形象 ;《英雄》交響曲中不屈的斗士 ;《水草舞》里裊娜的水草以及《動物狂歡節》里一個個可愛的小動物……無一不栩栩如生,令人身臨其境。在音樂課的教學中,同樣可以用這種方式導入學習。例如在學習《小白船》一課時,可以先讓學生聽錄音,感受四三拍輕輕搖曳的音樂形象, 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他們好像在干什么,然后再做做動作,把它們表現出來。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歌曲所營造出的意境。
三、結語
總之,課堂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在設計課堂導入時,一開始就要把學生牢牢吸引住,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提高學習效率,以先聲奪人的效果,使整堂課的教學有個好的開頭。
參考文獻:
[1]閆小梅 .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導入技巧分析 [J].教育科學:全文版:166-166 .
[2]陸裕平.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導入方法的研究和探討 [J].新課程(中) , 2017 (1) :66-66 .
[3]鄭海燕.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導入技巧探究[J].考試周刊,2018(42):184-184.
[4]王惠來.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導入技巧探究 [J].學周刊, 2016 (25) :161-162 .
[5]錢麗娜.小學音樂課導入方法之我見 [J].都市家教月刊, 2017 (5) :258-259 .
[6]張麗君.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導入技巧探究 [J].新校園(中旬), 2017 (1) :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