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轉課堂和項目式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廣受關注,發展迅速,本文通過翻轉課堂聯動項目式學習的教學模式改革,實現兩者的無縫對接,改進教學效果、提高學習效率,最終促進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
【關鍵詞】翻轉課堂;項目式學習;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張雪芳,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基金項目】項目導向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研究,2016年度紹興市高等教育課堂教學改革課題;“項目化與探究式學習”教師職業發展社群項目(2017)。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堯學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討會中曾指出,大學階段的教學首要任務是教授大學生掌握學習技巧、培養大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使他們在畢業后能夠在工作和實踐中繼續學習、終身學習,以適應新的工作和生活需要。2018年教育部制定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提出大學英語要“繼續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為學生提供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的自主學習路徑和豐富的自主學習資源,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形成以教師引導和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為主要特征的教學常態”。在這樣的背景下,將時下最流行的翻轉課堂引入大學英語教學成為可能。近年來,依托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成為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熱點,以翻轉課堂為基礎開展的教學研究不勝枚舉。通過知網搜索有關翻轉課堂的文獻,2017年發表的期刊文章達到了7724篇。
翻轉課堂的走紅歸因于其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的教學課堂,它是一種由教師創建音頻或視頻文件,學生利用課后時間收聽或觀看,課堂上則進行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和學生共同完成作業的教學模式。項目式學習與翻轉課堂同根同源,也是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某一個具體的學習項目,自主選擇和利用可掌握的學習資源,通過在項目實踐中的探索、實踐、創新,得出結論,最終提交或展示項目成果,從而獲得較為具體實用的知識和技能,并最終得到素質的發展。本文嘗試結合翻轉課堂與項目式學習的教學模式,探索新型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實踐效果。
1.項目式學習。項目式學習從上個世紀開始應用于語言教學,出現了基于項目的語言學習模式,該模式具有“使用真實的語言、強調交際能力、促進語言學習自主性”的特點,這與《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18)提出的“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是完全一致的。其理論基礎融合了多種教育理念,具有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它強調的是學習者作為感受、理解知識和行為的主體,在與學習內容相關的環境中逐漸提高自身的的認知能力,而不是機械地通過眼睛和耳朵去被動輸入知識,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項目式學習通常分為立項、計劃、實施、展示和結項五個階段,情景化、合作化、自主化和綜合化是項目式學習的突出特點。
2.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其特點是將知識的傳授提前,注重知識的內化。將過去大量需要教師講解的知識提到課前讓學生主動學習,將課后需要通過大量練習內化知識的過程放到課堂上,在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討論中得到知識的深化。由于教學流程的翻轉,教學模式也相應的發生了翻轉,從前我們強調的是知識的傳遞,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以教師的“教”帶動學生的“學”的模式也發生了翻轉,因此可以讓“學習活動發生在有意義的特定情境中,通過驅動性或引發性的問題來組織和激發學習活動”。正如何克抗所說,“翻轉課堂更符合學習者的認知規律,促進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現階段,不少院校和教師仍然使用“與傳統的黑板+ 粉筆的課堂教學相比只是多了光盤和計算機,教學的本質未變,是一種較為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另外,有的教師在課堂上過多地使用 PPT 等多媒體手段,從原來的“人灌”變成了“人機共灌”,缺乏和學生的有效交流和互動,;還有些教師片面追求“以學生為中心”,45分鐘的課堂均是課堂活動,忽略了對語言知識的教學。在自主學習方面,據有關調查,“目前很多高校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中心,現有狀態下的自主學習中心利用率極其低下。……大部分學習者仍然沿襲著中學的學習模式,學習資料局限于傳統的紙質材料,英語在線、新視野大學英語學習系統、藍鴿校園網等語言學習平臺只是由二級學院向現教中心推薦購買后掛在校園網上,浮于形式……”,因此,學生的自主學習缺乏策略,動機減弱。
根據《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的要求,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學習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應用英語的能力。現行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它還是注重語言知識的培養,甚至一味追求四六級等級考試的通過率,這就導致學生的應用英語的能力始終得不到提高,無法從事相關的英語語言交際活動。因此,我們必須要改革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手段,把“以教師引導和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為主要特征的教學常態”引入大學英語教學當中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激發學習積極性,建構英語語言知識,最終提升英語應用能力,而這個目標正是翻轉課堂和項目式學習追求的目標。
大學英語采用翻轉課堂聯動項目式學習的教學模式是基于將全媒體的輸入條件與泛在式學習方法有機結合,讓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項學習任務,開展各種項目研究,進行各種展示和探索的教學理念,其教學設計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語言實踐應該以項目為引導,以學習任務為載體;2.課堂是學生實踐的場所,是展示項目成果的平臺;3.在線學習資源是課堂語言實踐和項目開展的信息支撐;4.教師發揮導演的作用,同時兼具顧問和裁判,保證學生的有效學習;5.線上線下互動均需暢通。
1.制作課前知識傳授的教學視頻。筆者選用了《大學英語新目標綜合英語教程》第四冊來作為本次教改依托的教材。在制作視頻前,深入研究了《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課程》、本課程的教學大綱、本學期的授課計劃以及所要教授的6個單元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后練習,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整合,梳理每單元的主題。翻轉課堂的關鍵就是教學視頻的設計。所以在設計教學視頻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并遵循知識點簡潔實用的原則,盡量使每個視頻在視覺和聽覺上增強內容的感染力。
教學視頻的制作是通過CAMTASIA錄屏軟件錄制的,每個視頻大概8-10分鐘,視頻內容主要是每個單元的話題導入的挖掘,課文閱讀和段落分析、重難點語言點分析、重點語法點的講解、寫作技巧、翻譯技巧等,視頻結束前都會留有思考題或練習,目的是為了學生反思和鞏固學習內容,更好地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8-10分鐘的教學視頻符合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的規律,更有利于學生掌控學習。起源于美國的翻轉課堂的初衷就是讓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在課前利用視頻完成知識點的學習。當然,如何讓學生真正有效的完成教學視頻的學習,是翻轉課堂的挑戰之一,這取決于教學視頻的制作質量和教師的個人魅力,以及課堂的檢測力度和方式方法。教師要善于引導,讓學習者學有所樂,學有所用。
2.設計項目式學習的活動任務。根據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學生在課前已經通過觀看視頻已經完成知識點的學習,這樣課堂上就有充裕的“輸出時間”,改變了傳統講授式教學的弊端: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在知識的“輸入”上,課堂以教師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達到發揮,“輸出”的時間遠遠不夠,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低下。如果知識的學習已經在課前完成,那么課堂上會有更多的時間來內化知識,輸出知識。知識的內化體現在課堂活動的設計上,本研究就是圍繞項目式學習的活動展開,使得學生在具體較為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得到語言的鍛煉的應用。
項目式學習的特點就是把學生融入有意義的真實的具體任務中,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建構知識,以“學習者生成的知識和培養起來的能力為最高成就目標。”在知識內化階段,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貼近生活的學習項目、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完成項目任務。項目完成的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課件PPT、調查研究報告、戲劇小品表演、模型、網頁、圖片、繪畫、海報、視頻制作、演講辯論等。無論什么形式的項目,都要求學生完成項目后的總結和反思。
以教材《新目標大學英語綜合教程4》的第一單元《Build Up Your Image》為例,單元項目是如何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展開,項目可以分為課文學習、選定項目、制定計劃、項目執行、作品制作、成果評價展示六個步驟完成。課文知識點的學習通過課前教學視頻已經完成,然后利用教材提供的APP隨行課堂和配套的《綜合訓練4》進行知識點掌握情況的檢測。接下來就是項目的計劃、執行和展示。為《Build Up Your Image》這篇課文筆者設計了以下幾個項目:
(1)舉例說明何為良好的自我形象;(2)如何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3)歸納總結描述一個人形象和性格的詞匯;(4)自畫像并進行描述;(5)問卷調查:外在形象和內在性格,哪個對你更重要?(6)制作一個關于提升自我形象的公益廣告;(7)如何理解社會上整容熱的現象?(8)問卷調查:大學階段你對最大的改變是什么?(9)問卷調查:你會整容嗎?(10)制作關于“美”的微電影;(11)時裝秀,并用英文描述。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英語水平從中選取一個或兩個項目來完成,也可以根據老師提供的項目進行延伸或拓展。
3.實施成效。為了更好地了解翻轉課堂聯動項目式學習的教學改革實施效果,筆者對參與此次教改的13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個人訪談,通過調查發現,教改班的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學習能力、應用英語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很多學生在調查中表示為了體驗新型的教學模式,他們非常認真地觀看了教師事先制作好的教學視頻,完成相關練習,并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學以致用”;此外,為了更高質量地完成項目的展示,學生們會十分認真地查找資料,完成問卷、分析數據,歸納整合,分享項目成果和觀摩其他學習者的成果來反思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突出與欠缺之處;不僅如此,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得益于項目式學習的要求,學生需要在課前觀看教學視頻,小組成員間需要齊心協力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在整個任務完成過程中,小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無形之中建立起了親密融洽的關系,這將有益于他們畢業后在社會中處理更為復雜的人際關系。這種新型聯動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合作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
更為重要的是,在翻轉課堂聯動項目式學習教學改革過程中,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尤其是說的能力進步最大。之前,學生學習的基本都是“啞巴英語”,通過四級、六級的學生在用簡單的英語進行表達交流都有困難,原因并不是因為學生的英語水平不夠,而是長期以來的英語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主”、“填鴨式教學”,教師滿堂灌,學生則忙于記筆記,不管消化沒消化,灌輸了即可。如此一來,學生根本沒有輸出的機會。而在這種新型聯動的教學下,學生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小組合作、個人準備、口頭匯報、展示項目結果的方式,充分驅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給與給與學生時間和機會進行輸出訓練。同時,教師的肯定、同伴的贊賞,無疑都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自信,體現“學之有效必行之有力”。很多學生表示,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激發了他們英語學習的內在興趣,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鍛煉聽說讀寫的英語運用能力,課前精心準備項目的過程可以拓寬他們的知識面,課上精彩的項目結果分享可以獲得成就感滿足感,課后的總結反思可以幫助他們取長補短。
因此,學生在翻轉課堂聯動項目式學習的教學改革中嘗到了甜頭,燃起了英語學習的興趣。筆者將繼續推行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檢驗、修正和完善,切實有效地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英語能力,提升分析、綜合、評價等高層次思維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翻轉課堂聯動項目式學習的教學模式有機地整合了翻轉課堂和項目式學習,充分利用兩者的優勢,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成為了英語學習的主體,實現了“做中學”、“學中樂”,同時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培養,符合我國對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和要求,是一種新型的順應網絡時代、信息時代、移動數字時代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是教育技術和英語教學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它并不是現代信息技術和英語傳統教學的簡單相加,而是根據不同學校,不同學生,不同教師、不同教材的情況,讓現代信息技術真正發揮作用,實現教育教學創新。
當然,在實施翻轉課堂聯動項目式學習的教學改革過程中,筆者確實也遇到一些難題。這種新型教學模式需要學生在課外完成自主學習,還要為完成項目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些都無疑給學生增加了學習負擔,因此有些學生會草草觀看視頻、校級參與項目,抱著英語能力差的借口來逃避應該承擔的項目任務。此外,新型教學模式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戰,教師不僅要制作精美的教學視頻、在課堂上針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或遇到的突發狀況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回應。因此,教師在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下,非但沒有弱化他的地位和作用,其實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07).
[2]馮霞,陳堅林.高校外語信息資源建設及利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06).
[3]高艷.項目學習在大學英語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外語界, 2010(06).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教學指南[Z].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
[5]孫耀爽,徐艷麗.“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視界,2016(11).
[6]徐艷梅,李曉東.基于電子學檔的項目式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研究——以《新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為例[J].中國外語,2014,(9).
[7]朱巧蓓.基于項目教學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模式的理論探究[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16(02).
[8]Beckett,G.H.&P.C.Miller;(eds),Project-based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ast,Present and Future[C].CT: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Inc.,2006.
[9]Sam A,Bergmann J.,Flip Your students Learning[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