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麗
【摘要】兒童文學是不同于成人文學作品的,一般是從兒童的認知出發,在內容和情節上符合兒童的心理和情感,專門供兒童閱讀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主要有啟蒙性、教育性、趣味性等特點,可以有效地啟發學生的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本文就兒童文學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以及途徑進行進一步的論述。
【關鍵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促進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程的深入實施,不少的兒童文學已經被收錄到了語文教材中,成為啟蒙小學生智慧、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輔助手段。兒童文學對小學語文教學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和重要意義,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
一、兒童文學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和心理處于發展階段,學生更喜歡閱讀趣味性濃郁、感情色彩鮮明、新奇詼諧的文學作品。針對兒童進行閱讀的文學作品,如童話故事、寓言哲理、趣味游戲等都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點燃小學生閱讀的熱情。兒童文學對學生有很大的啟發性,知識內容也比較豐富多彩,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拓展學生的視野。經常性的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鍛煉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兒童文學作品內容豐富,趣味性強,可以很好地啟發學生的想象力,為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供了有利契機。不論是童話故事、兒童詩歌還是其他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都是作者結合小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進行豐富的想象與構思,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小學生正處于一個求知欲和好奇心強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比較喜歡進行豐富的想象,追求善惡分明的完美故事結局,渴望成為故事中的英雄,渴望自己是童話中的幸運主角,兒童文學作品為小學生的想象力發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比如童話中善惡分明的人物塑造、完美的情節構思以及故事中豐富的想象內容,可以引發學生聯想和思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
讓小學生掌握基礎的語言運用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兒童文學也是語言藝術的具體體現,小學生在閱讀和思考過程中,有利于學生良好的語感的形成和發展。小學生通過朗誦兒歌,講寓言、童話、哲理等活動,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趣味橫生的兒童文學故事以及豐富多彩的情景描寫,可以極大豐富學生的視野,學生在精美的詞句中感受和體會兒童文學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鍛煉了學生的語境把握能力和感知能力,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語感,為學生進行拓展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兒童文學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途徑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挖掘兒童文學的魅力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視兒童文學閱讀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進行嘗試性的教學方法,滲透兒童文學閱讀的思想,讓學生閱讀和思想進行有機結合,把兒童文學的魅力充分展現出來,引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在進行朗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些合適的情境,充分發揮學生朗讀的作用,適時地將一些繞口令、情境對話、寓言故事等引進課堂,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在進行閱讀和思考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在閱讀中,結合閱讀內容拋出一些話題讓學生進行充分思考,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閱讀和思考的過程中,積極主動進行構建知識體系。在小學兒童文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有質疑的意識,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問和想法,并嘗試著去解決和完善,培養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高自主表達的能力,對閱讀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通過兒童文學的閱讀促進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反過來又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閱讀,把閱讀和語言輸出融為一體。另外,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為學生創設兒童文學閱讀的教學環境,形成一個良好、和諧、交流的閱讀氛圍,教師再充分挖掘學生的個性特點,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科學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兒童文學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和心理特點,幫助學進行適合的課外兒童文學讀物的選擇。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的兒童文學讀物選擇上,應該是一些拼音注釋的簡單易懂的課外文學讀物,而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則應該選擇一些帶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純文字文學作品,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提高語文的學習能力,積累豐富的語文資料。小學教師在選擇兒童文學讀物時,要精心挑選一些內容健康、趣味性強、具有主動探究和簡單推理的兒童讀物,符合學生的興趣習慣,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非常樂意去研究和探究,而一些不符合學生興趣的事物往往容易被學生忽視。因此,在兒童文學的選擇上,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順著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讀物,學生就會主動去閱讀和思考。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推薦一些推理、判斷系列的兒童文學,或是連續出版的連載文學,讓學生讀完后,積極思考下一期會有什么事情發生,學生之間進行探討和研究,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總之,兒童文學對小學語文教學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讓兒童文學始終貫穿于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中,開啟學生的智慧,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增長學生的學識,最大限度地發揮兒童文學對語文教學的高效性,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昆建.論兒童文學在小學課外閱讀中的定位[J].昆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1)
[2]彭斯遠.兒童文學:宣示生存智慧的啟示錄[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