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丹
摘要:大學專門用途英語可以合理運用挖掘技術、語料庫資源和智能化檢索技術,有利于建立一個主題、語法與語義等不同角度標準的語料庫系統,從根本上實現自動化多維度檢索的共享平臺,以數據挖掘為依據的語料庫教學方式。本文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基于語料庫的大學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研究與實踐,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語料庫;大學專門用途;英語教學
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創新的要求是基于語料庫的大學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方式改革,也是當前教育部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應該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促進基于互聯網和電腦的英語教學改革方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從教師模式、教學觀念等方面改變傳統的大學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方式。
一、大學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建設的發展現狀
在20世紀末期,語料庫從西方國家逐漸進入中國,各大高校便開展專門用于英語語料庫的建設與設計。上海交通大學學術英語語料庫是我國首個語料庫,屬于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專門用途英語有效運用語料庫資源與智能化檢索和挖掘技術,有助于創建一個語法、語義與主題等多角度標注的語料庫系統,實現多維度自動化檢索的共享平臺。下面向大家介紹大學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的發展現狀。
(一)數量較少,規模小
與大規模的通用語料庫相比之下,當前我國高校建成的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的數量是相當少。國內知名的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其一,軍事英語語料庫,隸屬于解放軍外語學院;其二,計算機專業的雙語語料庫(雙語),隸屬于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其三,香港法律英漢雙語對齊語料庫(雙語)。從理論上來看,如果語料庫的容量越大,說明其越具有代表性。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大型語料庫而言,國外研究學者Sinclair主持完成的COBULID語料庫,包含5億個詞匯。[1]而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包含1億個詞匯。目前國內建設的大學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規模是普遍較小的。上海交通大學學術英語語料庫的規模是相對較大,詞匯達到100萬。也有許多小規模的大學專門與用途英語語料庫,詞匯量在幾萬或者十幾萬,比如:美國職業籃球比賽賽事報道語料庫,隸屬于香港理工大學,詞匯數量在10萬左右。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在于大學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的應用范圍相對較小,專題較為專一。然而因語料庫的規模較小,所以直接影響基于語料庫開展的研究結果的真實性和語料的代表性。
(二)設計簡單
大學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與一般的語料庫進行對比,其涉及內容是較為廣泛的,包括專業知識、計算機技術以及語料庫語言學知識等等。所以設計大學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的時候,必須需要綜合考慮。比如:語料的代表性、語料選取的標準化等等。此外,大學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主要涉及到不同的專業門類子語料庫,對其進行設計的時候,必須要考慮語料的分類、語料的編碼問題。但是我國有些小規模的大學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在設計的過程中,并沒有結合以上幾個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只是堆積尚未分類的許多單純語料,在一定程度上,不僅難以獲取滿足要求的語料,而且降低基于語料庫開展的研究結果的信度。
(三)處理語料較為粗糙
語料庫是否真正適用的主要影響因素不是規模,而是其他的因素。比如:文本是否進行手動標注等等。[2]因為大多數早期的語料庫建設是通用語料庫,對于其開發的計算機標注軟件是較為成熟的,并且被廣泛應用。但是大學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的建設起步時間是非常晚的,而且針對其開發的相關計算機應用軟件是有限的,從而造成有些專門用途英語娛樂料庫需要進行手動標準,甚至有些語料庫沒有出現標注,降低專用用途英語語料庫的有效利用率。
二、基于語料庫的大學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
語料庫,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工具和教學模式,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點關注。越來越多的教學研究學者重視語料庫的在線查詢、免費共享以及自動檢索等優勢。[3]在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語料庫語言學逐漸引入外語教學實踐。如今,基于語料庫的外語教學研究已經發展為國內外大學英語教學的新興發展趨勢,重點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展開:其一,研究學習任務,數據驅動式學習,代表一種新興的基于語料庫數學學習外語的方式,對以教科書和教師為中心的傳統外語教學方式帶來嚴峻的挑戰;其二,開發教學資源,合理利用語料庫積極開發學術詞匯表,用于閱讀寫作教學和設計學術英語詞匯,促進學術英語方面的研究;其三,建設語言教學語料庫,越來越多完善的語料庫被開發,比如: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密歇根學術口筆語語料路在教學方面充分發揮重要的作用;其四,許多語料庫學者關注語料庫課堂中新技術的作用。[4]比如:著名研究學者梁冒成在2003年,研討怎樣利用WordPilot在外語教學過程中自己建立小型語料庫;研究學者王立非在2007年仔細分析外語教學研究中WordSmith方式的應用。
基于語料庫的數據驅動的研究成果在外語教學領域獲得顯著的效果。比如:學者張振虹和張劑華分別在2014年、2008Ian研討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在線語料庫的運用,戈玲玲在2012年研究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語料庫的效果應用和模式,并且通過對比分析可以發現語料庫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為英語研究與教學提供全新的思路。由此可以得出,基于語料庫的數據驅動學習不僅為學生提供開發語言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發散思維意識,而且為學生創建現實存在的語境。因此,在大學專門用途英語教學中具有明顯的功能。
從建構主義的角度來看,他們認為學習過程就是學習者對不斷建構認知信息的過程。語料庫憑借其許多真實的語境共現、語言素材的作用,使學習者在語言信息的現實再現中認真觀察語言的使用規律和使用特征。[5]所以在大學專門用途英語教學中應用語料庫,有助于模擬自然語言習得制度,與建構主義關于語言習得制度的理論知識符合。但是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及建筑的語料庫應用研究在歐美國家屬于一種新型的研究領域,而國內實踐和理論研究中沒有引起學者的重點關注。
三、結語
經過長期的發展,國內語料庫語言學逐漸變得成熟。語料庫建設技術在日益進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由通用英語向專門用途英語進行轉型的背景下,教師要按照實際需求,設計成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為高校英語改革、研究專門用途英語以及大學英語教師向專門用途英語教師轉型提供便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董記華,吳昊.基于語料庫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有效性探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02):45-47.
[2]邱鵬程.英語語料庫輔助下的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探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2):374.
[3]王利娜.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建設的現狀及對策[J].海外英語,2016(05):121-122+127.
[4]秦平新.基于語料庫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16,19(03):66-68.
[5]張濟華,高欽,王蓓蕾.語料庫與大學專門用途英語(ESP)詞匯教學探討[J].外語界,2017(03):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