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云飛
摘要:學前兒童的早期閱讀在國際教育上越來越被看重,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上還是存在諸多的誤區(qū)和錯誤的做法。所以針對這一現(xiàn)象,本文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學前兒童早期閱讀的重要性:幼兒早期閱讀的益處,幼兒早期閱讀的發(fā)展現(xiàn)狀,幼兒早期閱讀的指導策略,以此來正確地促進我國學前兒童早期閱讀的發(fā)展。
關鍵詞:學前兒童;早期閱讀;家園合作
一、幼兒早期閱讀的益處
(一)早期閱讀有利于豐富幼兒的精神世界。閱讀是從書面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書面材料主要是文字,也包括圖畫、符號、公式等。都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精神食糧”。幼兒在接受早期閱讀時,會從書中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有他沒有去過的地方,有他沒有看過的風景,有他沒有吃過的東西,一切都是新奇的。書籍給孩子們帶去了無限的想象,對書中的未知的世界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使他們的精神世界充實而飽滿。
(二)早期閱讀能增進幼兒與家人之間的感情。早期閱讀是以低年齡的兒童為服務對象的,主要在0~6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幼兒自我閱讀能力不強,主要是聽閱讀,所以必須依靠成人一起來共同閱讀。一個讀,一個聽,在讀到深情處,孩子的情感極易與母親達成共鳴,形成心靈上的交流,加深對母親的依戀之情,從而使他們之間的感情得以升華加深。
(三)早期閱讀有利于幼兒的社會交往。聽閱讀是孩子與大人交往的第一步,是融入社會和他人的第一個過程。從小用心傾聽父母閱讀的孩子,長大后聽別人講話也一定不會分心。因為早期閱讀,孩子會逐漸養(yǎng)成用心傾聽的好習慣,在聽家長閱讀的過程,就是與其交往的過程。在與大人的交往中能學到許多的社會規(guī)范,以及與人交往的細節(jié),這些都會加快孩子社會化的進程。圖畫書中人物的種種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他們的表現(xiàn)給了幼兒模仿的對象。在一頁頁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中,卻蘊藏了許多深刻的道理,提升了幼兒的道德感悟,培養(yǎng)了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健全的人格。學前期是幼兒社會性發(fā)展極為重要的時期,他們此時的發(fā)展情況,尤其是親社會行為發(fā)展的程度,將直接影響其未來社會化發(fā)展的進程。
二、幼兒早期閱讀的發(fā)展現(xiàn)狀
(一)目標單一、片面。許多人把早期閱讀當作是提前識字的教育,其中體現(xiàn)了“應試教育”的傾向,許多幼兒園或者家長一味地追求在教育實踐中提高幼兒的識字量,從而忽視了幼兒其他方面的培養(yǎng)。比如閱讀能力、閱讀的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使得幼兒根本無法從心底里熱愛閱讀。
(二)缺乏適合的閱讀材料。許多幼兒園不重視對閱讀材料的質(zhì)量要求,只片面注重數(shù)量,這樣的書籍并不能直接真正滿足學前兒童的需要。(1)忽略各個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經(jīng)驗,提供的書籍不為幼兒所理解,或者說不感興趣。(2)提供的書籍題材單一,只提供一類書,比如都是童話書或者都是動物圖書之類的。(3)閱讀材料的圖文比例失調(diào),比如出現(xiàn)圖少文字太多的書籍。
(三)閱讀環(huán)境的貧乏。有許多幼兒園只關注物質(zhì)閱讀材料的配備,卻往往忽略了閱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比如只采用單方面灌輸式的閱讀,不允許幼兒提問,說話或者發(fā)表意見;又或者圖書角的位置安排不當,旁邊區(qū)域里的兒童聲音太大,打擾了閱讀孩子的讀書氛圍,并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還有過分強調(diào)集體閱讀的活動,只允許孩子在特定時間內(nèi)進行閱讀,但不注重對孩子們在這方面的引導,這樣的早期閱讀,對兒童來說就是一件令人討厭的事情,孩子們又怎會愛上閱讀呢?
(四)早期閱讀的家園合作注重形式。早期閱讀的實施若想要收獲豐厚的回報,必然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與幫助,才能形成高效的家園合作。但是許多人往往不能認識到這一點,與幼兒園老師的配合還停留在形式上。比如家長參與幼兒園的家長會時,老師提到了幼兒早期閱讀的好處,有些家長可能會向老師詢問相關的細節(jié),但是真正地參與進去,與老師共同商議,合理制定閱讀計劃的家長實在是屈指可數(shù)。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極有可能是家長尚未了解到自己對于孩子的早期閱讀是至關重要的。家園合作對于提高孩子的閱讀水平的價值是極大的。甚至還有一些家長,對于幼兒園提出的關于幼兒早期閱讀的合作不予以理睬和認同,根本沒有認識到早期閱讀對于幼兒發(fā)展的重要性,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認為這事和自己沒關系,嚴重影響了早期閱讀的家園合作往更深層次的發(fā)展。
三、幼兒園早期閱讀的指導策略
(一)正確地認識幼兒早期閱讀的目的。讓幼兒進行早期閱讀并不只是為了認識更多的字,識字只是早期閱讀帶給幼兒的一種益處。人們對于早期閱讀的重視是預防社會閱讀困難引起的,它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培養(yǎng)更多成功的閱讀者。因為幼兒的學前階段是培養(yǎng)和建立幼兒閱讀動機、興趣和習慣的重要階段,這些品質(zhì)也是檢測幼兒是否存在社會閱讀困難的重要指標。因此,要培養(yǎng)幼兒在學前階段樹立正確的讀書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培養(yǎng)幼兒對于閱讀的興趣,這正是幼兒早期閱讀的目的所在。
(二)提供適合幼兒的閱讀材料。閱讀材料的提供一定既要保證對數(shù)量的要求,更不能忽略質(zhì)量的需要。讀書要讀好書,讀適合幼兒的書。閱讀材料的選擇還要豐富多樣,除了故事書以外,詩歌、常識書、科技書等,都可以選作幼兒閱讀材料。閱讀材料中的文字不宜過多,要圖文并茂,或者圖多文字少也行,這樣才比較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閱讀材料的主題應該貼近幼兒的生活,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才能提高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閱讀材料的版面布置也不容忽視,圖文是否對應,圖畫是否生動有趣,這些都是影響幼兒能否喜歡上閱讀的重要因素;還有就是幼兒比較傾向于一頁一頁翻得書籍。
(三)營造適合幼兒閱讀的氛圍。安靜,和諧的閱讀環(huán)境有利于幼兒集中注意力,靜下心來去暢游知識的海洋;一個好的氛圍更能激發(fā)幼兒的閱讀欲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所以,圖書角一定要設立在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防止幼兒在閱讀受到打擾,被分散注意。還有除了大家一起閱讀的時間,教師還應合理的安排幼兒自主閱讀的機會。在自主閱讀的時間里,孩子們可以不受約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決定讀書的方法、內(nèi)容,自己控制閱讀的時間,讓孩子有充分的自由活動時間和自由發(fā)展的需要。教師還要關注好幼兒的閱讀行為,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和指導,兒童極易受到這種好的暗示,并保持自己閱讀的積極性和持久的興趣,使他們養(yǎng)成愛讀書這個好習慣,培養(yǎng)幼兒敢說,敢想的品質(zhì),促進其良好閱讀心態(tài)的養(yǎng)成。
(四)調(diào)動家長真正參與到早期閱讀中來。有些家長由于工作太忙,無法陪伴自己的孩子,與孩子在一起的閱讀時間就更少了,這給幼兒園開展早期閱讀教育帶來了不少的阻力。因此,要想更好的開展學前兒童的早期閱讀教育,就一定要調(diào)動家長們真正參與到閱讀中來。通過和家長的交流,在思想上達成共識,在方法上提供指導,家園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這時就要考驗教師把握交流的時機了。如可以在早晚接送孩子的時間里與家長交談,又或者抓住家長開放日的特殊機會,使家長理解和懂得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都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還可以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的便捷,建立網(wǎng)上的交流平臺,調(diào)動家長真正參與到幼兒的早期閱讀中。
參考文獻:
[1]陳曉艷. 學前兒童早期閱讀內(nèi)涵解析[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12.
[2]李婧妍. 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3]黃娟娟.早期閱讀-嬰幼兒期的重要課程[J].學前教育,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