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
摘要: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籃球運動,屬于一項集體性對抗性的項目,兼具娛樂性與游戲性質,具有非常高的鍛煉價值。體育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發展特點,適時適當地開展具有特色的籃球課程。本文就在小學體育中實施籃球特色課程,做出了相應的研究與實踐分析。
關鍵詞:小學體育;籃球特色課程;以賽促練;籃球技能
在新課改的縱深推進下,小學體育的教學需要發揮籃球的特色,打造新一輪的突破口,以適應新時期教育的發展需求。教師要從傳統的籃球教育理念中突破出來,擯棄以往單純地為了比賽獲得好成績形成的籃球觀。讓籃球運動變成學生的“快樂籃球”,充分挖掘籃球的特色資源,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推廣,并在工作實踐中對其進行優化,打造具有特色的籃球課程。
一、選取適合并具有特色的小學籃球教材
小學體育籃球特色學科的建設,最基礎的就是課堂教學。學生獲取體育知識,并懂得籃球的基本使用技術和戰術,需要經過教師的引導教授,這也是主要的途徑。因此,各個小學需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發育特征,恰當地選擇小學一到六年級的籃球教材,并在實際的實踐教學中,科學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和移植。小學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穿插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游戲,要依據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對教材給予游戲化的改編和運用,開發出具有特色的籃球教學內容。在實際的籃球教材運用過程中,可以讓一年級與四年級的教材搭配,二年級與六年級、三年級與五年級的教材搭配進行授課。教材的配合使用,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同時還能以富有多樣性的教學內容,增加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掌握同年級之外的一些體育基礎技能。
二、各年級課時與教學內容的特色安排
根據學生對籃球球性的熟悉程度,把學生分為三個階段的水平,并相應地進行課時授課。
處于水平一階段的學生,注重對他們籃球球性的熟悉與訓練,在學時上設置16課時,占約33%的比例;處于水平二階段的學生,注重對他們籃球控制的訓練,在學時上設置17課時,占約37%的比例;處于水平三階段的學生,注重對他們籃球簡單攻防戰術的訓練,在學時上設置18課時,占約40%的比例。
教學內容特色課程安排如下:
一、二年級(水平一階段):(1)原地左右手交替拍球;(2)直線或者曲線運球;(3)側身跑、滑步、后退跑、后撤跑;(4)行進間往返來運球,適應急停、急起運球;(5)開展熟悉球性的籃球游戲;(6)學會運用簡單的籃球理論知識。
三、四年級(水平二階段):(1)轉身、交叉步運球;(2)能夠站在原地雙手投籃、運球跨三步上前投籃;(3)練習胯下“8”字拍球和270度轉身變向運球;(4)兩人跑相互傳接球;(5)能夠使用單手進行肩上投籃;(6)練習簡單的三對三攻防傳球;(7)開展籃球控制游戲;(8)學會運用簡單的籃球裁判知識。
五、六年級(水平三階段):(1)雙手能夠各拍一個球;(2)兩人跑動傳接球并配合上籃;(3)同側步、交叉步進行突破;(4)三對三攻防練習;(5)全場的人與人互相盯著進行攻防練習;(6)進行3--2或者2--3區域聯防小組對抗賽;(7)開展籃球攻防游戲;(8)學會運用簡單的籃球裁判規則。
以上的教學內容特色課程安排,需要在籃球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去磨合。教師要注意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要求相結合,進行多樣性與個性化的探索。要做到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實效性和精細化,對于學生喜歡的內容和教學形式,要多給予修補,增強籃球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性探索。
三、實行以賽促練的教學模式,加強實戰性練習
想要提高學生的籃球運用技能,需要結合實戰性的練習,實行“以賽促練”的教學模式,來實現小學體育籃球課堂教學的特色化、多樣化與常規化,促進小學體育區域性的教學改革。
(一)班內鐵三角聯賽。“鐵三角聯賽”主要是由本班的學生組成的,三對三的籃球比賽。可以設置為每一個學期作為一個賽季,實施循環賽制。小學體育教師可以依據本班的人數、籃球掌握熟悉程度情況,將學生進行分組,并編制出隊員名單表和比賽對陣表,讓學生在課余的時間來進行練習。至于比賽項目,可以讓每個小組的隊長進行協商,決定采用投籃、對抗賽或者是運球等;對于比賽的成績自行記錄,并由每個學期末讓教師收回,進行相關的統計。
(二)個人挑戰賽。每個學校應該于每學期句型一次挑戰賽,并以年級作為階段,設定好男生、女士組別。分別設置三分鐘全場運球投籃區、270度轉身變向運球區、一分鐘2分區或者3分區定點投籃區,這些比賽要在教師的監控下,引導學生用靈活的步伐進行放手訓練,確保做到動作合理、到位。
(三)五人制聯賽。一、二、三年級的學生可進行“20人迎面運球接力循環項目比賽”,男生、女生各10人,比賽規則是記名與記時結合,如果得分相等,以總時間少者作為靠前的排名。四、五、六年級進行全場五對五比賽,比賽規則是分四節,男生、女生各計其成績多少。
四、總結
綜上所述,籃球運動不僅是一項體育運動,同時還具有育人功能。學生在學習籃球技巧的時候,能夠掌握籃球運動的文化內涵,并通過比賽形成團隊合作精神,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自主、和諧發展。教師要遵循“小籃球、大體育”的教學理念,組織特色籃球課程,提升籃球教學的時效性。
參考文獻:
[1]郭雪峰.認真落實體育工作條例,打造小學籃球特色[J].新課程·小學,2015 (1).
[2]劉國洪.“小籃球”校本化課程建設的實踐探微[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 (4).
[3]何鳳明,周潔,劉火鄰.談偏遠小學籃球特色項目建設策略[J].生活教育,2014 (24):95-96.