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 要:初中的班級管理需具備要比小學和高中都更高的管理水平,做更多的工作。班級管理好壞,會影響學生的成長和前途,也會影響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聯系學校、家庭、社會的紐帶,這就要求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好管理者的主觀作用,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校的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激勵;交叉;制度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1-18
作者簡介:張 勇,男,湖南省張家界國光實驗學校教師。
我當了多年的初中班主任,根據自己的班級管理實踐,結合調查了解到的情況,我深切地認識到,初中生的心理比小學生復雜得多,又沒有高中生成熟,表現得易變、多變、躁動、叛逆,缺乏理性,易受誘惑,沖動、難以自制,難于管理。有的家庭管理一兩個孩子都覺得惶惑無奈,非常吃力,對于擁有幾十個孩子的班級,管理起來難度更大。這是擺在班主任面前的很棘手的問題,但這個問題我們又不能回避。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
2016年下學期剛開學時,湖南省張家界國光實驗學校通過學生性別和成績搭配,將初一年級隨機分成了28個均衡班級,我任200班的班主任。剛開始,各班成績無懸殊,但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各班的學習成績就有了很大的懸殊。就我班而言,綜合排名居全年級第5名;全年級前100名,我班占了11名,是最多的;七科的平均分都在五至十名,很平衡。第二學期,尖子生進一步突出,各項工作都排在了年級的前面,成了年級的模范班級。我是怎么做的呢?
一、剛進校時學生的基本狀況
2016年9月初,我通過走訪家長以及學生在小學時的老師、同學,了解了我班學生進初中前的一些情況,有下列不好的現象。
(1)缺乏良好的行為習慣。主要表現在: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好的行為習慣,不愿意承擔責任,做事喜歡推脫,不愛勞動,等等。
(2)學生與教師和家長鴻溝增大。調查顯示,63%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心里話只能和同學說,與父母說心里話的只占21.9%,與老師說心里話的只占3.3%。這些數據表明,父母、老師與孩子存在著一定的隔閡現象。父母認為,孩子成績優秀、進重點中學、考上重點大學就是好的,他們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家長極少關心營造安全、和諧、民主、多彩的家庭氛圍,欠缺培養孩子豐富的情感世界、獨立自信的心理和自覺自理的良好行為習慣。然而,過高的期望帶來的是孩子的無望,過度的呵護帶來的是孩子的無能,過度的關心帶來的是孩子的無情,過度的干涉帶來的是孩子的反感,過度的指責帶來的是孩子的失落。這些問題成為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主要矛盾和溝通的主要壁壘。
(3)尋求網絡慰藉。這主要表現在玩電腦和手機,青少年既是潮流文化的追隨者和崇拜者,也是新興傳媒工具的使用者。調查顯示,占25.1%的同學有3-5年的網齡;占24.2%的同學每周平均上網一次;占42.1%的同學平均每次上網時間為1-2小時;占50%的同學上網主要地點在家里。個別學生以虛擬代替真實,逐步厭棄現實世界,在自閉空間中尋求心靈慰藉。青少年的網絡問題既反映出傳統教育在新的傳導技術面前的無奈,也反映出當代青少年的思想認識水平、自律自控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識別篩選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二、我的班級管理點滴
1. 率先垂范,樹立榜樣,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校的一切都在影響學生思維?!痹趯W校里,班主任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最長,因此,班主任在學生面前應該規范自己的行為,努力做學生的榜樣和表率,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班主任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帶頭做到。衛生方面,注意室內有無垃圾,看到紙屑及時撿起,久而久之,學生自然會受到感染;文明禮儀方面,路上碰到學生微笑著點頭示意,學生做錯事時從不諷刺挖苦他們,而是耐心教育。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現代社會,教師更應提高自身素質,當好學生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2. 建立健全具有特色的班級管理制度
班級管理制度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規范學生的行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可以改善師生的關系。
(1)制定細致的班級管理制度。先和班委會擬訂,再和學生們修改,然后表決通過,少數服從多數,形成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
(2)管理方式。我班的管理和其他班級相比,更具有特色,那就是交叉管理。具體是這樣的,每個學生的基本分是100分,首先是編好座位,分成4個大組8個小組,選好小組長,每個小組好差搭配;其次是第1小組的小組長與第2小組的小組長交叉進行作業的收交、檢查、評分。3、4小組,5、6小組,7、8小組也這樣交叉檢查評價,每天放學時登記,每周末由班長給小組評分和排名。最后是根據分數的高低進行評比,好的表揚獎勵,獎第一、二、三、四名,差的找出不足,今后改正,再次根據得分情況重新分組,激勵學生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好學風。
(3)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要管理好每一個學生,培養良好的班集體,單憑班主任個人是絕對做不好的,加上我是28個班的年級組長,年級組的事本身就多,如果不發揮班干部的作用,很難起到年級組的領頭羊作用。選好班干部是首要工作。學生剛進入初中,彼此間很不熟悉,我根據經驗,先目測了一批班干部進行試用,通過一個月的表現,再次更換,直到期末,我才選出班級最優秀的班干部隊伍,分好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人。管衛生的、紀律的、就餐的、兩操的、作業交送的,等等,有多少管多少。周一至周五每天有一名值日班長,負責當天的各種小結總評,好的方面發揚,不足的改進,我也會幫助他們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3. 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促進班級和諧發展
我班共有61名學生,每一個學生都牽涉一個家庭。一個班級,一個學校,若不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很多矛盾就會凸出,特別是家校關系,會牽動社會,造成很大影響。我認為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應該處理好以下三方面的關系。
(1)處理好老師與家長的關系。每個學生都享有義務教育的權利,不能體罰和歧視學生。老師和家長的矛盾,主要是在不聽話學生的教育上面,老師管不住,家長又不配合,出現了意外情況,家長只找學校和老師。如何處理家長和老師的關系呢?我是這樣做的:一是開好家長會,協商家長和老師共同管理班級和學生,爭當優秀班級,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家長五名,組成班級家長委員會。班主任不好處理的由家長委會出面協調處理。二是進行家訪,了解學生家庭情況,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2016年下期,我對16名特殊家庭的孩子分別進行了家訪。在初一和初二兩年內,班上的學生我會全部家訪,和家長面對面溝通,這樣做可以解決很多實際問題。三是開放課堂,讓家長隨時走進教室,看看老師的敬業精神,觀察自己子女的學習態度,了解班級的管理情況,等等。家長有好的建議我采納,我自身或者班上有不足的就改進。四是多進行親子活動,學生在校和老師相處,在家里和家長相處,因為學業的原因,相處都是長輩和晚輩的關系,心靈沒有得到很好的溝通,充分利用周末休息的時間進行親子活動,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彼此心靈上的顧慮。五是落實好家校聯系本,當天的任務記在聯系本上,同時通過家長微信群發給家長,家長督促孩子完成學業任務,并寫好給老師的話,便于老師掌握信息,更好地有針對性地管理。
(2)協調好任課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建立優秀的班級,班主任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在創建中應從這幾方面入手:一是開好班級任課老師聯系會,介紹班級基本情況、優秀生、潛能生、身體異常的學生、班級薄弱科目,等等,以及采取怎樣的措施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提高課堂效率。二是對于臨時產生的師生矛盾及時處理,改善師生的關系。三是給任課老師一個好的課堂紀律,學生在班主任面前很守規矩,對于謙和的任課老師個別學生故意搗亂,作為班主任就開好教室的后門,不定時觀察課堂,對于講小話和搞小動作的學生課后及時教育,以免再次發生擾亂課堂現象。
(3)營造和諧的班級環境,處理好學生和學生的關系。一個班集體,難免會發生摩擦和碰撞,甚至打架,這時班主任就要出面解決好學生的關系,使他們愛同學、愛集體、愛班級,共同建設一個文明的班集體。
4.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尖子生,提高潛能生的成績
剛進入初一,各班成績幾乎沒有差別,通過一學年的培養,各班懸殊較大。2016年下期期末考試,我班前十名就上升到了3人。為什么會取得這樣好成績呢?我是從這幾方面去做的。
(1)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為什么同樣的科目,各個班級的成績不一樣呢?這就說明教學方法很重要。讓學生掌握一個知識點,是通過多媒體,還是實驗或者打比方引入?課前就得認真備課,采取最佳的方式進行教學,力求提高課堂效率。
(2)抓好課堂紀律。好的課堂紀律,就有好的學習風氣。我班成績較好,尖子生多,就是因為有好的課堂紀律和學習氛圍。
(3)編好座位。每個班每個學生的特點是不一樣的,別小看編座位,也有一定的學問。我是這樣編位的:好差搭配、男女分開、不定時交換、愛講小話的插開(且放在班主任隨時可以觀察到的地方),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提高成績。
(4)定時培優輔差。每天的第八節課是自由安排時間,星期二、四兩天培優,星期一、三、五輔差,并且不定期檢測,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共同提高各方面的成績。
(5)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這主要是利用周末的時間制定好計劃,親子活動、參觀博物館、親進大自然,等等,讓其參與其中,體會各方面的樂趣。
(6)培養學生的愛好和特長。每個學生的愛好是不相同的,根據學生的愛好,成立興趣小組,培養出音、體、美等特長生,向其愛好方面發展。
(7)勞逸結合?,F在的中學生,為了奔前途,周一至周五要學習,周末要補課,幾乎沒有休息時間,絕大部分的學生適得其反,成績不僅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了。我的做法是:不管春夏秋冬,中午一定要休息;每天回家后九點一定要睡覺;早上6:30定時起床;周末最多八小時的特長訓練或學習。這樣會消除學習上的疲倦,提高學習的效率。
5. 公平公正,不偏不袒
對待學生,必須平等而又民主。班主任對全班同學要一視同仁,公平對待,不能有優差之別、貧富之別、親疏之別,更不能歧視任何一個學生,哪怕是生理或心理有殘疾的學生。面對千差萬別的學生,應該看到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全面地、辨證地認識學生,不宜過早地給學生下結論。平等地對待學生就是要為學生提供公平的競爭,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尊重每個學生的進步。對于學生而言,他們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尤其是一些后進生。一般來說,后進生有較重的自卑心理,他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但同時又有較強的自尊心,對老師的當面批評或指責,會產生逆反心理和厭煩情緒。當老師初次與差生談心時,一定要放下架子,否則,會使師生關系陷入僵局。因此,對差生教育時,必須堅持平等原則,使他們時時感到老師可親、可敬。在教學時班主任要盡量給所有的學生同樣的學習機會,讓他們感覺到教師是公平的。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覺得自己是班級大家庭中的一員,人人都有主人翁的姿態。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班主任的工作也要與時俱進,班主任擔負著教育者、組織者、指導者的重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做到張弛有度,走近學生,發現學生,更好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促進學校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偉勝.班級管理新探索[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34-95.
[2]邰江波.班級崗位輪換制——走向民主與公正的起點[J].中國教師.2007(2):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