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維博 王碩剛 胡亞杰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高校黨建促進創新創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把大學生黨建工作和創新創業工作有機結合,開展黨建+創新創業,實施“黨員創新創業‘1+4工程”,通過有效的探索與實踐,實現了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結合,為高校開展黨建引領下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依據。
[關鍵詞]黨員;創新創業;探索;實踐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同時要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①。在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如何通過有效載體,把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有效結合,促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當前高校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大學生黨建和創新創業教育結合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大學生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分離。從工作職能劃分看,高校的學生黨建工作由學院黨委負責,主要面向學生開展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而創新創業工作由學校教務部門和學生管理部門共同負責;從工作分工來看,教務部門負責創新創業相關課程建設,學生管理部門負責創新創業訓練,這種工作格局往往會造成各自為政的兩張皮現象,沒有真正把黨建工作和創新創業工作有機結合,沒有形成圍繞創新創業教育需要,針對大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知識、能力、素質、心理等方面系統教育和訓練的工作格局。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需要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校內各部門聯動,圍繞學生創新創業需要,開展全方位的教育、訓練、孵化等工作,從思想、素質、知識、技能、心理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教育和培養工作。
(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不足。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中,工作重心一般放在創新創業課程的建設和創新創業能力的訓練。從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需求來看,需要學生具備正確的成才觀、創業觀,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有誠信、守法、愛崗敬業等道德品德,具有艱苦奮斗、求真務實的精神,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面對挫折心理承受力等,而這些品質和素質的培養,往往需要通過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完成,所以需要在創新創業中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把創新創業教育和黨建工作結合缺乏有效載體。高校創新創業的載體一般為課堂教育、創新創業基地訓練等,黨建工作的重要載體是“三會一課”,黨日活動等。在實際工作中,缺乏一個有效的載體,能夠把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起來,從而使黨建工作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中發揮思想引領、模范帶頭作用,推動創新創業工作落小、落細、落實、落好。
二、黨員創新創業“1+4”工程構建
通過實施“黨員創新創業‘1+4工程”(即一個黨員,帶領兩名入黨積極分子和兩名普通大學生,開展一個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有效地實現了黨建工作和創新創業工作的雙促進雙提升,為高校做好黨建和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做出了有效的探索和實踐。
(一)“黨員創新創業‘1+4工程”工作模型。通過一名黨員,帶領兩名入黨積極分子和兩名普通大學生,組成創新創業團隊,圍繞一項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開展創新創業團隊訓練,實施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通過構建黨員帶頭牽引,入黨積極分子和普通大學生雙輪驅動,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普通大學生緊密聯系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和項目訓練工作體系,實現黨建引領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作。
(二)“黨員創新創業‘1+4工程”成員角色定位及分工。在黨員創新創業“1+4”團隊構建中,通過黨員帶頭,擬定訓練項目,按照成員的學歷結構和知識層次,由黨員根據項目需要自由招募成員組成團隊。團隊組成后,確定團隊成員分工,由一名研究生黨員或高年級學生黨員擔任隊長,進行團隊管理和項目管理,起到政治引領、模范帶頭的作用;由兩名入黨積極分子擔任技術骨干,負責項目開發,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另外兩名普通大學生扮演技術支持,項目測試者的角色,為項目的完成起到支撐作用。
(三)“黨員創新創業‘1+4工程”運行與保障。該工程由學院一級黨委負責,日常落實由各支部負責。年初學院黨委統一部署,各支部動員學生黨員牽頭組建團隊,圍繞國際國內創新創業大賽,明確項目,招募成員。項目團隊組成立后,由項目組組長負責組織開展項目實施,支部按月組織進度檢查交流,半年開展一次中期檢查交流,每年年底學院開展項目驗收答辯。通過定期的討論、交流、檢查、答辯評獎等環節,保障了“黨員創新創業‘1+4工程”的順利開展和運行。
三、“黨員創新創業‘1+4工程”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一)對大學生價值塑造方面的典型引領作用。習近平指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②。高校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職責是黨員的培養和發展,把學生中理想信念堅定,綜合素質優秀的大學生吸納到黨組織中來。通過黨員帶領入黨積極分子和普通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既是對黨員發揮政治引領和先鋒模范作用的有效載體,又是黨員對入黨積極分子和普通大學生的典型示范。做到言傳和示范相結合,政治理論學習和創新創業知識學習相結合,學長帶動和年級互動相結合,更好的體現了“立足中國大地,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③,更好體現了對大學生的政治素質的培養,把大學生的價值觀引領到黨需要的方面。
(二)對大學生綜合能力養成方面的培養作用。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是當前大學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之一,通過實施“黨員創新創業‘1+4工程”,既能調動低年級入黨積極分子和普通大學生參加創新創業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有效減少了低年級大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活動的盲目性;既能培養高年級學生黨員的政治素養和管理能力,又能有效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潛力;既是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又是團隊精神的培養,有效提高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三)對大學生知識傳授方面的傳幫帶作用。大學生學習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第二課堂的學習,通過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能夠更好發揮第二課堂的“實踐育人”功能。通過跨本科生和研究生、跨年級、跨專業組建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實現了不同層級、年級、專業、年齡學生之間的團隊訓練和交流,實現了學生之間的知識學習與分享。該工程以項目牽引的形式有效解決了學生第二課堂學習的盲目性,更有效地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發揮了對大學生知識傳授的傳幫帶作用。
四、黨員創新創業“1+4”工程人才培養成效
通過實施“黨員創新創業‘1+4工程”,實現了創新創業與黨建、第二課堂、學科競賽等人才培養工作相結合相融通,通過“三結合、三融通”,實現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促進創新創業和綜合素質培養的作用。
(一)把創新創業教育和訓練同入黨積極分子培養相結合相融通,促進大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筆者所在學校的數據為例,大學生黨員比例接近20%,提交入黨申請書的大學生占比90%左右。通過實施“黨員創新創業‘1+4工程”,如果不考慮學生兼項,可以實現大學生100%參與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通過此項目的實施,既可以實現創新創業訓練全覆蓋,也可通過有效載體實現黨員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和對普通大學生的帶動。同時,實現黨建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傳遞,真正了解掌握入黨積極分子和大學生的思想狀況,有利于黨支部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真正深入了解掌握一手資料和狀況,對提高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和加強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落到實處,見到實效,使大學生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訓練真正實現相促進相結合相融通起到重要作用。
(二)實施“黨員創新創業‘1+4工程”,把學生跨層次跨年級交流合作與創新創業相結合相融通,促進學生共同成長。95后大學生具有接受新事物能力強,崇尚創新精神、探索精神,具有渴求體驗的心理,但也存在受挫能力較弱的不足的問題④,通過創新創業訓練,既能更好培養和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又能通過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鍛煉提高他們的受挫能力,搭建了學生之間跨年級跨層次之間的合作交流平臺,培養鍛煉大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
(三)實施“黨員創新創業‘1+4工程”,把創新創業訓練與學科競賽相結合相融通,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近年來,為了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國家、社會和企業面向大學生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創新創業類大賽,但也存在各部門都注重大賽的組織,輕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和項目的日常培育的問題⑤。通過實施“黨員創新創業‘1+4工程”,能更好地促進創新創業項目的落地生根和持續發展,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和創新創業項目的培育。
綜上所述,通過“黨員創新創業‘1+4工程”,能更好地把大學生黨建設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為大學生搭建良好的交流、合作平臺,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和訓練落小、落細、落實、落好,從而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高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注釋]
①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2015-05-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②董洪亮.堅持立德樹人思想引領 加強改進高校黨建工作[N].人民日報,2014-12-30(001).
③靳諾.立足中國大地 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16/1209/c1053-28938117.html.
④李曉霞.95后大學生思想特點現狀探究[J].山西青年,2016(02):23.
⑤陳肖瑩.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6(5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