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江華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劃分合作小組的教學方式成為教師主要施教手段之一。因此,筆者認為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劃分合作小組的方式的具體應用進行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合作小組教學 具體應用 小組合作 小組競爭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7-0135-01
數學是學生在初中階段課程學習的核心科目之一,因此增強學生對數學這門科目的學習與應用是初中教師的一項重要教學目標。新課改后,學生作為課堂學習主體的地位不斷提高,劃分合作小組的教學方式應運而生,并逐漸興起,被廣泛應用于初中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接下來,筆者將從以下兩個方面對此教學方式的具體應用進行闡述:
一、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是指教師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布置任務,并由各小組成員自主推選小組代表、分配學習任務的教學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小組成員構成應當多樣化,保證課堂學習不至于出現“涇渭分明”的局面。通過此舉,可以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配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為以后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以“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將全班學生劃分成若干學習小組,由各學習小組成員自主推選各學習小組代表。其次,教師可以先布置“調查全班同學更喜歡肉類,還是更喜歡蔬菜”的任務;再引導學生進行此項調查任務的“數據收集”與“數據整理”。具體如下,第一步,教師應使學生明確調查問題和目的,即“全班同學更喜歡肉類,還是更喜歡蔬菜”;第二步,通過對調查問題的解讀,學生應能夠確定調查對象為“全班同學”;第三步,教師應詳細講解各種調查方法,使學生了解其優缺點,以便各小組學生選擇合適的調查方法;第四步,各學習小組成員自主分配接下來的“實施調查”、“收集數據”以及“整理數據,得出結論”這三項任務,并記錄下來。同時教師可以在一旁監督,確保能將此項調查任務的工作細化、分散到每一個學習小組成員身上,保證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參與到調查活動中。課后發現,調查任務細化分工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完成難度,使得學生容易獲得成就感。同時,調查任務圓滿完成后,合作小組完成任務的模式可以大大促進小組成員團結一致、互相學習。由此觀之,合作小組的教學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協作,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小組競爭
小組競爭是指教師將全班學生劃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設置競爭項目,各小組成員間相互合作以期在小組競爭中獲得勝利的教學方式。簡而言之,小組競爭就是在小組合作的模式上開展“小組”與“小組”間的競爭,也可以理解為小組競爭與小組合作是合作小組教學方式的“一體兩面”。
以“分解因式”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將全班學生分成兩組,并命名,如甲組與乙組;然后,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列出因式分解的題目,在兩個小組中隨機邀請同等人數的幾名學生對因式進行分解,且每人只能進行一輪分解,但是可以與本小組成員進行商量;最終,即快且正確的完成因式分解的小組獲得優勝,同時教師對優勝的小組進行表揚或頒發獎品。具體如下,首先,教師在黑板上給出題目“分解因式:(1+y)2-2x2(1+y2)+x4(1-y)2”;其次,教師分別在甲組與乙組中隨機邀請七名學生對該因式進行分解,同時講解比賽規則;隨后,兩組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甲1與乙1兩名學生很快就分別在黑板上寫出“解:原式=(1+y)2+2(1+y)x2(1-y)+x4(1-y)2-2(1+y)x2(1-y)-2x2(1+y2)”;甲2與乙2略作思考后便得出“=[(1+y)+x2(1-y)]2-2(1+y) x2(1-y)-2x2(1+y2)”與“=[(1+y)+ x2(1-y)]2-(2x)2”;隨后,甲4先于乙4一步,將“=[(1+y)+x2(1-y)+2x][(1+y)+x2(1-y)-2x]”寫在黑板上;緊接著乙5與乙6先后得出“=(x2-x2y+2x+y+1)(x2-x2y-2x+y+1)”與“=[(x+1)2-y(x2-1)][(x-1)2-y(x2-1)]”,而此時甲5仍在思考;最后,乙7得出最終答案“=(x+1)(x+1-xy+y)(x-1)(x-1-xy-y)”,乙組獲得本次分解因式比賽的勝利,教師可以為乙小組的每位成員頒發一只筆芯作為獎勵。課后發現,教師以小組比賽的形式教授“分解因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同時,在比賽中,小組成員間交流解題方法、互相幫助,可以提高學習效率。由此可見,小組競爭可以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加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與集體榮譽感,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可以提高小組的競爭力,小組競爭可以促進小組合作的成效。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從“小組合作”與“小組競爭”兩個方面著手,具體應用劃分合作小組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見樂.初中數學教師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方式狀況的調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
[2]牛爽.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