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呈瑜
【摘 要】隨著網絡的傳播,“了解一下”逐漸成為一個網絡熱詞,為網民們行調侃、科普和營銷之能事。本文將從“了解一下”中提取“V+一下”的語法結構,將其分類為“V+一下1”和“V+一下2”。而“了解一下”是典型的“V+一下2”結構,分析加上“一下”后在主觀上其動詞的動作量減弱,使得動作目的性的減弱、動作幅度的變小、動作難度的變小,但說話人主觀上的意愿沒有發生改變,而是通過禮貌原則使得話語變得委婉緩和,更利于聽者接受。
【關鍵詞】“V+一下”;語法化歷程;動量減少;禮貌原則
一、前言
在2018年的1月7日,陳奕迅的粉絲在其某活動現場喊:“陳奕迅!游泳健身了解一下”,這個視頻在微博上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至此“了解一下”這個說法就走紅網絡。同月17日,周杰倫因為買奶茶而被網友調侃發胖,他聲稱自己“不是胖只是壯”,其演唱會上就出現了“游泳健身了解一下”的橫幅。
“×××了解一下”就這樣開始流行于網絡,應用于網友們各種推薦、吐槽的情況。比如看綜藝《創造101》,會說“山支大哥了解一下”;比如想理發,會說“Tony老師了解一下”;比如嫌棄男朋友拍照把自己拍丑了,會說“直男拍照了解一下”。
而探究“了解一下”走紅網絡的原因,除了機緣巧合,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了解一下”巧妙的語言構造。
二、“V+一下”的語法化歷程
首先,可以把“了解一下”這個結構歸納為“V+一下”的語法形式,而過去的語言學家對其語法意義持有不同的觀點:
趙元任:“一下”為動量詞,表示動作的次數。
呂叔湘:“V+一下”表示一次短促的動作。
朱德熙:“一下”為專用動量詞表示動作的次數。
劉月華:“一下”為專用動量詞,表示動作的次數,一般用于短時間的動作,同時,“一下”有舒緩語氣、委婉表達主觀愿望的作用。
胡孝斌:“V+一下”表示具體的一次動作、動作的短時、少量和嘗試義。
呂叔湘先生在主編的《現代漢語八百詞》中認為,動量詞“下”用于動作次數主要有兩種格式:一是“動詞+數詞+下”,如“鐘敲了三下”、“樹枝擺動了幾下”;二是“動詞+一下”,表示一次短促的動作,如“給我看一下”、“你去問一下老陳”。
日本學者相原茂先生在1984年將這一分類進行了概括總結,把“V+一下”分為了“V+一下1”和“V+一下2”兩種。“V+一下1”是數詞“一”+量詞“下”,表動作的次數,可以有“一下、兩下”;而“V+一下2”則表示少量、短時等的意味,沒有“一下、兩下”的形式。
根據這種分類,“了解一下”應該屬于“V+一下2”,因為只有“了解一下”沒有“了解兩下”。
三、“V+一下”的意義
根據以上的分類,分析得知“V+一下2”的語法意義主要是表示減量的意思,包括動量小和時量短兩類。而在這里的動量小可能也包括動作、行為等方面,如動作目的性的減弱、動作難度的變小、語氣變得緩和等。
那么當別人說“山支大哥了解一下”是僅僅要我們去百度她的資料,簡單了解一下這個選手嗎?其實我們都明白,說話人是想要我們去看她的節目,支持她,給她投票。那么怎么解釋說話人的真實想法和實際語意表達有出入的這種情況呢?
如例句:
例1:明天準備看一下書。
看書本是為了學習知識,但是加了“一下”后,似乎說話者只是把看書作為一種打發時間的消遣,而他故意淡化看書“學習”這一目的,也是為了說話更加輕松隨意。
例2:先生,可以請您幫我撿一下書嗎?
“撿一下”這種說法從主觀上降低了“撿”的難度,語氣更加委婉,使聽者更易接受。
我們可以從例句中分析得出:動量小,不一定是動作的量在事實上的減弱,可能是在主觀上減弱動作的量從而舒緩句子語氣,達到委婉表達說話人主觀愿望的目的。
學者朱景松先生指出:“動作的量,不能僅僅理解為動作時間長短、次數多少,而應該包括動作、行為、變化的各個側面、各個環節可以有廣義量的因素。”而且,所謂減弱動作的量,指的是說話人的一種主觀上的傾向,并不是動作、行為、變化的量在事實上已經有所減少。
所以“山支大哥了解一下”雖然說話者主觀上通過“一下”減小了動作的量,但并不是指說話人只是想要聽者簡單了解一下,而是通過此來緩和語氣,使請求更加禮貌。
四、“V+一下”與禮貌原則
而要解釋主觀上減小動作的量使語氣更舒緩則要運用語用學中的禮貌原則。禮貌是言語交際中要遵循的一條重要準則。現實生活中,在許多言語行為中都有“禮貌原則”的體現,“V+一下2”就是其中之一。
在粉絲用“山支大哥了解一下”句型向你推薦選手孟美岐時,這種“了解”的動作對于你來說可能是有利的,如果你也很喜歡這位選手,但是如果你不關注她的話,這種行為對你來說是不利的,因為可能會浪費你的時間。然而,這對于粉絲來說顯然是有利的。
因此根據禮貌原則,粉絲要把對你的不利降到最低,那么將動作量減小就比較有效。“了解一下”中“一下”在句子原意未變的情況下,減小了動作的量,降低了動作的難度,從而委婉地表達了說話者的意愿,使聽者更加容易接受。
五、結語
我們通過對“V+一下”結構的研究探析“了解一下”句式走紅的原因,其脫胎于粉絲對自己偶像的喊話,后來擴展到各個領域,而解析其構造可以概括為“V+一下”的結構,及其背后的動作量減少和禮貌原則。我們也可以了解到現在諸多流行語言走紅的背后多是由現代漢語的語法、韻律和字詞結構作為支撐的。可見語言學是現代流行語言文化背后的一個巨大的推力,對我們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參考文獻】
[1]朱麗萍.“V+一下”格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
[2]甘智林.“V+一下2”格式的語法意義[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9(5).
[3]朱景松.動詞重疊式的語法意義[J].中國語文,1998(05).
[4]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2016.
[5]路崴崴.“V一下”結構研究[D].吉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