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洪濤
摘 要:指出了環境監察執法的效能與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敗關系密切,分析了我國環境監察存在的問題,為了提升環境監察執法效能,從職責關系、執法模式、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初步性的思考和建議。促使不斷地進行制度的改革創新,以打贏環境污染防治的攻堅戰。
關鍵詞:環境監察執法;效能;改革創新
2015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新環保法首次規定了環境監察的法律地位,給予了環境監察執法更大的權力,提升了環境監察的威懾力,給長期乏力的環境監察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如何把握住新環保法給環境監察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只有通過不斷地加強自身的隊伍建設,創新執法模式、提升執法效能,打造出一支適應當下嚴峻環境形勢的環境監察新軍,才能完成時代賦予環境監察隊伍的光榮使命。
一、環境監察執法面臨的問題
1、基層環保部門的能力建設不足。環境監察執法的執行層面主要在基層環保部門,而基層環保部門的配套資金少,環境監察和環境監測的能力建設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環境監測作為給環境監察執法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保障的部門,其能力建設也關系到執法的效能。
基層環境監察主要存在的問題:①環境監察執法人員編制、必要的執法設備和執法車輛缺乏;②環境監察執法人員的素質和水平參差不齊,專業化的人才梯隊建設亟待加強,既精通環境學知識、又熟悉法律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缺乏。
基層環境監測主要存在的問題:①監測設備跟不上環保的形勢和要求?;鶎颖O測站能夠監測的污染項目非常有限,對重金屬、持久性有機物基本不能監測;②人員素質適應不了新的監測設備、任務的要求。部分基層環保部門在解決了資金和設備問題后,由于后期培訓跟不上,導致無人會使用,造成環保資源的浪費。
2、基層環境監察工作壓力大。形容基層環保監察工作狀態有幾種說法:“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壓力大,風險大,難度大”、“任務落實在基層,矛盾化解在基層,問題解決在基層”等。這些說法反映出了基層環境監察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基層環保部門科室劃分較為粗略,負責環境監察的職能部門往往對接著上級好幾個處室的工作。基層環境監察人員除了要做好日常的企業排污監管和信訪投訴處理工作外,還要完成上級多個部門分派下來的各類專項工作。在被瑣碎事務分散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基層環境監察人員經常會出現執法不規范、不到位,檢查走過場的現象。
二、對環境監察執法的建議
1、厘清各級環保部門的職責。通過考察主要西方發達國家的環保管理經驗發現,大多數國家采用的思路是放權和下移環保執法重心與資源,中央環保部門只參與標準制定和監督工作。德國聯邦環保部的主要職責是立法,執法主要由各州環保部承擔;美國聯邦環保局的主要職責是制定環境標準,州環保機構負責具體的貫徹與實施。在我國,中央與地方環保部門的環境監管職責范圍還不甚明晰。中央環保部在負責宏觀管理和監管職能的同時,還承擔著很多具體的管理權限。不僅使中央環保部承擔著巨大的工作量,同時還增加了行政相對人的交易成本。厘清中央與地方環保部門的職責,有助于提高中央環保部的宏觀調控能力,激發出地方環保部門的積極性。中央環保部的主要職能定位應該是宏觀管理、政策指導以及執法監督,具體項目和企業的監管等職責可以盡量下放到地方環保部門。
2、厘清環境監察與相關部門之間的關系。1)建議查、處分離。環保部門查處的相關案件最終應交給政府法制辦,進行合法性審查。2)環境監察與監測站之間的關系應厘清。環境監察應該是專業的綜合性執法隊伍,監測站則屬于專業的信息采集和技術分析部門。健全監測責任制度,環境監測人員要對所提供的環境監測數據的真實性負責,而準確的環境監測數據是環境監察執法的重要依據。
3、創新環境監察執法模式。基層環境監察人員少、裝備差,同時在環境監察執法中還存在著重收費、輕執法的問題。尤其是縣一級監察人員編制相對較少,致使區域內的部分污染源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影響了執法的有效性。對執法人員的管理進行創新,例如實行分片包干的監管模式,實現環境監察執法的網絡化、定量化和規范化,能夠初步地解決這個問題。環境監察只有不斷進行執法模式的創新,提高執法效能,才能破解人少事多的難題。
4、積極推廣環保警察制度。環保警察制度在俄、德、法、美等國已成立了多年,因為有國家強制性權力作為后盾,其執法效果要優于一般的環境監察執法。2008年11月,我國云南省昆明市率先成立了昆明市公安局環境保護分局,職責是負責轄區內環境刑事案件的執法、偵查工作。隨后河北省、浙江省、黃石市等地也進行了環保警察制度的探索??紤]到基層環境監察執法隊伍素質不齊、裝備落后的現狀短時間仍較難改變,有必要推廣環保警察制度的試行面。
5、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制度。環保警察應當是既熟悉環境學知識,又懂得公安刑偵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以公安部創新人才培養制度為例,公安部2008年通過推出在大學畢業生、退伍軍人中招考人民警察的制度,培養出了大量公安部門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豐富了公安隊伍的人才結構。借鑒公安部人才培養的例子,可以在組建環保警察隊伍時,從學習環保的畢業生中選派一部分人到公安院校學習,畢業后分配到環境監察崗位從事環境刑事偵查工作。
6、建立執法部門間的聯動機制。環境監察執法由于自身執法權限的束縛,在查處違法行為的過程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這是當前環境監察執法所面臨的現實困境。因此,在環境監察執法中建立行政執法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各個執法部門的力量就顯得十分必要。環保部門應保持與工商、安監、公安等部門的緊密聯系,建立部門間的聯席會議和協調機制,保證信息交流與共享渠道的暢通。以環保公安的聯動機制為例,環保部、公安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環境保護與公安部門執法銜接配合工作的意見》,確定了環保、公安的不定期聯合執法,主要形式有公安內部成立環保警察隊伍、公安機構派警員駐扎環保部門等。
7、重視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新聞信息有著時效性、轟動性的特點。新聞媒體擔負著第一時間向公眾揭示事件來龍去脈、追蹤后續發展的職責。新聞報道往往能夠影響公眾對環境事件的態度和判斷,引發社會輿論對事件的討論。因此發生重大環境事件時,環保部門應該重視與新聞媒體的合作,加強信息的溝通交流,在第一時間通過媒體把官方的事件調查進展告知公眾,讓公眾能夠及時了解環保事件的真相,消除公眾的猜疑和恐慌情緒。
目前我國正處于環境污染事故的高發期,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集中出現,環境污染呈現出污染范圍廣、程度深的嚴峻態勢。環境監察執法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新環保法的實施給環境監察執法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唯有通過不斷地進行體制的改革與創新,建設和探索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前環保執法需要的組織架構和執法模式,不斷提高組織內部運作的效率和外部執法的效能,才能打贏這場環境污染治理攻堅戰。
參考文獻:
[1] 高冬婧.新環保法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法治與社會,2015(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