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摘 要】數學是門很實用和嚴謹的學科,時代的快速發展,也推進了高中數學新課改的發展,導致人們對數學的教學模式要求也越來越高。高中數學新課改的要求在于提高課堂提問技巧,老師也得學會怎么不斷提高課堂提問技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占據主導地位,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學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就新課改下我國數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對于存在的教學模式問題提出了一些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策略;有效性
高中數學教學方式想要有個好的效果,就需要運用到課堂提問這個重要手段。有效的的課堂提問可以調動學生對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化被動為主動。提問技術是個被廣泛使用的教學方式,在國內外都有很深刻的影響力。在全球多元化的影響下,隨著我國新課改的實施,高中數學也在慢慢由傳統教學方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采取勞逸結合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當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還是有很多問題, 總的來說有三個方面:其一,教師在課堂教學比較嚴肅和死板,缺乏一個好的課堂氛圍,缺乏對師生互動的重視性使得學生對上課充滿了濃厚的排斥心理甚至在課堂上昏昏欲睡,所以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在網上看到聽到感受到學生對數學教學方式的控訴和厭惡感;其二,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方式多半是就著課本上的某個知識點進行了講解,并不會太過于深度解釋,有些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是半知半懂,吃不透知識點的含義,做題目時不會運用相關知識點進行解答,教師講解完知識點并做幾道大題,然后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接著又是新的知識點講解,很多學生對于舊的知識點都還沒弄明白就又得學習新的知識點,弄到最后兩者都沒辦法顧忌,如此惡性循環,越學越覺得困難吃力,嚴重的還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其三,教師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在課堂上缺乏有效的提問技巧,教師更傾向于把答案直接給學生,這容易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自然成習慣,這是不好的學習行為,容易喪失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鉆研勁頭。
二、實施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策略
基本來說,因為社會環境的變化,也帶動各方面的變化,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社會,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不斷地變化、發展和跟更新,若是不想 被時代淘汰,就得不斷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新課改的核心內容就是在于培養學生的人生規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自主、有個性地發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技術,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一)提高課堂提問技巧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的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模式中非常普遍的輔助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恰當的課堂數學問題提問,有助于高中數學的課堂有效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要不斷學習怎樣提高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避免在課堂上設置無意義的題目,重視學生的知識點認知度和透徹度,盡量做到每個學生都能夠理解所學的知識點。高中是個學習階段中的關鍵階段,是學生很重要的一個轉折點,所以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有利于學生對高中數學知識的探究與學習,也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根據我國教育現狀來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技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水平、活躍沉悶的課堂氛圍以及能夠提高教學數學教學質量等。
(二)結合實際狀況教學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教學方式,提問的問題要與學生的學習能力相符合。每個學生的理解與學習能力是不同的,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難免會疏忽一部分學生,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實際狀況與學生能力來設置提問的問題,需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避免太過于復雜或者過于簡單,循循漸進地保障適合學生的思維模式發展,明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獨立進行學業思考,避免限制學生的思維模式。例如,學習“等差數列概念”單元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思考1,2,3,4,5,6,7……;5,5,5,5,5……;這些數列之間的相同點是什么,學會系統的探究?這類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邏輯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為今后高中數學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設置問題要合理性和層次性
數學是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在進行教學時,要注重數學的科學性。不僅僅是要注重數學公式的運用和新知識點的理解,還需要對舊知識點的鞏固,數學的知識點大多是有聯系的,通過課堂的有效提問,有助于將新知識與舊知識有效地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更好的鞏固知識點;有效的提問能起到轉折和過渡的作用,教師要將數學內容與知識體制結合起來;在關鍵的時候提出問題,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性;在最后課堂要結束的時候提問,將整個課堂的知識點串聯起來,讓學生總結課堂內容,有助于知識的鞏固。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要合情合理,循序漸進,避免題海戰術跟“填鴨式灌輸式”,設置提問問題時要層層遞進,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發揮自主思考能力,能達到更好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在高中數學課堂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而不是趕鴨子上架似得被動型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高中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狀況和個人特點、教學內容等問題來設置問題,也要注意提問問題要有層次性和合理性,把握好問題的難易程度。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保障高中數學的整體教學質量,才能實現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提問。
【參考文獻】
[1]毛啟干.論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7:116+118
[2]徐云軍,馮霞.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方法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11)
[3]葉偉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