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蓮
摘 要:本文針對基層黨校學員黨性教育的研究,將從黨性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對黨校學員黨性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基層黨校工作實際,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從而不斷提高黨性教育工作水平。此次研究選用的是文獻分析法,通過查找相關的文獻,為文章的分析提供理論基礎。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提高基層黨校學員黨性教育的接受水平提供參考性意義。
關鍵詞:基層黨校 黨性教育 教學形式
前言:黨性教育是黨校培訓工作的核心和靈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秉承黨的優良傳統,進一步突顯黨性教育的戰略地位,對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性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標。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許多黨員干部的思想觀念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黨性不足成了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培養基層骨干力量的“主陣地”,基層黨校要始終圍繞“黨校姓黨”的辦學方針,切實抓好黨性教育這個主業,講好黨性教育這個主課,不斷增強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黨性教育的重要性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堅定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通過加強黨性和道德教育,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基層干部作為黨政的“宣傳者”和決策的“執行者”,是基層群眾與上級政府的主要“聯絡人”,其黨性的強弱與惠民政策的落實、矛盾糾紛的調處、群眾訴求的解決均有著較為直接的聯系,因此,作為基層黨校,加強對基層干部的黨性教育,不僅能夠實現黨員干部的全面發展和黨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而且對脫貧攻堅戰的勝利、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黨校學員黨性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程度不夠。據相關調查顯示,某基層黨校過半的學員認為學校里開設的課堂對自己日后的基層工作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幫助,實務性強的課程幾乎沒有。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多數基層黨員的思想認識程度還不夠,其認為黨性教育更多的是“紙上談兵”,對自身前途的發展毫無幫助,由此便會對黨性教育課程提不起興趣,思想覺悟始終無法得到提高。
(二)教學針對性不強。對于如何進行基層黨校的黨性教育工作,我國有明顯的條例規定,該條例規定黨校應分類別、分層次地進行教學設置,但是目前我國卻沒有基層黨校能夠做到這一點。多數基層黨校都會為黨性教育設置獨立的單元課程,但教學內容停留在信念教育、宗旨教育、敬業教育等方面,而沒有分類別、分層次地設置教學內容,使得教學內容的針對性無法加強。
(三)教學形式較傳統。進入基層黨校學習的學員基本都是日后要進入基層工作的公務人員,傳統的教學形式無法使其深刻地感受到自身的使命感與責任感。目前,基層黨校進行黨性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為現場教學,二為課堂教學,三為人物故事激勵法,以上三種方式雖然能夠讓學員明白什么是黨性,但過于形式化,假、大、空情況嚴重,不利于學員思想覺悟的提高。
(四)師資隊伍不完善。據相關數據顯示,僅僅是縣級的黨員干部就高達一千多人,但基層黨校能夠進行黨性教育的教師卻不足十五人,且隨著國家對黨性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基層黨校教師的教學任務越來越重,教師無法對同一課題進行深入研究,而是年年更換。另外,基層黨校教師多是本科學歷,受環境影響又缺乏外出學習的機會,教學水平無法得到提高。
三、加強基層黨校學員黨性教育的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程度。第一,基層黨校在設置教學計劃時,應當將黨性教育劃分為一個獨立的單元,保證黨性教育占總課時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多,這樣不僅能夠充實教學內容與時間,而且利于教師進行課堂管理;第二,基層黨校應當建立完善的教學評估體系。基層黨校應當將黨性教育的學習納入評估體系中,為每一位學員創建一個單獨的檔案記錄黨性教育的學習情況,對不認真聽課的學員及時提醒并更正其行為,并將檔案定期上交上級部門,以此提高學員的思想認識程度。
(二)深化教學內容。首先,教學內容以“黨性”為主。基層黨校的教師應在課堂上將我國黨性的一系列內容講述清楚,使學員對黨性一詞進行深刻理解,包括其具體內容、特點、與他國的差別等;其次,強化黨性教育規律。在黨性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在尊重黨性教育的內在規律上再進行規律的強化,以及教學內容的深化;最后,注重教學針對性。基層黨校中的學員層次各異、年齡各異、特點各異,教師應根據具體學員的特點進行黨性教育,對于剛剛入黨的學員多進行理論教育,而對于馬上進入基層工作的公務人員應多進行實務性教育。
(三)創新教學方式。第一,以學員為主體。黨性教育應當以學員為主體,教師可以利用探究法、談話法、分組法、談論法等方法,使學員真正地融入到課堂中,提高每位學員的課堂參與度;第二,開展黨性教育活動。除了課堂教學,基層黨校還可以組織一些活動,以此來提高學員的黨性,例如演講比賽、拓展訓練、情景演練等;第三,引入網絡教學法。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開展網絡課堂或課外論壇,建立黨性資源庫,潛移默化地提升學員的思想覺悟。另外,基層黨校還可以組織學員進入紅色革命圣地進行現場教學,使學員切身感受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責任。
(四)完善師資隊伍。首先,引進高學歷人才。基層黨校可以通過公開招聘的形式引進高學歷的年輕人才,為基層黨校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增強學校活力;其次,完善考核機制。基層黨校可以建立公開課試講制、學員評分制,并納入教師考核體系,以此規范教師隊伍;最后,加大培訓力度。基層黨校應當加大對黨性教育教師的培訓力度,將教師送往更高級別的黨校或科研機構進行學習,以此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除此之外,基層黨校還應當邀請優秀黨員干部、學術專家加入教師隊伍中來,成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質、高能力的專家團隊。
結論:為了提高基層黨校學員黨性教育的接受水平,本文將對加強基層黨校學員黨性教育的思考作為主要研究內容,在闡述黨性教育重要性的基礎上,對提高思想認識程度、深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完善師資隊伍等具體建議做出系統探究,研究結果表明,基層黨校學員黨性教育中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思想認識程度不夠、教學針對性不強、教學形式較傳統、師資隊伍不完善等。在未來,還需進一步加強對基層黨校學員黨性教育的研究,進而確保黨性教育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