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芬
摘 要:新課標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目標,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也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通過結合新課程的要求,對現在的教學模式加以改進,使得小學語文教學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作為最終任務。因此主要通過分析新課標的實施現狀,提出小學語文教育新措施。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教學措施
新課標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已經得到了深入的實施,但是小學語文教學卻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在實際的教學中無論是在教學方式還是理念上都還存在一些問題。現今的小學語文教學沒能徹底激發學生的興趣,這就造成課堂氛圍沉悶壓抑,最終難以實現小學生文學素養的整體提升。因此就需要針對如今的教學現狀加以改進,解決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借助情境教學,提升興趣
小學生處于好奇心較重的年齡,因此會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充滿學習的積極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在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的時候就會將學習的主動性充分發揮出來,從而能夠自主展開思考,極大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當然,學生的興趣培養可以從營造適合的學習氛圍展開,讓學生在濃郁的學習氛圍中得以提高。情境的創造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入多媒體元素,將視頻、圖片等等滲透進語文課堂中,使教學活動更加形象生動。
例如,教師在講解《山村的早晨》這一文章的時候,可以借助PPT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鄉村美麗幽靜的早晨的視頻,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山村美麗的自然風光。隨后再針對文章進行深入的講解,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合理選擇兒歌,科學配置教學內容
兒歌識字教學活動的展開還存在兒歌內容篩選的問題,小學生對于外界事物接觸較少,對于社會乃至世界的認識少之又少,他們的認知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因而對于生字的認識和理解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在開展兒歌識字教學活動時應該選擇簡單易懂的兒歌,與學生的認知能力相適應的內容。一般人認為,兒歌教學只針對有較快接受能力、記憶力較強且字數掌握較少的學生,不利于這種教學方式的普及,選擇簡單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兒歌解決了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選擇《數鴨子》《兩只老虎》《小兔子白又白》《小燕子》等朗朗上口,容易傳唱的歌曲。等學生認字水平提高了一個階段再重新選擇難度有所增加的兒歌,科學地設計教學進度。當然在開展兒歌教學的同時必須牢牢以教學大綱為中心,把握好度,將兒歌教學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輔助環節。
三、多媒體開闊了小學生的語文視野
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搜集到海量的教學資源,讓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更充實豐富。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創造的教學情境更多彩、具體,小學生會積極主動進入情境參與學習活動,讓課堂教學有趣而高效。多媒體技術創建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進行課本學習內容的教學,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延伸,把教學內容有效拓展,利用更多的教學資源,開闊小學生的知識視野。例如,教師講解《長城》這一課的學習內容時,先讓學生認真仔細把課文閱讀一遍,理解課文的整體內容,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搜集到的長城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感受到長城的雄偉壯闊。最后,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小學生介紹長城修建的過程和修建的不易,它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鑄就的,以此來啟發小學生對課文進行思考和討論,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四、用故事讓學生融入課堂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小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中,可以利用有趣而神秘的故事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把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內容編成一個個有趣而生動的小故事,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這樣的授課方式就是故事授課,故事授課讓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內容更容易、更輕松。
例如,教師在進行《坐井觀天》這一課時的教學時,這篇課文實際上就是一個寓言故事,教師要做的改動較簡單,講解課文時只需要創新一下課文講解的方式,用表演對話的方式把這篇課文讀出來。讓一個學生站著扮演那只鳥,一個學生坐著扮演井底的青蛙,讓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加入自己的內心獨白和動作表演,創建一個坐井觀天的真實情景。因為學生的情感不同,不同學生扮演的青蛙的內心獨白也是不相同的,觀看的學生和老師更能全面理解到青蛙的感受,學生更會被多樣的表演方式所吸引,對這則寓言的寓意了解更加深刻。通過這樣的故事教學方式,學生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去。
綜上所述,針對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就成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教師通過采取新的教學策略,如利用情境教學、合作學習、多媒體教學等等形式,有效地創新了語文教學的模式,幫助學生建立了具有創新性的思維,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熊廣平.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1(8).
[2]王根才.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策略[1].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