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紅
摘 要:在如今琳瑯滿目的教育形式之下,特色教育建設被學校推上重要位置。近年教師都積極參與學校特色建設。主要有以下成果:建立課堂過程管理思想,發揮執行層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全員讀書,營造書香校園;倡導情感管理,追求教師與學校發展相統一,校長發揮“支點”的作用維護師生關系,倡導學校建設人人有責的思想,深層喚醒師生的主體意識;美化校園環境,充實校園文化,注重師生素養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加大考核力度和管理,共同為書香校園建設工作貢獻力量。
關鍵詞:傳統文化;特色教育;案例;策劃
“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同理,班級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蓬生府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良好的班級文化能夠影響班級建設、學生個性,甚至能夠促進學生智能發展和人文品格的塑造,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糧,與校園文化相對應,旨在一切為了學生。
一、創建原則與實施原則
1.創建原則主要有以下三種
(1)科學性原則:按照本原則進行全過程的設計。
(2)整體性原則:注意整體,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
(3)活動性與自主性原則:按照德育要求,開展相關活動,鼓勵學生自主發展。
2.實施原則主要有三種
(1)全面性原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要落實到每名學生,育人為先,和諧發展。
(2)整體性原則:要形成一個系統的體系,且要體現在班級工作的每個角落。
(3)發展性原則: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這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長期發展的過程。
二、建設目標
1.新的校園文化體系的建設與班級文化建設息息相關
2.通過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班級文化,可以提高學生道德和文化修養,從而達到全面發展的目標,從而形成良好的校園風氣
3.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可持續發展道路
以班級文化建設促進校園文化建設,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模式能夠體現出學校的辦學思想,在學科教學、學校管理、校園文化等方面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
三、案例與建議
1.班級物質文化建設
(1)制作包含班級文化內容的班級合影和班主任寄語等的班級文化宣傳欄(班級板報)。
(2)可在教室空閑位置張貼班徽、班訓、名言警句等,體現每個班級特色的班級文化。
(3)搞好教室衛生,包括教室桌椅整齊,還可通過放置綠植為教室帶來勃勃生機,建立班級綠色文化。
(4)在教室設定固定位置作為班務公開欄,用于張貼學校通知、時間課表、值日表、學生守則等內容。
(5)為了加強學生安全意識,建立安全制度公示。
(6)教室應留出位置記錄學生的出勤情況,主要包括時間、應到人數、實到人數和缺席原因等內容。
(7)按照輪流制度,將學生分組定期更換和創辦學校規定范圍的主題的班級黑板報,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創作能力,彰顯特色,另一方面也可完成學校的統一要求。
(8)創辦班級心理健康日,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9)成立班級讀書角,可以通過學生捐贈和購買的形式獲得各類報紙雜志,方便學生課余時間閱讀,與書香校園的主題相對應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0)搞好寢室文化建設,定期舉行宿舍文化評比,統一宿舍物品的擺放,讓學生發揮創造力建設有自己宿舍風格的宿舍主題文化。
2.班級專題文化活動
(1)“讀一本好書,寫一篇感悟,獻一片愛心。”與我校創建文明校園,書香校園的理念一致,為了提高學生文化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校開展了第二屆讀書系列活動。為達到創建書香校園,鼓勵學生閱讀的目的。其主要內容有:學生在寒假讀一本內容積極向上且自己感興趣的書,并在讀完后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自己的理解和感想,鼓勵學生給貧困山區的學校捐書,接力讀書。另外還可向學校圖書館捐書,充實圖書館書類。
(2)“書香浸潤靈魂,文化滋養個性。”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圖書館開館的相關活動。如對館訓、文明標語等建言獻策,倡導學生文明借書,文明讀書,愛護書籍。圖書館為師生提供了一個閱讀的場所,“腹有詩書氣自華”,班委可以積極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同學們閱讀,使大家擴展眼界,養成熱愛閱讀的好習慣。
(3)“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教師開展“課前五分鐘講演活動”,內容圍繞中國傳統文化,積極向上,具有激勵作用的演講有利于良好的班風的形成。學生輪流演講,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并定期舉行比賽,進行評比和獎勵,激勵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同時,鼓勵學生對班級事務建言獻策,開辦一個建言獻策專欄,專門負責收集學生的好點子。
(4)主題班會,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主題班會對于班級文化的創建的意義重大。班會可每周一次或兩周一次,班會主題可與學校宣傳板報主題一致,也可以有其他主題。目前準備以“家鄉美”為主題開一次班會。
①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各自家鄉的風景名勝、風俗習慣、家鄉音樂和家鄉特色等。
②古詩詞問答活動。引導學生理解詩詞的內涵,尋找鄉情類古詩詞,一方面可訓練學生古詩誦讀的能力,另一方面可擴展學生的詩詞知識量,有助于其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③與民俗文化親密接觸。舉行民間手藝制作活動。民間手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剪紙、編織等活動,零距離感受民間手藝。此外,還可以觀看文化活動視頻,如舞獅、舞龍、太極拳等。
④因材施教。利用好班級里有特長的同學,創造具有班級特色的班級文化。
綜上所述,創建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班級文化建設。而各類文化系列活動則是文化建設的重要表現形式。我班博采眾長,積極響應學校號召,創建了具有班級特色的班級文化。
參考文獻:
[1]賈京華.班級文化建設評價機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4).
[2]景安琪.淺談高職院校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J].亞太教育,2016(2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