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國內的大學生對微信和微博、以及論壇和貼吧等即時通訊軟件和社交媒體使用的頻率逐步的提升,對大學生的價值理念和人生理想等方面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新媒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較大的挖掘空間,因此在對網絡思政教育的作用性研究演習以后,可以在對高校大學生開展新的角膜模式中將有點充分的借鑒和學習,對整體的學術研究也能夠產生有利的一面,因此越來越多的老師對新媒體教學更為喜歡。高職院校中老師立足于新時代的背景下,將媒體的強大功能性進行充分的發揮,讓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與高職生的成長和經濟轉型的發展緊密的相契合,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的意義。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戰與創新
隨著世界經濟和社會的不斷向前推進,科學技術也呈現出日新月異的發展趨勢,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國內的大學生對微信和微博、以及論壇和貼吧等即時通訊軟件和社交媒體使用的頻率逐步的提升,對大學生的價值理念和人生理想等方面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析以后,可以將新媒體媒介進行充分的使用,對其開展思政教育過程中的作用性有效發揮,以此來幫助大學生構建出正確的價值理念。對于新媒體的思想政治教育來講,其具有較大的挖掘空間,因此在對網絡思政教育的作用性研究演習以后,可以在對高校大學生開展新的角膜模式中將有點充分的借鑒和學習,對整體的學術研究也能夠產生有利的一面。對于新媒體時代中的高職學生來安靜,其在對思政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對其使用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會逐步的將學生出現對課程枯燥的感覺,因此越來越多的老師對新媒體教學更為喜歡。高職院校中老師立足于新時代的背景下,將媒體的強大功能性進行充分的發揮,讓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與高職生的成長和經濟轉型的發展緊密的相契合,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的意義。
一、新媒體時代對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素材
現階段國內的高職生因其自身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加之未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其在對課程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呈現出較小的興趣度,特別是思政教育課程,因此門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如果使用傳統的說教式的教學模式,就會讓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積極性不斷的降低,不能夠收獲好的教學成果。因此在對高職生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將新媒體技術充分的使用,可以將社會中的焦點和熱點的問題有效的匯總,同時將新媒體技術中的聲音和圖像等使用,可以將思政教育課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有效的增強,進而對高職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全面的提升,以此來對教學的成果不斷的增強。
(二)暢通了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對于傳統的高職生思政教育課程來講,其往往使用單一的說教式教學模式,在課堂中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和溝通頻率較低,因此學生的積極自主性不能夠充分的發揮。對其深層的因素進行研究后可以發現,其主要就是高職生自身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同時因自身的表達能力欠缺等,出現了思政教學老師與學生不能夠及時的溝通和交流。在對新媒體技術充分的使用以后,可以構建出虛擬的世界,將學生主體的身份和學歷,以及年齡等方面進行有效的屏蔽,對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障礙有效的突破,讓老師和學生之間能夠充分的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溝通和交流,發表自身不同的見解。此外思政教學老師也可以通過該平臺,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狀況進行有效的掌握,進而對教學的成果不斷的提升,全面的將思政教學課程的質量增強。
(三)搭建了高職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
從教育學的視角來看,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性發揮是重點關注的方面,在思政課程中對新媒體技術使用,可以將高職生的課堂有效的延伸,有效的將課程知識教授的范圍擴大,能夠對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調動。同時老師在進行課程教授的期間,也不僅僅是作為知識傳授的主體存在,還要負責相應的組織和引導,為高職生的思政學習給予良好的平臺和素材。
二、新媒體技術給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
(一)增添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難度
新媒體在出現以后就受到了民眾的廣泛關注,因此具有便捷和共享,以及開放和及時的特性,學生在對思政課程學習的期間受到了一定的挑戰。在新的時代中,網絡中腐朽的思想和文化,或者是與社會公德向悖逆的信息,在網絡的背景下得到了一定的傳播,如果不能夠對其正確的引導,就會對高職生的三觀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在開展思政課程教育的過程中,對傳統思政教學的內容和效果造成一定的沖擊,進而讓思政課程的教學難度不斷的增強。
(二)影響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良性發展
對于網絡來講,因其虛擬的特性對學生的主體性能夠充分的尊重,因此學生能夠在網絡的平臺中將自身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的發揮,對于高職生的自我表現可以產生積極的作用。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看,高職生較長時間的停留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在現實中較為容易出現社交困難的情況,因此對于國家和社會,以及周邊朋友等都會出現冷漠的態度,讓其在性格的方面出現孤僻和冷漠的情況,嚴重的情況下還會造成心理層面的危機感,對其人格的發展造成較大的影響。
(三)挑戰了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對于新媒體技術來講,其對于學生的感官能夠產生最為直觀的刺激,因此可以將高職生的視覺和聽覺以及觸覺等方面充分的調動起來,讓其在體驗的過程中有效的接受思政課程的相應內容,同時在此方面,對于課程的教學也產生了一定的挑戰。傳統的思政課程教育,其使用粉筆和黑板就可以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學生在此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會逐步的出現懈怠的心理,因此與新時代的新媒體教學要求也不能完全的符合。所以對于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學老師來講,要對新時代的挑戰有效的感知,在對教學的理念進行有效的轉變以后,通過對新媒體的技術進行充分的學習和使用,以此來講思政課程的吸引力不斷的增強,將自身的現代教學模式與時代的背景充分的融匯。
三、新媒體環境下創新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分析
(一)轉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積極適應新媒體手段
對于傳統的思政課程教學理念和方法來講,與新媒體的要求完全不符合,以此對于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學課程老師來講,要將教學的理念有效的轉變,立足于學生的基礎上構建出新的教學思想,在將高職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充分的調動以后,構建出老師和學生雙向的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同時還要對高職生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權充分的尊重。在對新媒體的建設和應用已經管理的期間,不僅僅要全面的掌握新媒體的相關知識,還要會使用新媒體,來讓其作用性充分的發揮,激勵學生將自身的想法和意見充分的表達,才能夠不斷的將教學的成果提升。
(二)提高媒介素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
高職院校的師生都應該提高媒介素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具體來說,作為高職大學生要提高對各種信息網絡內容的甄別能力、選擇能力、判斷能力以及思辨反應能力,不沉陷于網絡的泥潭,影響自身身心健康發展,也不在網上胡亂傳播有關違法和有害信息,增強參與新媒體技術的法律法規意識;作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動適應新媒體,提高掌控新媒體技術的能力,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與學生主動溝通與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同時通過開展知識講座、社團活動、新媒體技術體驗等活動幫助高職大學生普及新媒體知識,培養其媒介批評能力,從而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引起學生的內心共鳴和思想碰撞,最終向學生傳播正能量。
(三)拓寬教育途徑,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及方法
在新媒體的背景下,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展開思政教育期間,往往會對各式各樣的宣傳內容有效的接觸,因此思政教學的理論課程要和新媒體技術充分的融合,立足于新媒體技術的基礎上,根據不同高職生的身心發展特征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思政教育老師可以通過對個人微博定期更新的方式,對國內和國際上熱點和焦點的事件有效的更新,將自身的見解和意見發布,同時還可以將個人的體會等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引導高職生逐步的構建出正確的三觀。
結語
總體來講,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政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對面對的機遇和挑戰有效的感知,使用大膽的思維來對教學的思維有效的創新,在對教學的方法全面的改進以后,將載體的建設不斷的加強,還要對資源的平臺進行全面的優化,才能夠將思政教育的規律進行充分的把握,進而讓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政教學工作更為現代和科學化。
參考文獻:
[1] 田慧.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11):11-15.
[2] 易小鳳.互聯網+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路徑創新[J].神州,2017(11):258-258.
[3] 王燕平.自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8):33-33.
[4] 劉姣.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高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分析[J].新商務周刊,2017(10):144-146.
[5] 李善戰.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7(30):189-191.
作者簡介:李規
工作單位:婁底職業技術學院
李規(1982-7)、男、漢、湖南漣源、婁底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本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