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巴根
【摘? ? 要】美術教育在教育體系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美術作為一門藝術性的學科,學生所具有的創造力是進行美術創作的必備條件,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也是高校美術教學中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學生的藝術才華能夠逐漸顯露和發展,引導學生創造性思想的發展,以期高校美術教學能夠培養出更多的具有創造力的高素質人才,學生也能擁有一個自由表現其藝術個性的空間。本文分析了高校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力培養的必要性,探討了高校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美術? 創造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17
一、高校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力培養的必要性
首先,在高校美術教學中,高校美術教育非常提倡且特別強調對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但是重視的程度還不夠。不但要向學生傳授和美術相關的知識和技巧,在實際美術教學中,人才成為了國家和社會競爭中最核心的力量。仍然過于注重寫實教學,讓學生僅僅會臨摹別人的作品,不能很好地體現出對于學生創造力培養的重視,而在人才的各項素質之中,也難以將美術和創造力有效聯系、結合在一起,而且沒將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的重要方面,現階段我國高校美術教學中對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仍然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又尤以創造力最為重要。
其次,在寫實教學中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在教學中重視向學生灌輸美學思想,主張事物的客觀性,加快培養創造性人才,強調技術的程式化,讓學生具有美術欣賞和美術創作的能力。學生在經過反復練習之后,激發人才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會逐漸增強自己的基本功,現代教育中美術教學要加強對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造型能力也會在不斷練習之中逐漸得到培養和提高,在高校教育中美術教育以其對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成為現代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高校美術教學不僅僅只是為了使學生具有較強的造型能力,對于具象事物的表達對于抽象事物進行寫意、抽象、超寫實等形式的表達。不斷發現和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寫實教學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尤其是對創新思維和創造才能的培養,對于學生的思想會形成一種束縛,使學生的思維無法得到發散,給學生創造足夠的空間,成為學生創造力培養工作的重心,更不能忽視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和提高,使其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再次,高校美術教學在重視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技能技巧培訓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創造性萌芽,也要重視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在課堂中高校美術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善于啟發、巧于引導、循循善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發揮好自身主導課堂的作用,為社會培養出一專多能的美術人才。時刻要注意在知識傳授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避免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實現對學生創造力的充分培養。
二、在創造力培養中營造良好環境
美術教育對人的創造力培養有著重要作用,在教學中促進學生不斷地進行自我思考和自我探究,而在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而不是拘泥于教師的講解和分析。高校學子也亟需在進入社會之前獲得多方面的發展,教學理念是人才從學校進入社會的階梯,對于當今我國的高校美術教學,因此更需要在創造性方面對學子進行培養和增強,相較于亦步亦趨的單純模仿,想象與創造更是密不可分,創造性教學更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提升。
高校美術教學中培養創造力之必然,在美術教學中培養高校學子創造力要時刻注意營造良好的環境,也要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善于猜測,擴寬學生的視野,敢于在合理的猜想中探索實踐,實際上有很多的衍生課題,使學生的創造個性能夠在充分的思考和實踐空間中得以發展。比如現代的家居設計、廣告設計、店面設計、園林藝術設計等。從而由內到外地獲得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通過這些內容豐富、貼近生活、實用性強的課題,學生也會從有意識地強迫創新發展成為自覺地無意識地創新,可以極大地拓展學生想象和創造的空間,學生的想象能力才能夠不斷地發展和進步,使得學生在實際的應用中發展藝術個性,在合作和探究的模式下,提升創造能力。
三、高校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一)注重提升學生觀察力
在對一些事物進行觀察時,學生的觀察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可以在教學中得到有效提高,不能僅僅看到一些表面的物像,這對于其創造力的培養大有裨益。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觀察,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高校美術教師,可以自由地展開想象,尤其要認識到觀察力和想象力對于學生創造力培養的促進作用,引導學生用心去體會和感受事物所具有的內在品質,在教學中要采取多種不同的形式,使學生能夠找到正確而又合適的觀察方法,學生具有的創造力是建立在長期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學習的基礎之上,進而促進良好觀察習慣的養成,也是建立在日積月累的知識和閱歷的基礎之上。因此在高校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要注重提升學生觀察力。
(二)創造是藝術創作的靈魂,想象是美術創作本領
如果說創造和想象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在對美術作品的欣賞過程中,并不僅僅是一味地對其接受和贊同,還應該對其進行再創造。在對某件作品欣賞的同時,也是充分挖掘和發現藝術作品空白的過程,應充分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結合自身喜好,使作品中的形象更加豐富,進而將自己內心的形象較好地構畫出來。
四、小結
在高校美術教學過程中,以及在創作中的不同觀點,盡量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自由的創作空間,盡可能地創造適合學生的個性環境,因為喜好、閱歷等方面存在不同,以至于欣賞的角度和欣賞的內容往往也有較大差異。構建和諧教與學的審美定位關系,在藝術作品欣賞時可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以及基礎水平和能力,盡可能多提供一些作品,以利于學生更好進行選擇,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并且尊重學生在欣賞中所產生的不同觀點和看法,為學生的思想創造一個開放、自由的空間,使其充分發揮創造性,促進學生創造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姜明君.淺談大學美術教育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文存閱刊,2017(18):172-174.
[2]薛青.淺論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教學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8,(02):13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